温州民俗学大家叶大兵走了 他为我们留下这些财富

温州网 2020-11-30 08:22:00
让我们重温民俗大师叶大兵的传奇人生,缅怀他在民俗学领域,以及“将文化力转化为生产力”作出的重要探索和贡献。

  温州网讯 11月27日13点25分,温州民俗学大家叶大兵在家中辞世,享年93岁。“余生无所求,惟将民俗究”,这是他一生的写照,“俗海探微”七十载,迄今为止他出版专著27部,论文百余篇,达千万字。

  前天,温州市民俗学会名誉会长金文平来到了叶大兵家里,和家属商量告别仪式。在叶先生的书房“探俗斋”里,塞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仿佛让人看到他不计辛劳地在俗海里泛舟拾贝的身影……让我们重温民俗大师叶大兵的传奇人生,缅怀他在民俗学领域,以及“将文化力转化为生产力”作出的重要探索和贡献。 

  小学毕业以实践为“大学”

  叶大兵,笔名老军,1928年出生在温州。曾先后担任温州市民俗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民俗学会顾问、辽宁大学民俗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温州大学兼职教授、浙江省博物馆民俗顾问、温州市文化局副局长、温州市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抗日战争时,温州第一次沦陷,叶大兵随父母逃难到玉环楚门岛屿上。从岛上的小学毕业后,他就辍学了,校长看他成绩优秀失学可惜,便把他留在学校当一名小学老师。同校的很多老师都是师范学校毕业的,对这个小学生教师自然有些看不起,于是叶大兵下决心要学习文化。岛上的信息闭塞,但17岁时的他还是阅读完了十多部古典名著。

  19岁这年,叶大兵渴望看看外面的世界,乘船回到温州,在一所小学任教。他一头扎进图书馆,接触到了更多的知识和新鲜事物。叶大兵擅长音乐又生性活跃,组织了全市的小学教师成立了雨声合唱团,练唱民歌和革命歌曲。后来雨声合唱团成为温州解放后第一个音乐团体。音乐协会成立时,他担任了协会的负责人。

  叶大兵发现自己从前爱好的音乐,所从事的地方戏曲与歌谣的整理和创作,都与民俗文化息息相关,也为他今后的民俗研究植下了基础。浩瀚的民俗学与当时薄弱的民俗学研究队伍,都召唤叶大兵成为“俗海拾贝”的一员。

  叶大兵生前曾多次说:“我没有读过中学,也没有读过大学,我只是在文化工作的实践中开始我的民俗文化研究的。我想,实践也是个大学,可从中学习积累许多知识。”

  “俗海三部曲”奠定学界地位

  很多人知道叶大兵,尤其是在中国民俗界记住叶大兵的名字,是在《中国风俗辞典》出版后。这部作品是叶大兵的成名作,也是他专攻民俗学后的第一部著作。一炮打响后,“俗海三部曲”——《俗海探微》《俗海泛舟》《俗海拾贝》横空出世,在全国民俗学界影响很大,其中有两册还连续获得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这更奠定了叶大兵在中国民俗学界的地位。

  叶大兵在2005年接受媒体访谈时曾回忆,“1981年,我在北京图书馆看到日本最著名的风俗专家柳田国男主编的《日本民俗辞典》,当时我想,我们是否也可以编一本,中国还没有一本这样的辞典。回到温州后,我就试着写,一下子写出了3000多条民俗条目,然后给上海辞书出版社写信,说了自己的设想。当时的出版界百废待兴,出版社很快就同意,并派了编辑到温州与我商讨。翌年,我们召集全国的民俗专家进行分工,历时8年,由我主编的《中国风俗辞典》出版了。”

  《中国风俗辞典》共收条目19大类,12157条,260万字。《人民日报》(海外版)称此辞典是一部“全面反映中国56个民族自古到今主要风俗习惯的辞书”。

  同为民俗专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段宝林在《文化学刊》刊登了一篇《“余生无所求,惟将民俗究”——读叶大兵<俗海三部曲>》,文中说,“俗海三部曲”是叶先生毕生心血的结晶,内容非常丰富,既有对民俗基本理论的探讨,又有对应用民俗学和区域民俗学的专题研究,还有民俗专题调查和比较研究的许多成果,从中可以学到许多民俗学的知识,这些知识在别处往往难以得到,因而弥足珍贵。这充分肯定了叶大兵在民俗学研究方面的贡献。

  瞄准“钮扣”“鞋”和“锁”

  1999年,叶大兵向全国民俗界提议:21世纪民俗学研究,必须与时俱进,走田野作业,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他带头走出书斋,踏入社会,以70岁高龄进民营企业工作,并以自己的民俗学研究成果,先后帮助有关企业创办了中国钮扣博物馆、中国鞋文化博物馆以及中国锁文化展馆,均已对外开放。

  在进行了一系列民俗学调查,参加了众多民俗学讨论会后,叶大兵发觉民俗学研究与社会结合得不紧密。金文平回忆:“叶老师常说,学者研究完一个课题,出了书就放在书架上,这仅仅是一种方式。他总想把民俗学的研究成果拿到社会上去,让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温州的民营经济十分发达,这为叶大兵的探索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他第一个瞄准的目标就是钮扣。温州有座桥头钮扣市场,是全国最大的钮扣市场。有关钮扣的论说不成系列,也不完整,最终促使叶大兵下决心进行这项微观研究的。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叶大兵将搜集的大量实物、图片和文字资料汇集成书,从民俗学、工艺学、美学、考古学不同的视角展示了中国钮扣的发展史。全国钮扣行业协会评价,这是我国第一本系统研究中国钮扣文化的专著。

  2003年8月,叶大兵发表了一篇漫谈中国锁文化的文章,介绍了中国锁的起源、发展和分类,十分新奇有趣。在文章的最后他提到:现代企业中,文化力不仅可以转化为生产力,而且是企业竞争中的核心力。锁行业应该建立锁文化,将中国锁文化的审美观点、工艺特长和文化内涵溶化于企业之中。他又开始了一轮为“中国锁都”温州寻找文化载体的跋涉。

  一家锁业集团就拿着这篇文章找到叶大兵,邀请叶大兵带着收集的锁具和对锁的研究成果,代表该集团参加在上海举行的国际五金展,锁文化展成为展会的一个亮点,人们看得津津有味,不少外国客商甚至想购买他的展品。

  留下移风易俗“三不”原则

  “1994年,我拜叶大兵先生为师,我是当时拜师中岁数最大,大家都喜欢叫我大师兄。”金文平回忆起20多年和叶老师的师生情,他表示非常幸福,“作为叶老师的学生,我们受益匪浅。记得当年第一次拜他为师的时候,叶老师给我们每个人送了一本《现代汉语词典》,这本《现代汉语词典》是中国第一部规范性的语文词典,让我们认真学习。”

  此后,叶大兵的学生们还陆续收到了很多成语、词语等各种工具书,叶大兵表示自己小时候没机会读书,自学都是靠这些工具书打下的文化基础,所以希望学生也能认真研读。“可以说叶老师的整个房子的房间都是书柜隔开的,除了卧室基本上都是各种书柜,塞满了各种书籍,很多人慕名而来向他‘求书’。”金文平介绍。叶大兵的书房名叫“探俗斋”非常有名,在他看来,民俗是一个浩瀚无垠的大海。于是乎,他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为“探俗斋”,还请书法家沙孟海先生题写了斋名,表示愿在民俗之海中做一名探索者。

  “我们学生对他的评价都是‘一生的楷模’,用三个字概括的话就是‘勤、精、清。’”金文平表示,“‘勤’就是叶老师一生勤勤恳恳,在民俗研究笔耕不息;‘精’指叶老师的精益求精与专业,他自己就是一本‘活字典’;而‘清’就是指叶老师的清正,生活一直非常简朴,在遗书里就叮嘱‘三不’原则,一不能在家里搭灵堂,二不能收人情,三不能开追悼会。”

  来源:温州晚报 

  记者:戴卓蕾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张湉责任编辑:叶双莲
拜尔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