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南塘

温州网 2021-02-01 08:08:14

说起南塘,须先要弄清“南塘”“南塘街”“塘河”,这三者的所指及其相互关系。

南塘,许多人似乎认为是从茶院寺到南塘大桥这一段,河是南塘(或南塘河);街,是南塘街。其实,这一段仅仅是南塘的中间一段,是改建一新的一段。

之所以称为南塘,这是因为它位于温州郡城南门外。茶院寺至龙方桥,称为南塘河,从北到南穿过整条南塘街,经六座桥:蛎灰桥、金丝桥、米筛桥、英华桥、港头桥、金龙桥。现存米筛桥。其东侧堤岸是古来行旅来往的通衢,称南塘街,其街北起南门外的蛎灰桥,下接山前街,南至丽田北街,全长1600米。而南塘河向南延伸,经过寮东、塘东、月落垟,至梧埏街、南白象,再往南可达仙岩,直至瑞安、平阳。

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永嘉太守沈枢倾全力整治温州到瑞安长达70多里,俗称“七铺塘河”,修缮石堤,铺设石板,辟为南塘驿路。并清淤河道,遍植莲藕。南塘由此得有“旧时驿路百里荷香”之誉。

众所周知,温州原名永嘉,古称小杭州。宋,杨蟠有“永嘉”诗云“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水如棋局分街陌,山似屏帏绕画楼。”可见,温州城内水道纵横,相互连接,并与南塘河相通。从温州城内,可乘航船(一般是夜航,在花柳塘起航)经南塘,直至瑞安、平阳。全程近百里,因沿岸多植荷,故有百里芳之说。

再说本题——南塘,也许有人会问我,为何对南塘这么感兴趣。说起来,确是有些缘由。在解放初,我家曾在梧埏一小村栖后一年有余。平日,村居在家的仅我和姐姐两人。同在“三高”小学(永嘉县第三高等小学)读书,她读五年级,我读三年级。每隔几日,母亲来家一次料理。(哥哥在城内谋生,妈妈在城为人帮工,以维持一家生计。)有时,母亲会领我从梧埏经南塘步行到城内。因此,我对南塘印象深刻,那时才十来岁,我还曾独自一人,经南塘步行一铺(五里)路上城。不久前,我写了调寄一剪梅的寻梦园组词廿首,其中有《郊居》《南塘》两首。《郊居》中有“远郊栖居小小村,前也茵茵,后也茵茵”,“一盏油灯照黄昏,时听蛙鸣,偶见萤巡”句。《南塘》诗曰:“随母上城过南塘,十里春风,十里晴光。石桥悬空映清沧,天落波间,河印云雯。沃土清河绿意浮,茵正茁茁,花正欣欣。长河千载奔流忙,水乃鱼仓、土乃粮仓。”过去我还写过七绝《栖居梧埏》:“城外村郊地处偏,栖居是处一长年。倾听屋畔鸡啼晓,欣着山坳日落圆。萤火宵深吹不息,蛙声雨声断还连。泥鳅捉住养捣臼,银夜茵坪抱月眠。”

再说说古时南塘的景象。

宋,杨蟠(字公济,仁家庆历元年进士。苏东坡知杭州时,蟠为通判)有“南塘”诗:

出门日己晚,棹短路何长。赖有风相送,荷花十里香。

从此诗中可以看出,当时南塘种植荷花。

“永嘉四灵”之一的翁卷(字灵舒,永嘉人,有苇碧轩集)有“南塘即事”诗:

半川寒日满村烟,红树青林古岸边。渔子不知何处去,渚禽飞落拗罾船。(拗罾,即板罾,一种有竹子做支架的方形渔网。这种渔网,现在温州还有人在用。)

宋,仰忻(永嘉人,是大孝子)有南湖(即南塘)诗:

酒旗涵野色,渔棹弄秋光。百里荷花镜,曾图入帝乡。

宋,徐献可有南塘诗:

南塘新雨过,风暖桔洲香,永长侵官道,桥低碍野航。

竹棚人卖酒,花笠妇移秧,近日频来往,春归有底忙。

诗有“桔洲”“野航”“竹棚”“花笠”“卖酒”“移秧”等景物,全诗描绘了一个鲜明生动的塘河沿岸画面。

元,郑昂(字处抑,平阳人,有“密庵集”)有“舟次南塘”诗:才过南塘驿,湖光便可怜。渔翁低撒网,溪女笑撑船。仙馆孤篷顶,谯楼五里前。兼旬不相见,稚子定忻然。(忻同欣)。

此诗中有“南塘驿”,前诗中有“官路”,可见宋元时,南塘街之盛也。

明时,侯一元(字舜举,乐清人,进士,官至江西布政使。)有“二谷山人集”,曾在郭公山、南塘建别墅。诗集中有南塘诗,其一是“南塘寄怀舍弟”(略);二是“南塘楼居书怀”,中有“晏宅宜近市,陶庐在人境”“郊居始能静”“卧闻鼓枻声,起视川流影”诸句。

清代,郭钟岳(字叔高,江苏江都(扬州)人。清同治年间任温州司马),有作竹枝词百首写永嘉的名胜风俗的“东瓯百咏”。

“东瓯百咏”中有“南塘”诗:

踏青归来过南塘,二月春风夹路香,蜂蝶紧随衣袖舞,吴田十里菜花黄。(吴田即今之梧田)

在南塘改造新建前的情景,我历历在目。其中一个原因是在任教时,多为班主任,学校春、秋游,常带学生去茶山、仙岩游览。先是在茶院寺上船,后曾改为今锦绣路老的旧货市场(今已迁出)后边的河边码头登上小火轮出发。途中每过一桥洞,学生们会齐呼“过桥洞了!”,我还曾让学生把途中所过的桥梁形状一一描下来。

我还曾赋“渔家傲”二章,以记那个时候的南塘情景:

昔忆南塘晴日好,风平鱼跃波纹袅,嬉水顽童身手矫。模样俏,埠头浣衣谁家嫂。

绿叶古榕年岁老,石桥一一入萦抱。莫把菱田当野藻。鸣笛嘹,轮船泊岸喧声闹。

轧轧车水光脚摇,清流汩汩方方绕。春到菜花如火燎,粮可籴,夏收秋获前田稻。

放你板罾垂我约,鲫鱼河蟹香称道。青菜家常豆腐调。亲朋造,螺蛳侑酒新鲜炒。

今年九月中旬,我独自一人,冒着酷暑,花了六个半天,从丽田普济寺前的大桥洞进去,分段实地探访下一段的南塘河,同已改造的那一段相比,这儿显得破旧,甚至脏乱,这是由于邻近正在进行村居改造。沿途,河水依旧,而塘河西侧,原是沃野,现在都是住宅区、庙宇、厂房,临河店铺,其中临河的“左岸香滨”住宅区,很是靓丽、高档。跨河大桥都那么高大宽阔。过去石板桥已不见踪影。堤岸上的桥,最早的也已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建造的,只有梧田老街还有解放初期的民宅。河畔一座古民宅还保存得完整。继续前行,到梧三路那儿时,惊喜发现这里已做了改造,特别是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那儿,发现一座横跨两岸的中间带长廊的大桥,很有美感。再前行,那儿有一个名为“荷塘月色”的公园,(我未去游览)。四处眺望之际,发现二个指示牌:“塘河历史文化建筑群”“青灯石刻博物馆”,关于这个博物馆,机关分会的林明耀老师曾在报纸上发文介绍过。我也曾去“石刻馆”参观过。这次发现旁边又出现一幢展览馆,我进去躲雨时,发现正在内装修,一个似乎是负责人的告诉我,这是正在筹建中的“珐琅彩”博物馆。

关于南塘,暂及于此。

来源:温州晚报

□王鸿彬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
拜尔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