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戏彩堂” 温州古代敬老风

温州网 2021-03-03 08:18:55
温州“戏彩堂”,始建于宋神宗元丰年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这是集孝养、吟诗、演戏为一体的场所,突出地反映了古代温州人的敬老之风,世代传为佳话。

今温州市区墨池公园戏彩亭,纪念此地先后三座戏彩堂(亭)。 南航 摄

温州“戏彩堂”,始建于宋神宗元丰年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这是集孝养、吟诗、演戏为一体的场所,突出地反映了古代温州人的敬老之风,世代传为佳话。

孝养之所:三座戏彩堂(亭)

“戏彩堂”的始建者为北宋温州通判赵屼,是为迎接其父清献公赵抃来温就养憩息而修建的。他出生“世孝”之家,其父赵抃就是一位孝子,官至右谏议大夫,闻母丧,即辞官回乡,筑庐于母墓旁,守孝三年,堪称“孝悌”,处士孙侔为其作《孝子传》。在父亲的感召下,赵屼更是一位大孝子,为了让其父安度晚年,便模仿春秋时楚国老莱子年七十还穿五色斑斓衣上堂作婴儿戏,故意仆地以博父母一笑的故事,修建“戏彩堂”接他来享福。

赵抃入住后,作诗赞云:“我憩堂中乐可知,优游逾月竟忘归。老莱不及吾儿少,且著朱衣胜彩衣。”以为老莱还不如自己的儿子。对此,弘治《温州府志》记载曰:“戏彩堂在旧郡治,宋赵屼倅郡时,其父清献公抃致仕家居,屼迎以就养,因取老莱子戏彩之义名堂。” 清陆进《东瓯掌录》也载其事曰:“宋赵屼为温州倅,父清献公时已致仕归老三衢。屼因定省礼,扩筑戏彩堂,建崇寿坊,迎父至瓯,备极孝养。”

“戏彩堂”彰显的孝义在温州世代相承。据清梁章钜《浪迹续谈》载: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时任温州太守的梁恭辰,也仿照赵屼的做法,将其致仕家居的父亲“资政公”梁章钜接来温州任所就养,亦筑“戏彩亭”一座,作为演戏娱亲之用,还亲笔题亭匾“戏彩”二字,并作跋说:“宋温州通判赵屼,迎养其父清献公于倅厅,构戏彩堂,当时传为盛事,东坡、颖滨皆有诗。今资政公亦就养郡斋,而兹亭适成,因以名之。”其兄丁辰亦由内阁请假赶来祝贺,并于亭角题一联曰:“胜地许循陔,成兹乐事;齐心殷舞彩,让尔先声。” “循陔”指奉养父母。

至民国时期,仍有人筑“后戏彩堂”以孝养其亲。民国二年(1913) ,温州海关监督兼外交交涉员冒广生,即仿宋赵屼的做法,在关署的西侧建了一座“后戏彩堂”,将其老母从如皋接来孝养。事后还在《戏言》一文中记载说:“戏彩堂……余奉母来永嘉,曾在关署西偏建戏台,颜其堂曰‘后戏彩堂’。世岂有眉山兄弟之诗,为我张其事哉。”“眉山兄弟”指苏辙、苏轼两兄弟。

吟诗之地:苏辙苏轼祝贺

温州“戏彩堂”一诞生就有人为它赋诗,表示祝贺的有苏辙、苏轼。苏辙《寄题赵屼承事戏彩堂诗》云:“春晚安舆遍浙东,永嘉别乘喜无穷。橐装已笑分诸子,吏道何劳问薛公。堂上寿樽诸掾集,室中禅论衲僧通。兴阑却返林泉去,幕府长留孝弟风。”

降至清代,“戏彩亭”代替“戏彩堂”,咏诗之风更盛。梁章钜《戏彩亭诗事》记其盛况曰:“戏彩亭仿戏彩堂而作,不过为岁时觞咏之所,自赵蓉舫学使张之以诗,而赓唱始盛,阮仪徵师相复宠之以序,而题赠愈多,余因思辑为《戏彩亭诗事》,以存其概。”可见当时题赠甚多,才有辑诗之举。因篇幅所限,仅录赵蓉舫《戏彩亭》一首云:“堂名戏彩纪瓯东,盛会重开兴不穷。贤守承欢过赵倅,高斋投句愧苏公。游山未许云偕访,观瀑今看径可通。两度招邀聆麈论,且欣弦管坐春风。”

演戏之场:《投赵激仪》

“戏彩堂”旨在演戏娱亲。戏分两种:一种是自演,即孝子们不论岁数多大,均仿效“二十四孝”老莱子“斑衣戏彩”的故事,扮作婴儿状,表演儿戏,以博父母一笑,让父母返老还童,幸福长寿。二是他演,即请戏班演出。宋代温州盛行南戏及其他杂戏,冒广生《戏言》所说:“戏彩堂为宋通判赵屼迎养其父清献公所作,在旧通判署。亦足见宋时温州戏学之盛。”所谓“宋代温州戏学”主要指南戏,即“温州杂剧”。自演和他演又往往结合在一起,此风至清代犹存。

戏彩堂演戏之风,至清代则大盛。据《浪迹续谈》“戏彩亭联”记载:温州郡府凡家眷寓居的“三堂”,庭院极其宽敞,必于前廊构一亭子,以供演剧之所,取名“戏彩亭”。梁章钜曾为其儿子梁恭辰修建的“戏彩亭”撰一楹联曰“舞彩又成亭,故事远惭清献德;逢场作戏,正声合补广微诗”,可见其时的“戏彩亭”是敬老与演戏兼用的。梁章钜寓居温州期间,看了很多戏,他说:“比年余侨居邗水,就养瓯江,时有演戏之局,大约专讲昆剧者,不过十之三,与余同嗜者,竟十之七矣。”他列举寓目的戏有《封神传》《访贤》《甘罗》《貂蝉》《周仓》《王昭君》《祝英台》《单雄信》《迟尉恭》《红绡红线》《长生殿》《脱靴》《卸甲封王》《梁颢》《三门》《跪池》《扫秦》等。其中大多数是在戏彩亭家宴时看的,如记家宴时观看苏秦激张仪的《投赵激仪》一剧说:“戏彩亭前家宴,有演《投赵激仪》剧者,诸儿女皆茫然不知所谓,余笑曰:“尔等纵不读《史记》,亦未观《列国志》乎?”翌日,次儿丁辰检《史记》以进,因付儿女遍视之,乃各恍然大悟,读书即是看戏,看戏即是读书,良不虚也。”这则故事既生动地描写了“戏彩亭”演剧的情景,也深刻地阐述了看戏与读书的关系。

民国时期,此风犹存。据《戏言》记载:冒广生为奉养其母而建造的“后戏彩堂”,就建有一座戏台。他所邀的昆剧“同福班”名伶杨盛桃为他演出,或许就在这一座戏台,时桃年已七十余,二十年不登场,只是以冒为知音,才“欣然奏技”,所演《别弟》《观灯》《势利》等剧,“一颦一笑,奕奕有神采”,《十五贯·见都》一段尤为精彩,冒“欣然书扇与之”。

总之,温州古代“戏彩堂”功能齐全,一体多用,集頣养、题咏与娱乐为一体,不仅体现了温州人的“孝悌”美德,也体现了温州人“敢为人先”的创造精神。

来源:温州日报

徐宏图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
拜尔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