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清明】古人如何过清明?

2021-03-30 16:13:42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历书》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节,既是节气又是重要的祭祀节日。提起清明节,相信很多人脑海中会很有画面感地浮现出一句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似乎给清明节绘了一笔伤感的基调,但是随后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又给人呈现了一幅生动的乡土人情画卷,哀而不伤,豁然开朗。

  清明作为节日是为纪念、作为节气却是有很多风俗习惯。有民俗学者称,古代的清明节,除了有祭奠逝者的悲伤,还有万众踏青、郊游、戴柳、射柳、斗鸡、放风筝、打秋千、蹴鞠(踢球)等种种欢乐,可以说既是断魂之日,也是快乐嬉戏之日。下面请您跟小编一起从绘画作品中看看古代清明节是什么景象。

  《中国古代风俗百图·唐·内宴冷餐》 王弘力绘

  “御赐冷食满宫楼,鱼龙彩旗四面稠。千官尽醉犹教坐,归来月上金殿头。”

  寒食

  清明之日禁烟火

  ——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

  我们知道,清明节又叫寒食节。清明前后,各地都有不少特色的寒食习俗。清明和寒食有什么样的历史渊源?有民俗学者认为,清明节与寒食节的关系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毫无关联阶段。隋唐之前,“清明节”仅仅是指区分季节交替和农事运作的二十四节令之一,寒食节的主要项目是家家禁烟吃冷食,而且时间是在寒冷的隆冬季节。

  二是相互交融阶段。隋唐五代时期,寒食节的时间确定在冬至后的“一百五”日之时,仅先于清明节一两日,而且增加了“寒食上墓、渐已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的内容。宋元金辽时期,寒食节主要活动项目由禁烟吃冷食、扫墓逐渐向踏青等娱乐活动转化,这时的寒食节活动有时被称作“寒食”,有时则称“清明”,寒食节与清明节处在“你中有我”“相互混用”的时期。

  第三,清明节逐渐取代寒食节的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寒食节中主要项目——禁烟冷食,逐渐被淡化,寒食节逐渐开始被清明节取代。到清代,寒食节流行的一些项目已不再普及,而民间扫墓与官家祭坛及皇家祭陵成为节日的活动主项目。这一时期,“寒食”名称尽管在一些文献、方志和文人作品中还不时出现,但“清明”称谓成为主流说法。

  民俗学者张君认为,纵观这两个节日的演变轨迹可以发现,寒食节式微的时候,清明节就从一个单纯农事节气上升为一个大的节日,这说明清明节的产生,是借用了寒食节的节期,寒食仅先于清明一两日,因而很自然地便被后者借用了。这种借用的文化基础是人们世世代代传承、积淀下来的对年节节期的习惯心理。

  《中国古代风俗百图·唐·祭扫》 王弘力绘

  “寒食祭扫冢一堆,风吹旷野纸钱飞。黄泉不知生人泪,暮雨萧萧惆怅归。”

  祭祀

  扫墓祭祖思先人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清明节扫墓祭祖已成为持续不断的风俗传统: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清明祭祀的参与者不仅有平头百姓,还有君王大臣,大家都要祭拜先人亡魂。从唐朝开始,朝廷就给官员放假以便于归乡扫墓。据宋人吴自牧《梦粱录》记载:每到清明节,“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车马往来繁盛,填塞都门。宴于郊者,则就名园芳圃、奇花异木之处;宴于湖者,则彩舟画舫款款撑驾,随处行乐。此日又有龙舟可观,都人不论贫富,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虽东京金明池未必如此之佳。歹带酒贪欢,不觉日晚。红霞映水,月挂柳梢,歌韵清圆,乐声嘹亮,此时尚犹未绝。男跨雕鞍,女乘花轿,次第入城。又使童仆挑着木鱼、龙船、花篮、闹竿等物归家,以馈亲朋邻里。杭城风俗,侈靡相尚,大抵如此。”

  《中国古代风俗百图·清·卖柳条》 王弘力绘

  “清明一霎又今朝,闻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比邻诸姊妹,一枝斜插绿云娇。

  插柳

  柳条青,雨蒙蒙

  ——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清明节,我国民间有插柳习俗。专家介绍说,清明插柳习俗,其来源普遍存在三种说法。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曾介绍说,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中国人将清明、七月半、十月朔看作是三大鬼节。清明节正是百鬼出没频频、索讨多多的时节。受佛教的影响,观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众生,许多人便认为柳条有驱鬼辟邪的作用,把柳枝称为“鬼怖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写道:“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然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便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另外一种说法是,此俗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介子推为明志守节而焚身于大柳树下,让晋文公和群臣百姓痛心不已。第二年,晋文公亲率群臣爬上山来祭拜介子推时,发现当年被烧毁的那棵老柳树居然死而复生。晋文公当下便将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且当场折下几枝柳条戴在头上,以示怀念之情。从此以后,群臣百姓纷纷效仿,遂相沿成风。清明插柳戴柳成为纪念介子推的一种象征。

  《中国古代风俗百图·北朝·踏青》 王弘力绘

  “北国三月沐春风,香车纷然乐踏青。游人谁顾杨柳绿,竞看佳丽映桃红。”

  踏青

  踏青郊游赏春光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虽然清明是一个追思先人的传统节日,但其民俗文化内涵并非只此一项。在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后,尽情地亲近自然、到郊外踏青游玩,是清明节俗的另一项重要活动。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旧时,清明时节的郊野之中,众人春游的场景是非常盛大热闹的,当时游乐活动在清明节俗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差不多与祭祀平分秋色。

  宋代诗人吴惟信则在《苏堤清明即事》一诗中描述:“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同是宋代的诗人程颢更有《郊行即事》一诗:“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这些都证实了郊游踏青已成为古代百姓的清明节首选活动之一。

  《中国古代风俗百图·五代·荡秋千》 王弘力绘

  “阳春女儿笑语喧,绿杨影里荡秋千。身轻裙薄凌空舞,疑是嫦娥下九天。”

  荡秋千

  习俗多样趣味足

  ——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竟出垂杨里。

  有民俗专家指出,除了郊游踏青,古代清明节民间还有打秋千、插柳、射柳、蹴鞠(踢球)、斗鸡等多种有趣的民俗活动。唐代诗人王维《寒食城东即事》有“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竟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的句子,也说明清明节民间体育活动深入人心。

  打秋千(荡秋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制成,后来逐步发展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据《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唐代打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

  由于清明打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仍受大众喜爱。

  《中国古代风俗百图·唐·走马射箭》王弘力绘

  “垂杨金堤翠幕连,健儿走马射堂前。国家尚武多才俊,方显干城诸英贤。

  射柳

  走马射箭

  ——斗鸡寒食下,走马射堂前。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唐代诗人孟浩然作诗《上巳洛中寄王九迥》:“斗鸡寒食下,走马射堂前。”体现了射箭是清明时节古人热衷的项目。

  《中国古代风俗百图·明·放纸鸢》王弘力绘

  “巧糊彩画飞蹁跹,乘风起舞绿杨天。影驰碧空飘双带,又送红灯到上边。

  放风筝

  风筝落在杏花枝

  ——豪家游赏占头船,趁得风轻放纸鸢。

  清明节前后,正是日头正好,春风吹起之时,“忙趁东风放纸鸢”这个时候放风筝也是踏青之余的一件乐事。人们会把藏了近乎一年的风筝拿出来迎风放起,任其高飞。风筝又称纸鸢、纸鹞。相传始于晚唐五代,一个叫李邺的文人在纸鸢上拴了竹笛,微风吹动,嗡嗡有声如筝,遂名“风筝”。在有些地区,人们把风筝放上蓝天,然后剪断牵线,任其随风飞走,以此寓意祛秽祈福。

  放风筝宜古宜今,到现在也是老少咸宜的娱乐活动,但是在现代的环境下放风筝时一定要选好地方,注意安全。

  放风筝安全小贴士:

  一是远离净空保护区。为了飞机正常起降,民航部门划定了航线净空保护区。放风筝时,一定要远离该区域,以免威胁航空安全,导致出现航班延误等严重事件。

  二是注意人身安全。现在的风筝线细且强韧,十分结实。试验表明,在紧绷状态下,其锋利程度不亚于一把刀,能轻松地将黄瓜、香蕉、胡萝卜及肥皂等物品切断或留下“伤口”。这些风筝线也极易对自身及周围的人造成伤害。

  三是远离电力线路。根据《电力设施保护条例》,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两侧各300米的区域内禁止放风筝。一旦风筝缠绕、悬挂在电力线路上,极易造成大面积停电等故障。

  此外,放风筝还应避开鸟类栖息地。随着制作工艺的进步,现在风筝可以飞到几百米甚至上千米的高空。由于风筝线太细,一些鸟类看不到,很容易被割伤或是被缠绕,严重时可能会夺去鸟儿的生命。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鲍苗苗责任编辑:叶双莲
拜尔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