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绣的前世今生

温州网 2021-06-03 09:58:02
瓯绣由中国传统刺绣发展而来,技法精巧,神韵生动,与东阳木雕、黄杨木雕、青田石雕并称浙江“三雕一绣”。瓯绣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发绣技艺,其作品曾作为国礼赠送给多国元首。

1993年魏敬先为荷兰女王贝娅·克里格斯精心制作发绣肖像,于1995年4月22日,在女王生日那天,由吴健民大使和旅荷侨领赠送给荷兰女王

《蚕花娘娘的传说》 孙炳鸿

团鸾红罗双面绣经袱

松鹤图(局部)

1983年,瓯绣《牡丹孔雀图》参加日本石卷市展览会

温州网讯  “十一十二娘梳头,十二十三娘教绣。”对古时的温州女子来说,运针走线是她们一生的必修课。

那时民间所流行的小儿帽圈、围涎、妇女鞋面、荷包均出自她们之手。久而久之,演绎成了地方独有的艺术品种,人们称之为瓯绣。

瓯绣由中国传统刺绣发展而来,技法精巧,神韵生动,与东阳木雕、黄杨木雕、青田石雕并称浙江“三雕一绣”。瓯绣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发绣技艺,其作品曾作为国礼赠送给多国元首。

这回就来聊一聊针尖上的艺术品——瓯绣。

温州曾是桑蚕业重镇

相传嫘祖(黄帝元妃西陵氏)发现桑树上的野生蚕吐丝细而结实,便开始在家养蚕。后来她看到蜘蛛网受到启发,把蚕丝织成绸。接着,她把这种桑养蚕、缫丝织绸的方法教给人们,蚕丝业逐渐在中原地区兴盛起来。

人们为了纪念嫘祖,尊称她为“蚕神”“蚕母娘娘”。南方一些地区蚕农家中设有蚕神之位,并有祭蚕神、谢蚕神等民俗活动,借以祈求蚕桑的丰收。

1994年,在温州国安寺石塔内发现了北宋蚕母彩色木刻版画,较为完整地反映了蚕神的形象和蚕茧丰收的情景。版画高约21厘米、宽约19厘米。阳文刻版,用浓墨、淡墨、朱红及浅绿四色印在质地柔软的纸上。画面左侧为蚕母立像,头梳高髻,肩披帛巾,姿态雍容。左上方刊有直书“蚕母”二字;右侧为蚕茧满筐,形象逼真。该版画刻画精美,是目前发现最早反映蚕母形象的作品。

温州是江浙历史上的蚕桑业重镇,被南朝刘宋的郑缉之载入《永嘉郡记》 中,书云“永嘉有八辈蚕”,也就是说温州养的蚕一年八次产茧,产量极高。国安寺塔北宋“蚕母”版刻画像的发现,为温州桑蚕业的发达提供了珍贵的历史物证。桑蚕业的发达,为瓯绣技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丝绸。

蚕神在日本也有记载

在民间,有许多关于蚕神的美丽神话,其中马头娘的传说在吴越地区广为流传。《搜神记·女化蚕》记载道:“传说有蚕女,父为人掠去,惟所乘马在。母曰:‘有得父还者,以女嫁焉。’马闻言,绝绊而去。数日,父乘马归。母告之故,父不肯。马咆哮,父杀之,曝皮于庭。皮忽卷女而去,栖于桑,女化为蚕。”

蚕马故事在民间受到热烈追捧,人们把她尊奉为“蚕神”,看作是蚕丝业的始祖,又因她的头形状如马,称她为“马头娘”。相传有人感觉马头神的形象过于丑陋,便塑造了一个骑在马背上的姑娘形象,这种塑像被后人放在庙里供奉,叫作“马鸣王菩萨”。

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国。吴越地区的早期移民在向日本带去蚕丝生产技术的同时,也带去了吴越先民有关蚕丝生产的民俗文化。日本民间也有关于马头娘的传说。流传于日本岩手县上闭伊郡的《蚕的起源》讲道:古时,老两口有一个独生女儿。女儿长大后与家中养着的花白马成了夫妻。老头把马牵进山,勒死在桑树上。女儿赶来,哭得伤心。老头刚刚剥下马皮,马皮即裹住女儿飞上了天。后来,女儿托梦给二老,二老果然在三月十六日早晨发现,钵子里有许多小白虫。他们从那桑树上采了叶来喂虫,后来就结了茧。白马和姑娘双双被奉为蚕神。

慧光塔出土双面绣品

瓯绣始于唐宋时代,那时温州民间妇女在服饰上绣制花纹,绣品技艺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刺绣的品种多为服饰,题材只有花鸟鱼虫类。温州旧城区西门外(今大桥头)一带在北宋时期被称为“绣衣坊”,据传因住在此地的一位穿绣花官服的官员而得名。

1966年底至1967年初,温州仙岩慧光塔出土了三方北宋庆历年间舍经人用以包裹经卷的经袱。一件为团鸾红罗双面绣经袱,长49.5厘米、宽48厘米,方形,以杏红单丝素罗为地,用黄、白等色绒线平针绣出正反两面花纹一致的双面对飞团鸾图案,其正面脱线处可以看见粉本。一件为花枝褐罗双面绣经袱,纵42厘米、横49厘米,以褐色单丝素罗为地,用绿、白、粉等色绒线双面绣出七列六行花枝图案,采用常见的平针和套针绣花。另有一件为北宋褐罗经袱。

这三幅双面绣是我国目前所见有具体年代的双面绣品中最早的作品,也是迄今所见瓯绣中最早的作品。

1853年,温州开始有专业绣铺,除绣官衣锦服悬市求售外,还包绣戏装、旗袍,图案设计较为粗犷,盘金居多。徒工来自浙南闽北各地,能工妙手不断出现。那时在浙南一带,如富户人家嫁女置办装仓,新屋落成摆设面堂,忧事的寿幛,喜事的喜幛,小儿的周衣等,有需用刺绣者,争先将绣工聘至家中制作。而各绣铺或绣工们为了争名竞技,各扬所长,精心制作,自树艺帜,从而也使当时的绣业大振。

温州流传甚广的民间故事《高机与吴三春》就描述了浙南民间绣女与织工爱慕的传说。

清代瓯绣作品销往海外

光绪二年(1876),温州被辟为通商口岸后,瓯绣作品销往欧美、南洋、日本及我国的港澳台等地。

1910年,瓯绣名艺人林森友从上海一处绣庄看到一幅湘绣画片,回温州创办了号为“美艳”的刺绣工场,开创瓯绣画片,使瓯绣由实用品向艺术欣赏品发展。继而以庄竞秋、蔡墨笑、金静芝为代表的温州画家、绣艺高手创作的绣品走出国门。蔡墨笑与金静芝合作的绣品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优秀奖。蔡墨笑存世绣品有《紫藤鸳鸯》,另有山水(扇面)一帧藏于温州博物馆。

庄竞秋创作的画片出口欧美及南洋各地,存世作品有《孤吟对古松》《深柳读书堂》等。庄竞秋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她是“温独支三女杰”之一(另外两人是胡识因、姚平子),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庄竞秋曾在温州新民小学担任音乐教员,1926年被选为县党部委员兼妇女部长,1949年在温州第一小学(今广场路小学)任教,三十年如一日,献身于温州教育事业。

民国时期,有个青田人在朔门开设胜瓯汇兑庄,除经营外汇业务外,还利用华侨关系做起了瓯绣画片的出口生意,将绣品出口到欧洲市场。

1916年,温州商人设立了刺绣局,雇佣男女绣工,专做出口贸易。温州城区的府前街、五马街、打锣桥等处设有刺绣铺二十余家。台湾和香港客商也纷纷来温州订货,年产值约四万银元,瓯绣贸易空前繁荣。实用产品有被面、旗袍、靠垫、鞋花等,装饰品与欣赏品有花鸟鱼虫、云龙走兽、古今人物、山水风光、书法绘画等。

新中国成立初期,散居而立门户的绣坊、绣铺集中在一起,组成了两个代工场和一个刺绣生产合作社。1955年,三家单位改为两家瓯绣生产合作社和一家戏装厂。

除在本市设门市部外,与上海丝绸进出口公司挂钩,建立出口业务。1958年,瓯绣生产合作社和戏装厂合并为“温州市瓯绣厂”,发展到1962年时,外加工人数达到六七千人,外加工点由本地区扩展到本省一些县市。这一年,温州政府将温州刺绣正式命名为瓯绣,成为温州四瓯之一,瓯绣发展到顶峰。

瓯绣曾多次作为国家级礼品及重点展品,在海外侨胞中尤其受欢迎,远销海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市场在华侨聚集地、东南亚以及我国的台湾、香港等地区。

1959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举办的“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中,瓯绣在全国名绣中排列第五位。1986年由轻工部出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全》,把瓯绣列为全国“五大名绣”之一。

温州发绣亮相世界舞台

瓯绣以绣线不同分丝绣与发绣,但习惯上称丝绣为“瓯绣”。发绣以人的发丝为材料作绣,能经久保存,千年不腐。据史料记载,明代发绣高手夏明远以头发代丝线,绣出以中国古代建筑为主题的发绣作品《滕王阁》《黄鹤楼》。

瓯绣艺术家魏敬先曾为世界多国元首制作发绣肖像,被称为“发绣外交家”。从第一幅的戴安娜王妃,到戈尔巴乔夫、荷兰女王贝娅·克里格斯、马来西亚前首相马哈迪尔和夫人、尼泊尔国王和王后等,作为国礼赠送的发绣作品就有十来幅之多。

1993年魏敬先为荷兰女王贝娅·克里格斯精心制作发绣肖像,于1995年4月22日,在女王生日那天,由吴健民大使和旅荷侨领赠送给荷兰女王。

魏敬先的发绣作品也曾一次次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

1989年10月,温州市和日本石卷市建立友好市5周年之际,魏敬先随团赴石卷市举办个人艺术作品展,并现场为石卷市长平众真治郎先生制作丝线素描绣像。

1992年底,魏敬先带领温州市发绣研究所全体成员绣制美国历届总统发绣肖像系列,41幅作品历时三年完成,于1996年在美国展出。魏敬先在展览馆内现场表演人像发绣一个多小时,穿针、打结、刺绣,或抽、或拉、或按,手法娴熟,引来围观者啧啧称赞:“真是不可思议!”

2000年10月,魏敬先和弟子共同制作的18幅世界名人发绣肖像作品在联合国总部大厅展出,时任联合国副秘书长金永健等前来参观,无不赞叹“中国发绣艺术了不起”。

来源:温州都市报

记者 连佳佳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
拜尔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