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数字化改革“嘉年华” 会给浙江带来什么?

浙江新闻客户端 2021-06-08 14:05:56

大数据时代,字节之中,蕴藏着变革的能量。致力于打造全球数字变革高地的浙江,多年来沉淀了海量的数据资源。

目前,仅浙江省公共数据平台,就已归集数据逾602亿条。作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第五类生产要素”,数据已成为浙江宝贵的战略资源。

如何激发“第五要素”的活力?6月3日,以“助力改革·赋能创新·智绘未来”为主题的2021浙江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大赛启动,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共同参与发掘数据价值、创新数据应用,并进一步促进公共数据的安全开放。

本次大赛由省大数据局、省委网信办、省经信厅、省总工会主办,数字浙江技术运营有限公司承办,在全省11个设区市设分赛区,参赛企业、团队、个人均可通过官网报名。赛程将持续到今年10月,最后通过现场答辩和评委打分,决出优胜作品。

数字化改革火热推进的当下,这次大赛如同一场“嘉年华”,为政府、社会提供了互动交流平台,也为观察、激活处于前沿领域的数据生产要素提供了生动视角。

2021浙江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大赛现场。记者 吕之遥 摄

信息时代的“石油”

共享能增值

比赛开幕式在数字浙江技术运营有限公司举行。这家颇具未来感的国有控股公司位于杭州市滨江区,为互联网“大厂”所环抱。

开幕式氛围轻松,更像是一场“沙龙”,来自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等政府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与前来参赛的企业高管、技术大咖、学界专家,围绕公共数据资源的开放和创新应用作了交流。其中,既有需求的沟通,也有观点的交锋。

这个多方参与的开放平台搭建,得益于浙江对激活公共数据一直秉持的务实、开放心态。

公共数据是指政务部门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在依法履职或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和管理的数据。这些海量的数据,是一笔“沉睡”的资源。

有人将数据比喻为信息时代的“石油”。但就像石油需要从原油中炼化,公共数据也需要归集整理,否则就是一堆无意义的字节。

“浙江的公共数据,目前无论是数据数量、丰富度还是供给能力,都处于全国第一方阵。”本次大赛评委、数字浙江技术运营有限公司CTO陈鹏宇说,浙江对公共数据的重视,为各个社会主体创新应用数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基于浙江省公共数据平台,按照“因需归集、应归尽归”原则,浙江已编制目录数据项165.5万项,累计归集数据602.1亿条,数据共享累计调用数据385.7亿次。

“直观地说,公共数据的调用,可看作让群众少跑了一次腿。”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数据资源处相关负责人说。

从社会效益来看,“一字节值千金”所言非虚。普通市民可能在日常生活中,不太感受得到数据的能量。但事实上,公共数据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群众在“无感”中就享受到便利。

家住义乌市的老赵就是受益者之一。刚过60岁生日,他就收到了街道代办员送上门的老年人优待证。以前,他需带着身份证、照片等材料到便民服务中心办理。

这样的“无感智办”来自于公共数据的交互、匹配与信息生成。其覆盖的事项如今在义乌已拓展到退休等备案(确认)类、政策资金兑现等给付(兑现)类、取水等认定许可(延续)类共200余项。数据的共通共享,让浙江群众很多时候不用动手、不用出门就能办成事。

5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委托第三方所做的《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政务服务“好差评”)调查评估报告(2021)》出炉。浙江的总体指数为95.38,位列全国第一。这背后是公共数据的能量。

与石油等传统的资源要素相比,数据最大的特点在于:石油有产能极限,有量化边界,但数据没有边界。石油具有稀缺性,但数据不仅不会因使用而受损,还会通过共享实现增值。

因此,公共数据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如果只掌握在政府手里,所产生的价值终归有限,但是如果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向社会开放,价值可能成倍提升。

正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的浙江,已经充分认识到开放数据的价值所在。《浙江数字化改革总体方案》明确:“要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开放数据资产,促进数据关联应用,激发数据生产要素对经济社会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大赛是对开放数据创新应用的一次有益尝试。“顺应数字化发展的浪潮,举办大赛,一方面是鼓励社会各界用好开放数据;另一方面,是听取各界对数据的合理需求,从而进一步推动浙江的数据开放。”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说。

义乌市利用公共数据推动“无感智办”,实体办事窗口排队的人少了。图为义乌市行政服务中心。共享联盟义乌站 傅柏琳 摄

找准需求“小切口”

用数据“淘金”

海量的数据,藏着无限的机遇。但要利用好开放数据,开发出真正有用、有效能实际落地的应用,并非像探囊取物一样简单。

“这更像在大海里淘金。”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列出了一组数据:截至目前,浙江省已开放公共数据集18348个、数据项90919个,涉及的数据有数十亿条。这些数据,只有通过流动、待用、加工、处理,才能产生更大价值。

在几乎无法穷尽的数据之海中,如何找到金子?2020年度大赛一等奖得主、“好融好融”应用开发团队成员唐嘉成,给出了一种解法。去年,唐嘉成加盟新成立的天道金科有限公司后,一直与团队成员谋划做好一款数据应用类软件。

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大赛,给了众多像天道金科这样的初创公司“淘金”的机会、展示的平台。“应用能得大奖,很关键的因素在于我们找到了社会生活中的‘痛点’。”唐嘉成说,他长期在金融领域工作,发现众多小微企业有融资需求,但没有得到特别高效的匹配。

创业团队试图用数据给企业信用画像,为地方金融机构提供服务。团队选用21张浙江各类开放类数据表单和部分受限开放类数据,共涉及税务、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环保等10个数源单位。

“通过算法的运用,数据被捏合在一起,揭示出企业的经营、社会责任承担等情况,企业多维度的总体信用评价,很直观立体地呈现出来。”唐嘉成说,这款软件在民营经济发达的台州,颇受地方金融组织欢迎,已经有了不少用户,天道金科也因此进入了良性运行的轨道。

“开放数据,就像政府提供的‘一堆大米’。”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郑磊说,“找准社会需求,通过技术手段,把大米做成粥、白饭,再精准一点可以做成桂林米粉、煲仔饭……”

打造一款成功的开放数据创新应用,有两个相辅相成的关键因素:一是找准需求,一是用好技术。但先决条件,是能否在各个社会“大场景”中,找准需求的“小切口”。“开放数据大赛不是炫技大赛,而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郑磊说,但如果团队的技术能力不行,眼高手低,也难以解决问题。

这与浙江推行数字化改革的理念正相吻合。今年的大赛,赛事组委会特别围绕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关注度较高的领域,设置了七大类赛题:数字经济、数字社会、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生态文明、全民健康、公共安全。

一支来自安吉的团队,就针对乡村振兴板块,计划做一款很有意思的产品——“两山银行”数字赋能版。

在风光秀美的安吉乡村里,有农房、校舍、山林、田地等没有充分利用的闲置资源,这对许多有志于投资乡村的社会资本来说,是优质标的。但这些资源量大面广,投资方想从中找到心仪的,往往要耗费很大精力。

“两山银行”的数字赋能版,旨在利用自然资源、农业农村、住建等部门涉及“山水林田湖草”“老街”“直营公房”等的开放数据,打造一个包含资源摸底、规划评估、资源收储、招商运营、生态反哺的“数字链路”。“这款产品如果能做成功,对资金进乡村、科技进乡村有很大的帮助。”一位评委表示。

为了鼓励应用创造实际价值、推动优秀创新,大赛组委会明确,好的应用将在“浙里办”应用端落地,获得进一步推广。

2020年度大赛一等奖应用“好融好融”介绍应用。

要开放数据“解渴”

也要保安全

在新兴的数据之海中,如果还沿用“旧地图”,就找不到新大陆。

2020年上半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指明了前进方向,分类提出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五个要素领域的改革方向和具体举措。

“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明确了三方面的内容,包括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数据资源处相关负责人说,这些工作此前浙江已经开展,不少领域走在全国前列,但仍然有提升和改善的空间。

以政府数据开放为例,今年1月,复旦大学联合国家信息中心数字中国研究院发布《2020下半年中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报告》,浙江在省级综合排名中位居第一。

但实际运用中,对于许多企业和社会机构来说,目前,浙江开放的数据的数量和质量,仍然不够“解渴”。“比如,有些地区开放的公共数据资源数量虽多,但以静态数据为主,缺乏及时的更新,这导致数据实际应用时不够精准。”一名参赛选手说。

“数据开放和数据安全,是一个博弈的过程。”郑磊说,大家都想充分利用数据,但过度开放数据可能会侵犯隐私,带来伤害,甚至引发安全问题。

比如,有团队想做一款医疗类的应用,需要调取各种病例类型数据进行分析。但如果这类数据过度开放给社会,有可能泄露个人的病例信息,这对病人来说是一种伤害。

为破解数据开放、数据安全间的“悖论”,浙江做了前沿探索,尝试打造了一个“数据开放实验室”。

这个实验室,在国外有一个时髦的名字“数据沙箱”。其本质上是一个独立安全的存储计算环境。在这里,数据中涉及个人隐私的敏感内容,被“脱敏”处理,用户可以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并将分析结果传递至外部,但看不到原始数据本身。

“数据不搬家、可用不可见。”陈鹏宇说。比如,在“沙箱”环境中,使用者能拿到某种疾病的发病率等数据,但数据使用者不会知道“具体是张三、还是李四患了此类疾病”。

浙江正在创新以“还数于民”的方式,加大数据开放力度,并兼顾隐私保障。陈鹏宇介绍,他们正在探索通过搭建共享平台,给数据的主人提供选项,决定是否把数据开放给比如银行、医院等需求方。这为数据开放提供了多一种渠道。

今年,浙江正在加快制订《浙江省公共数据条例》,通过地方立法进一步完善数据共享和开放制度,推动建立公共数据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

这部法规,有望成为浙江在数据之海扬帆的“新地图”,为公共数据安全有序开放提供指引,并进一步激活数据要素。

【浙江新闻+】

期待更多“数据舞台”

上世纪90年代,在国内外畅销的《数字化生存》一书,预言了一种当时看来几乎天方夜谭般的“数字化生活”:人类将生存于一个数字化的活动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应用数字技术从事信息传播、交流、学习、工作等活动。

如今,数字化生存从预言走进现实。数据已经无处不在地渗入我们的生活,就像水、电、煤气一样。一方面,人们利用数据购物、出行、办事,另一方面,在利用数据的过程中,又产生了更多的数据。

在数字经济发达的浙江,数据呈海量增长趋势,这些数据蕴藏着巨大的价值。

比赛现场,一位高校教师谈到,在公共数据开放较早的美国,依托开放公共数据平台Data.gov,产生了许多大数据初创企业,创造了众多就业岗位,带来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初创企业甚至大学里的学生团队,来参与公共数据开放应用。”他说,推动公共数据的开放应用,不仅靠国企、互联网“大厂”,更需要集合全社会的力量。

事实上,公共数据的开放属性,有效降低了个人创业成本,畅通了创业渠道,推动社会大数据应用创新,更是为大众创业提供机会。

眼下浙江正火热推进数字化改革,许多年轻人有技术、有闯劲,政府、社会也有数据应用的需求。希望有更多像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大赛这样的舞台,让社会各界参与其中,创造更美好的“数字化生活”。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 潘涌燚责任编辑:叶双莲
拜尔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