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鹿城”答卷

人民网 2021-07-19 17:21:00

6月,行走在浙江温州鹿城区,随处可见的“志愿红”,为过路行人奉上一杯凉茶,或是义务打扫卫生;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派单”服务系统重磅上线;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文化活动“不打烊”……闲暇时光更加充实,文明新风日益强劲,这是如今鹿城市民的真切感受。

新时代文明实践,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自2019年12月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省级试点以来,鹿城区积极学习借鉴全国试点县市的先进经验,坚持边推进、边总结、边提升,以“领、带、融、汇”四字诀,发挥文明实践组织动员、宣传教育群众的优势,强化志愿服务资源整合,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2020年12月,鹿城区正式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掀开了新时代文明高地建设的新篇章。截至目前,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已入驻社会组织、群众社团等志愿服务队伍375支,登记活动8200多场,受惠群众达45万多人次;成功培育出“崇军惠民”、“红日亭”、旭日亭吴春莲老师德育课堂等志愿服务项目品牌;2020年6月试运行上线区志愿服务平台,打造数字化文明大脑,实现线上线下服务提供、调配资源、活动组织等,形成了规范有序、稳定长效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发展态势。

志愿服务暖人心

“来来来,天气热,喝杯凉茶,清热解渴,味道不错的。”在鹿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三乐亭伏茶摊上,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蒋进福手里端着热茶,笑呵呵招呼来往市民喝杯茶歇歇脚。

一年365天全年无歇,每天早上4点准时起床,煮茶、备菜、熬粥,不知不觉蒋进福坚守三乐亭伏茶点已有15个年头。夏天施茶、冬天施粥,让过路人渴了有口水喝、饿了有碗饭吃,是蒋进福做公益的初心。

蒋进福和三乐亭的志愿者为市民准备凉茶。人民网 王萧萧摄

40年前,蒋进福的伯伯蒋善元和周围老人一起建了个简单的三乐亭伏茶点,每年夏天供应三个月的凉茶。2008年蒋善元去世前,心心念念他的伏茶点后继无人。为了让伯伯走得安心,蒋进福放弃了自己的水果生意,主动揽下了烧伏茶的工作,“别人是富二代,我是善二代,从伯伯手里接过三乐亭之后,越干越有劲。能够帮助别人,我内心的快乐和满足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蒋进福的快乐也感染了身边的人,街坊邻居、退休老人、大学生甚至是小学生都纷纷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当中。目前三乐亭的固定志愿者已经有40人,流动志愿者多达3万人,12个学校在三乐亭设立了公益慈善爱心基地。

从80年代街坊邻居你一毛他几分凑出茶水钱,到如今,不少市民、企业主自掏腰包捐款捐物,三乐亭的最高金额善款已经高达十几万元了。蒋进福感慨道,来自四面八方的善意如同涓涓细流,最终汇成了爱的海洋,让三乐亭的公益之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宽。40年间,三乐亭从最初简单供应伏茶到热粥、面条、糯米饭等四时八节各色小吃一应俱全,如今还增加了社区残疾人和贫困户帮扶等内容。

像三乐亭这样的伏茶点在鹿城区并非个例,温州道德地标红日亭家喻户晓,白鹿亭、复兴亭、旭日亭……一个个公益组织如同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它们不仅仅是鹿城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温州民间公益慈善的代名词,这些公益组织影响推动了温州民间慈善的蓬勃发展,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投身公益、热心慈善。

红日亭、三乐亭等实践点挂牌成立温州市急救志愿服务基地;启动志愿服务联盟组团进基层活动,白鹿亭实践点成立了侨联组织、青少年、退役军人、应急救援、工会组织、巾帼等6个志愿服务站,开启志愿服务组团服务新模式……自去年9月至今,鹿城区志愿服务联盟组团进社区60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20余次,受益群众达6万余人次。

智慧礼堂风尚新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5月26日上午,鹿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文化礼堂总部传来了诗歌朗诵声。

声乐演员、鹿城区诗歌朗诵协会成员刘玲玲一直在老年大学教老年人朗诵诗歌。今年年初,鹿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文化礼堂落成后,她把授课阵地搬到了这里。刘玲玲表示:“朗诵班已经成了文化礼堂的‘钉子户’,只需要提前一个月预定好场地和时间,每周三上午就能准时开讲。这里环境好,学习氛围也很浓厚,每次上课都是座无虚席。”

诗歌朗诵课现场。人民网 王萧萧摄

学员潘明勋表示,每周最盼望的事就是来文化礼堂上课,“只要家里没事,我基本上每周都来两三趟,充充电学习新知识。诗歌朗诵不仅能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还能纠正我的普通话发音,等我回家后还能教小孙子学拼音。”

作为新时代文化礼堂总部的常客,潘明勋说文化礼堂丰富的活动,给他的老年生活增添了乐趣。除了诗歌朗诵外,体验非遗文化、读书看报等都是潘明勋的兴趣爱好。

市民之所以能享受到如此丰富的文化盛宴,得益于鹿城区加快推进文化礼堂全域覆盖。从2013年5月温州第一家农村文化礼堂在鹿城区山福镇落成到现在,鹿城区累计建成投用文化礼堂153家,提前两年实现了村社全覆盖,年均开展各类活动达5000场次以上。鹿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曾伟表示:“文化礼堂不以空间大小论成效,要牢牢把握住精神家园的定位,提供丰富优质的文化服务,做到‘门常开、人常在、活动常态’,才能把老百姓真正请进门,以文化人,让群众受益。”

如何在文化礼堂全覆盖的基础上提质增效,让更多老百姓参与礼堂活动、支持礼堂发展?近年来,鹿城区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率全市之先建成区级新时代文化礼堂总部。以鹿城区文化礼堂总部等10家文化礼堂为首批试点,鹿城区抓住数字化改革浪潮,高质量高水平打造“智慧文化礼堂”,通过一个数字大屏联通区文化礼堂总部和152家文化礼堂,由各文化礼堂轮流“做东”,一处文化礼堂举办活动,全区其他文化礼堂均可通过视频连线共同观看并参与线上互动。今年以来,该区已开展在线直播、精品云课100多期。

文化礼堂的“智慧”还体现在,通过后台大数据可分析各家文化礼堂的开放情况、活动情况、访客流量、停留时长、群众评价等数据,精准掌握群众的需求和想法,生成“可量化、可评价”的文化礼堂发展指数体系。鹿城区将根据这一发展指数对各家文化礼堂进行评级定星、管理督导,激发各家文化礼堂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点单服务有创新

一边是有需求的市民急需志愿者上门服务,另一边是志愿者不知道去哪里出把力,针对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鹿城区开发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派单”服务系统,市民在平台上按需“点单”后,社区通过系统后台就能主动派单给附近对口的志愿者。

53岁的社区居民李细河对“点派单”服务赞口不绝。他所在的杨府山社区附近没有大型医院,出门看病不方便。社区了解到他的需求后,主动通过平台点了义诊服务需求,不久后李细河惊喜地发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的“随手做志愿”系列活动增加了义诊服务项目。李细河感叹:“我刚跟社区提了需求,立马志愿服务队就进社区为我免费检查身体,‘点派单’服务真是太方便了。”

志愿者通过“点派单”服务系统接单,上门为老人义剪。鹿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我看到网上的派单‘为老人义剪’的需求,立刻与杨府山社区联系。作为鹿城区志愿服务平台的志愿者,能为老人服务我非常高兴。”来自温州市美发美容协会的志愿者方小峰把自己比喻为“志愿服务外卖小哥”,手机“叮”一声,“生意”就来了,他收拾好美发工具就能出门做公益去了,“以前做志愿服务就是摆个摊位,等有需要的市民找上门。现在有了这个‘点派单’服务系统就不一样了,精准匹配用户需求,志愿服务也更有针对性。”

这些仅仅只是鹿城区志愿服务的缩影。在鹿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摄影、手工、书法……一场场活动接连上阵。如今,只要在“鹿城区志愿服务平台”轻轻一点,便可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免费接受对应的培训。

“自从有了点派单系统平台,邀请专业的志愿者更加方便了,能更好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需求与志愿服务精准匹配,让‘有需求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成为社会新风尚。”鹿城区新时代实践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鹿城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已动员全区154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有序、就近投身各类志愿服务。为了更加精准调配线上线下资源、组织活动、为市民提供服务,去年6月,鹿城区上线了区志愿服务平台,设置了“我要点服务”“我要做志愿”“我要秀文明”等10项服务内容,每个志愿者都能够在平台上打卡接单。

截至今年2月,该平台已入驻志愿服务队伍718支,“点派单”服务系统全面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资源,已上线服务项目28个,涉及教科文卫体医及技能培训、理论宣讲等8个方面。

一座城市昂扬前行,离不开强大的精神支撑;一座城市生生不息,离不开丰润的文明滋养。走在鹿城区街头巷尾,人们总能与文明不期而遇。新时代文明实践已逐步日常化、生活化,潜移默化地引领社会新风尚、汇聚正能量,成为这座温暖之城最亮丽的底色。

志愿服务有队伍、文化活动有依托、群众困难有帮扶、“点派单”服务快捷便利……鹿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正用自己的文明实践,标注着社会一点一滴的进步。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拜尔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