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巷

温州网 2021-08-02 09:26:27

我出生在温州的市区,那时候的城市还没有被钢筋水泥所包围。我所居住的小巷依山临水,环境清幽,闹中取静。应该说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和温州其他区域相比是最优越的地段。

这条美丽的小巷名叫中和巷,虽然这条巷至今已不复存在,但是我现在的身份证上仍然保留着中和巷43号,现在应该是毗邻市区海坛广场的位置。如果不是地地道道的温州东门人,估计知道这条巷的人不多。

这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巷,从巷口头走到山脚边,全长也就一百多米,可是却有七八个弯。那里有一条小河,形似弓形,取名弓河,以河名巷,称弓河巷,后因谐音演变成中和巷。在那里我从三四岁一直住到了三十岁,足足有二十六七年的时间,在整个人生中就占了三分之一,住了这么久,对“中和”两字的意思也一直不甚明了,从未去考究过,直到近几年自己成了作家,才知道“中和”两字大有来历。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取自「中庸」一书,属儒学的重要范畴,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我的家是一幢带小院子的二层楼,坐西朝东,房子的北侧就是海坛山的南麓,出了门二十米左右就是小河了,小时候这里河水清澈,大家也经常用河水来淘米做饭,一到夏天会有很多美丽的蜻蜓在河面上飞来飞去,煞为好看。河的东侧就是一排高大的围墙,里面是温州市最大的幼儿园,机关幼儿园,而南边有两幢外墙用红砖砌成的四层楼港务局宿舍,约有四十多户人家,基本上港务局工作的员工和家属。出了巷口就是康乐坊的东尽头,巷口对面则是华盖山的北麓,有几十级青石砌成的台阶,以前有一个租小人书的书摊,就摆在山脚的石阶上。我经常向父母讨一二分铅角子,来借一本小人书看上半天。山脚的右边就是温州很有名的日夜商店,为何叫日夜商店,因为是二十四小时营业,而名气大并不是这店的规模有多大,商品有多丰富,最主要是这个店的楼上闹过鬼,据说有一天四个人在楼上打牌,打到半夜竟然伸出了五双手,而赢的人口袋里也装满了不少纸钱灰(烧给死者的冥币)。

而巷口左转就是上岸街,是通往温州轮船码头的必经之路。上岸街有一座东风医院,现在已改为中西医综合医院,搬到市区横渎去了。而再过去一段路就是东门涨桥头,那里是整个东门角最繁华的地段,因为有一个行前街菜场。

现在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温州一些老地方早已面目全非,而有些地名也早已名存实亡,这条具有悠久历名的中和巷在温州的城市地图中早已消失了,但在我的记忆里却依然记忆尤深。因为从童年、少年一直到青年,我都在那里度过。如果我今天不写些片言只语,估计再过几十年这条巷会在城市的记忆里永远消失,为了保存温州老地名的历史记忆,故写下这段文字,以作纪念。

来源:温州晚报

□周晓明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拜尔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