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既是新发展阶段温州的重大历史机遇,也是温州体育事业借势借力大发展、大提升的重要契机。体育是重要民生,也是阳光产业。作为全国唯一的社会力量办体育试点城市,全市体育系统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持“体育让生活更美好”理念,深刻领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内涵,推动体育工作全面融入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大局,奋力在打造全国体育改革标杆城市上先行示范。
一是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打造全国体育改革发展标杆城市。持续深化社会力量办体育改革,以数字化百姓健身房为重点,构建以全民健身地图2.0版、社会体育指导员上岗履职管理服务平台、国民体质检测服务平台、赛事活动等四大核心应用场景为主要内容的智慧体育服务体系。出台《关于深化社会力量办体育改革 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体育强市的实施意见》,持续形成具有温州辨识度的系统性突破性标志性改革成果。实施公共体育场馆提升计划,全面推进全市13家公共体育场馆智慧化建设。推进体育社团规范化、实体化、专业化建设,制订实施《温州市属体育社团扶持办法》《进一步加强市属体育社团党建和领导班子建设的指导意见》,筹建温州体育社团活动中心。
二是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制定新周期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完善全覆盖、均等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体育发展成果。加大体育现代化县(市、区)创建工作力度,到2025年,确保创成省级体育现代化县(市、区)3个,力争创建质量、通过数量走在全省前列。建成温州奥体中心二期工程、温州龙舟运动基地等重大体育设施,加快推进县级体育场馆建设,打造社区“十五分钟健身圈”。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探索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办好运动健康研究院、运动医学中心。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赛事活动,打造全民运动大会、职工运动会、社区运动会、民营企业家运动会和元旦健身跑、春节冬泳横渡瓯江、端午龙舟赛等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品牌。到2025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国民体质合格率达到94.5%以上,百姓健身房达到450个,数字化百姓健身房实现县(市、区)全覆盖。
三是加大后备人才培养力度,确保竞技体育走在前列。推进体教深度融合,提升与在温高校合作平台,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推进10个重点体育项目进校园,支持10所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立高水平运动队,持续举办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会。全力做好温籍运动员备战参赛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等重大赛事保障工作,争取优异成绩。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畅通社会竞技体育训练机构人才流动输送渠道。完善教练员培养、管理和激励保障机制,加大精英教练员、优秀教练员培养招引力度,争取更多教练员入选国家、省“双百培养工程计划”。充分发挥温州体育运动学校专业优势,注重体教融合、读训并重,努力实现“全国一流体校”建设目标。到2025年,全市新增市级社会竞技体育训练机构80家,创建国家级、省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5个以上,创建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省级20所以上、市级35所以上。
四是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落实《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与运营体育场所的意见》,着力解决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体育场所的制约因素。推出体育电子消费券惠民政策,支持公益性群众健身消费。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运动休闲乡镇、运动休闲基地、运动休闲综合体、体育旅游景点、步道、营地等体育设施建设。推动建设中国龙舟运动中心、全国水上(海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桃花岛冰雪运动中心二期等重大体育项目。打造温州市全域户外运动智慧信息平台,建立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场所数据库和经营性游泳场所信用评价体系。到2025年,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00亿元以上,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2.1%,体育产业对全市经济贡献度大幅提升。
五是办好亚运赛事,促进城市提质升级。紧抓温州举办亚运赛事的重大机遇,全力以赴做好筹办工作,既要办好一个会,更要提升一座城,既要办好“体育亚运”,更要办好“城市亚运”“品牌亚运”,提高城市能级,助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和国际化水平,使体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成为全社会的体育、人民的体育。编制实施体育赛事发展规划,完善体育赛事项目布局,争创体育赛事之城。继续办好长距离铁人三项世界杯、国际女子公路自行车赛、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对抗赛、全国体育舞蹈系列赛、全国国际式摔跤锦标赛等国际国内重大赛事,办好全运会龙舟比赛,申办龙舟世界杯,着力培育瓯江杯帆船赛、温州马拉松、温州龙舟赛、全民运动大会等自主IP品牌赛事。
六是着力提升体育文化,传播体育精神。推进奥林匹克精神、中华体育精神和新时代温州人精神有机融合,成为温州人共同富裕路上的宝贵精神财富。持续擦亮“中国龙舟名城”“全国游泳之乡”“全国武术之乡”等温州体育金名片,筹建温州龙舟博物馆、国际象棋博物馆、民俗体育博物馆,丰富提升温州体育史馆、武术博物馆,收集整理温州体育老照片等珍贵史料并结集出版。进一步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交流,发挥好温州体育记者联盟的作用。全方位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化与上海市虹口区、嘉定区和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在体育科研、人才培养、赛事组织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充分发挥世界温州人的优势,提升与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已有的合作交流,拓展新的合作领域。大力推动温州龙舟文化走出去,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贡献温州力量。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为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 贡献体育力量
作者:张志宏(温州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温州体育运动学校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