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新闻中心   ->   温州   ->   媒体专栏   ->   地理温州
客货船,炮舰,小火轮…清代繁忙的温州港仿佛是一个船舶博物馆
来源:温州网来源:2021-08-16 09:08:00

走进永川路9号,

入目是中西合璧的永川轮船局办公楼旧址。

作为我市仅存的近代航运遗存之一,

此处庭院静谧,

很难想象百余年前,

此间,

是门前院后的沸反盈天,

不远处,

洋轮鼓浪而来,

那是清代温州开埠后的 “一片繁华海上头”,

那是一派“邮路于今世界通”的港口气象。

1876年,温州港的历史转折

温州港历史悠久,于战国时出现雏形,一路起伏跌宕着就到了清朝。

清初,由于郑成功抗清力量的存在,清政府实施“海禁”“迁界”政策。此后,随着郑克塽降清、台湾归附,海禁开放,温州地区有三处被列入浙海关,并与日本保持密切的贸易往来。直至乾隆二十二年(1757),因社会、政治等复杂原因,清政府颁布“一口通商”政策,除广州外,包括温州港在内的沿海各港口悉数“闭关”。

△1877年瓯海关税务公署

清道光二十年(1840),英国政府发动了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地被辟为通商口岸,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光绪二年(1876)《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增辟温州、芜湖等四处通商口岸。翌年,温海关(选址在朔门城外大码道附近,英人好博逊为首任税务司,后改名为瓯海关)和英国领事馆(以江心屿浩然楼为临时馆址,18年后迁至东塔山西南麓新馆址,先后兼管德国、西班牙、奥匈帝国、瑞典等国在温侨民及港口管理工作)相继建立,《温州港港章》发布,温州正式开埠通商。

△清末温州地方官员和外国领事在瓯海关合影

事物均有两面,越是被围堵,越要打开通往世界的道路。瓯越绵延不息的历史中,1876年无疑是一个重要转折点,温州开埠,进入近代航运时代。

开埠后,洋轮、国轮鼓浪来

温州港通商伊始,便受到外国的极大重视。1877年4月,英籍商船、怡和洋行所属的318吨“康吉号”(Conguest)客货轮,自上海满载棉布等洋货驶抵温州港,为温州开埠后第一艘进港的外国商船。这艘洋轮正式开辟了上海—温州—福州航线,每两周航行一次,改变了此前木帆船“一统天下”的局面。

  △末,瓯江上的外国商船

 此后,各国洋轮频频进出温州港。如德国炮舰“赛克洛波”号、英国测量船“纳沙号”耗时数月对温州港航道进行测量,前者还制成海图;英籍新加坡甲板船“特克里”(Tekli)号抵温,开辟温州—香港—新加坡航线,为温州港开埠后最早的国际航线;清光绪十二年(1886),三艘夹板船从现在的马来西亚的槟城抵达温州港;新加坡6桅商船驶抵洞头岛文岙口停泊,中转货物……

晚晴瑞安籍剧作家洪炳文的诗句“和议初成海禁开,美欧互市擅雄财。自从瓯埠通商后,屡见洋轮鼓浪来”,形象描绘了当时社会的巨大变化。

  △晚清民国时,温州对外航线图

 清光绪四年(1878)年初,上海轮船招商局在温州北门外设立温州分局,初派“小广济”轮往来温沪线,后派324吨(或称322吨)“永宁号”客货轮来温,为温州开埠后第一艘进港国轮。随着海上航运业日益兴盛,温州港陆续开通与宁波、福州、厦门、汕头等沿海港口,南通、镇江等长江沿岸港口的航线。据此,洪炳文又写道:“沪上航通甬与瓯,椒江更复驶轮舟。双门早已开商埠,更见东门筑码头。”可见当时轮船往来频繁,内河外海俱相连通。

初改善,建造首座浮码头

甫一开始,温州港并无供轮船停靠的码头,到港轮船只能锚泊江中,依靠舢板船来接送旅客或过驳货物到岸,条件非常简陋。随着动力轮船频繁进出港口,兴建与之匹配的靠泊码头也被提上日程。

清光绪十年(1884),温州招商分局在北门外附近江边(今港务一号码头处)建造了温州港历史上第一座浮码头,即招商局码头,也就是后来的朔门一号码头,使港口设施有了初步的改善。

 该码头安装钢质趸船一只,长 166 英尺(50.6 米)、宽 27 英尺(8.23 米),可供大型轮船停靠、装卸货物。此后,温州港进出的船只日益增多,为了方便船只停靠,瓯江出海口沿岸先后建造了多座新式码头。

 

  △码头码道分布图

多影响,欧美商行接踵进驻

随着温州港的发展,国外贸易机构纷纷进驻温州,数量一度达到35家,可谓“瓯为海国,市半洋商”。

 较出名者如英国的英美烟草公司、卜内门公司、亚西亚石油公司、太古白糖公司,美国的美孚石油公司、德士古石油公司、美亚保险公司、南星颜料厂,法国的白礼士洋烛公司,德国的拜耳洋行,日本的乐洋堂百货店、三井木炭公司、义大洋行等。

  △位于北大街县后巷的美孚公司门面

 由此可见,温州的主要贸易伙伴由周边国家转变为欧美。据统计,温州港的进出口总额从1877年的263526海关两提高到1919年的4062117海关两,翻了十几倍,进出口贸易均显著增长。其中,进口洋货有棉布、煤油、颜料、糖类、玻璃、西药等,出口货物有茶叶、木材、纸伞、柑橘、烟叶、明矾、海产品等,茶叶为最大宗。

  △引自《中国旧海关史料(1859—1948)》

 

随着新航线的开辟和新奇事物的输入,温州社会的开放性逐步提高,温州人的国际意识也逐渐开启。“鹅眼青蚨错杂行,利权从此判虚盈。无端番饼分三品,圜法何由适重轻。”这首《竹枝词》道出了当时洋银(番饼)流入的状况,反映了温州自然经济模式逐步瓦解,慢慢被纳入世界经济体系。

民族兴,湖轮热闹塘河畔

随着各国洋轮驶来的,不仅是新奇洋货,还有堂而皇之的牟利倾销之心。这种“列强环逼,渔我航利”的局势激起了许多爱国绅商的义愤。

清光绪三十年(1904),孙诒让倡议:“振兴地方,输注文明,以开通道路,便利行旅为第一要义”,牵头永嘉、瑞安、平阳三县绅商集资创建东瓯通利公司。同年6月,孙诒让、项湘藻集资创办大新轮船股份公司,开近代瑞安水运企业之先河,租“湖广号”轮船经营航业,以飞云江为起点,行驶沪瑞间。因乘客很少,货运有限,半年租期届满即解约。

  △瓯江水系图

 项湘藻却没有气馁,两年后,也就是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他与兄弟项崧从上海购进小火轮“永瑞号”首航于温瑞塘河,开启了温州通航小火轮的新篇章。

 温瑞塘河亦称永瑞塘河,河网密布、容载量大,不仅是温瑞间水上运输大动脉,还是浙南内陆水运和瓯江、飞云江中上游山区腹地货物东运的主要通道。清初,载人运货依靠人力划桨的木船,如河厢、“尺四”、河鳗溜、“替船儿”等,船体小、速度慢,从温抵瑞要航行七至十小时。

  △温瑞塘河通航小火轮

 小火轮的出现带来了不同光景。据洪炳文《永嘉竹枝词?湖轮到瑞安》描述:“汽笛呜呜晓色寒,黑烟一缕向空盘。永宁门(小南门)外莲桥(双莲桥)畔,又有湖轮到瑞安。”这条航道北起温州小南门埠,南至瑞安东门埠,全长33.85公里。小火轮拖带两艘客货驳船,每次行驶仅四小时,运量、运速成倍提高,可谓“百里邮程一朝促”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宁波商人林希恒创立永川轮船公司(即后来的永川轮船局),安排“永川”轮驶行甬(宁波)瓯(温州)航线。图为永川轮船局旧址

 自从有了小火轮,不仅给百姓出行带来便捷,使温瑞两地商旅免受滞危之困,而且还使山区、农村大宗货物和大批洋货迅速运往温州和南北各县乡村,带动了地区贸易的兴旺。据说,当年小火轮每逢临近桥关或船埠头前都会礼节性鸣汽笛,给塘河沿岸带来阵阵喧哗,沿河客栈、商铺迅速开设,小南门一带更因此成为城区最繁华的黄金地段之一。

本文参考自以下书籍和文章——

《温州与海上丝绸之路》 金柏东 金丹霞

《温州港贸易的历史变迁》 滕宇鹏

《烟台条约——温州辟为商埠》 陈瑞赞

《国门屏障——温州设立海关》 黄兴龙

《汽笛鸣塘河——温州通航小火轮》 周田田

《近代温州开埠与温州海外移民》 徐华炳 刘凯奇

《近代温州的开埠和港口的演变》周厚才

来源:山水斗城

原标题:客货船,炮舰,小火轮…清代繁忙的温州港仿佛是一个船舶博物馆

编辑:陆珊珊|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