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学生开心“减负”,教师如何“减压”?委员支招建言

学生开心“减负”,教师如何“减压”?委员支招建言

温州网 2021-09-28 07:44:02

  温州网讯 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标志着“双减”政策正式落地。9月3日,《温州市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正式公开发布。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市各小学、初中均开设课后托管等服务项目。

  新学期,全市各校全面启动课后托管服务。据悉,此次课后服务项目包括放学后托管服务、初中晚自习服务、免费线上学习服务、暑期托管服务、配套就餐服务。其中,放学后托管服务要全面开设,初中晚自习服务要有序组织,免费线上学习服务要优化,暑期托管服务要普遍开展。

  课后托管服务开展状况如何?为家长、学生,以及教师,带来哪些体会和考验?学生开心“减负”,教师如何“减压”?本期《委员观察》邀请多位市政协委员建言支招,助力“双减”政策之下课后托管服务行稳致远。

  课后托管认可度较高,一阶段参与率高,二阶段较冷清

  今秋开学以来,全市大部分学校已开展校内课后托管服务,托管服务分两个阶段进行,采取“基本服务+拓展服务”的模式,分时段灵活实施。其中,第一阶段为基本托管,到17时15分左右,第二阶段为延时托管,到18时20分左右。基本服务包括看护、指导完成作业、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与答疑等;拓展服务是学生在校完成作业的基础上,设计劳动实践、科学探究、艺术体验、体育游戏等活动项目。

  记者从瓯海牛山实验学校了解到,目前,该校初中部学生全员参与晚自习学习,小学部也是接近全员学生参与课后一阶段托管,其中未参与的学生主要是有校外兴趣培训班的安排。参与课后二阶段托管的人数约30人,相较前期摸底的100多人,大有减少。据该校校长介绍,家中有人可接送孩子的,一般不选择二阶段托管服务。一开始报名参加二阶段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双职工家庭。下班后,父母将孩子接回家,时间主要集中在下午5点半,这也成为二阶段参加人数骤减的主要原因。

  此外,记者从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河第二小学了解到,此次开展的课后托管服务,得到了全校师生高度认可。除了个别学生,全校超95%的学生参与课后托管。此外,校内学生的家长超九成为区内企业员工,家长的下班时间集中在下午5点左右,与一阶段托管的时间具有较好契合度,进而选择二阶段托管的学生寥寥无几。

  无独有偶,在市区某小学,课后托管推行的第一天,全校参加二阶段托管的学生仅8名。据悉,第二天,该校取消了二阶段的课后托管服务工作。

  课后托管服务虽受热捧,但家长有焦虑,教师有压力

  近日,记者从一项针对“双减”政策下学校课后托管的问卷中了解到,九成家长满意校内课后托管服务,但焦虑仍在。作业辅导质量是否优质是近六成家长关注的焦点。不少家长表示,课后托管让其从孩子的作业辅导中解脱出来,但孩子学业考试的压力始终都在。

  随着年级段的上升,不少家长表示会为孩子报一些学科类的培训班。市民刘女士的孩子上小学三年级,她说:“在国内,大部分孩子还是要参加高考,小学巩固基础有一定必要性。校内课后托管应主抓学习,后期考试成绩不理想的话,对孩子、学校都是一种压力。”市民张女士的孩子读初中一年级,“双减”政策之下,孩子周末的课程补习班均取消。张女士表示,虽然周末学科培训被取消,但她担心可能出现“家教”等变相培训方式,并由此导致孩子学业上的落后,这让她有所忧虑。

  随着学校课后托管的推广,教师成为该项政策改革下的第一“冲击者”。除了平时课程教学等工作,课后托管一定程度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强度。在全市大部分学校,几乎全员教师参与课后托管工作。从早上7点,一直延续至下午6点,外加每天其他教学工作的收尾,每天超12小时的工作时间,让教师超负荷运转。据市区某校教师反映,课后托管服务开展以来,每天忙得连轴转,下班回家“收拾”好自己,便已扛不住一天高强度工作带来的疲惫。

  对大部分教师而言,课后托管让其疲倦感剧增,但教师工作不同于很多一般职业,老师课后还要为明天的教学做备课并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让部分教师感到力不从心,更是“压力山大”。

  除了家长和教师,对学生而言,较长时间的课后托管并不是非常受欢迎。据悉,课后长时间停留在校,对于部分低年级的学生是一种“考验”。因低年级学生课后作业不多,可能没办法在校多坐上两三个小时,甚至可能造成厌学情绪。

  委员观点

  市政协常委、温州市瓯礼文化研究中心理事长徐亮:

  吸纳社会力量,成立课后托管专属承接团队 利用课后托管契机,提升学科教学质量,加强素质教育

  “双减”政策之下,学校课后托管被广泛推广、普及。课后托管服务为家长解决孩子接送难题、课后作业辅导难关,为学生打造了丰富多样的课后学习生活,给家长和学生带来了 “减负”之效。但对于学校和教师而言,课后托管工作这一“新事物”,对他们带来极大挑战和考验。课后托管工作如何开展,做到“互利共赢”“尽善尽美”,建议如下:

  一是集社会力量,成立课后托管专职团队。课后托管服务的推行,学校和教师成为该项工作任务的直接承接方,但学校和教师的力量有限,应大力整合校外资源,参与课后托管工作,引入有资质的社会机构,邀请教育学、心理学、非遗传承等专业人士。此外,合理分配校内外资源,组建课后托管专职团队。

  二是抓牢课后托管契机,加强素质教育。当下,“五育”素质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除了抓好学科文化知识的学习,学生的身体、心理等方面的成长也至关重要。唯分数论的教育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带来较大心理、学习压力。“双减”政策背景下的课后托管工作,在学生完成作业的前提下,建议开展“大体育、大阅读、大艺术、大科普、大创客”,坚决防止将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补课,避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三是提升教学质量,完善课程教学和课后托管系统工程建设。“双减”政策的落实,重点是教学质量的提升,难点是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性化的辅导帮助。课后托管的开设,要以高质量的教学品质为前提,在保证孩子学习成绩同时,尽量提供丰富的课后托管课程,开展各类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学得开心,玩得尽兴。

  市政协委员、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教授徐克美:

  听取多方声音,盘活社会原有教育培训资源 做好机制保障,加强校内人员部署、工作管理

  “双减”政策落地后,实施校园课后托管“减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合力执行。目前,小学课后托管二阶段遇冷,教师负担重等现象较为普遍。课后托管现状与大家预期存在差距,主要是因为不同家长和学生的需求各有不同。如何让学校课后托管更大范围满足大众需求,我有三方面的建议。

  一是听取多方意见,统筹安排课后托管。建议有关监管部门对学校、家长以及学生等多方开展一线调研,了解各方需求和建议,从需求中提出问题,有针对性一一解决。

  二是引入社会服务,完善人员部署。对于在岗教师,建议实施弹性上下班工作制度,建立“机动”假期模式。同时,善用“政采云”平台,开展第三方服务招投标。此举不仅可以充实校园课后托管力量,还可以盘活因受“双减”政策影响无法正常运营或是停滞运营的培训机构资源,帮扶相关从业人员再次上岗,解决社会部分就业问题。

  三是做好经费保障,健全校内管理制度。对在岗教师以及社会从业人员,在经济上给予经费保障。同时,完善管理协调机制,建议校方安排相关人员与第三方服务方做好配合、组织和管理工作。此外,建议开设托管第二阶段的学校完善晚餐供应,确保有需要的师生可以及时就餐。

  市政协委员、龙港市政府教育专职督学陈广东:

  找问题,多角度帮扶,在互鉴互学中共进步 学校、家长及有关监管部门积极配合,凝聚课后服务合力

  “双减”政策的落地,减轻了学生作业负担,强化了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主阵地。全市多地课后托管工作开展初期,反响不一。政策初落地,有问题属于常态,有关监管部门、学校、家长等多方应合力作为,各司其职,优化实施,为此建议:

  首先,实时跟进了解动态,多角度提供支持。全市各监管部门加强前期工作调研,高频次开展深入性考察、走访,借助问卷调查等形式,实时跟进课后托管运行状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给予支持。例如增加财政支持,对参与课后服务的专兼职教师给予适当补助。

  其次,学校探索创新课后托管模式,互鉴互学。例如瓯海牛山实验学校与工商银行合作,开设财商教学课程,从小培养学生理财观。学校间可进行经验交流,实措借鉴,课程、人员等资源共享,探索形成温州特色的课后服务工作模式。

  最后,了解政策,不强求,不急功近利,做智慧型家长。面对“双减”政策带来的“减负”,家长应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和娱乐问题,视情况支持孩子参与校园课后托管,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不对“减负”一刀切,充分享受“双减”政策带来的“福利”,以导引者身份,承担孩子成长责任,做好孩子学习把控,以朋友心态,在劳逸结合中,陪伴孩子成长。

  来源:温州都市报

  原标题:学生开心“减负”,教师如何“减压”?市政协委员支招建言,助力“双减”政策之下课后托管服务行稳致远

  记者:陈巧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张湉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