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中西合璧 装饰齐全——温州民国时期的门台

中西合璧 装饰齐全——温州民国时期的门台

温州网 2021-09-29 10:10:58
这些门台,虽然不是很宏伟,但却装饰多样,形态多样,这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

白塔巷门台

矮凳桥胡宅门台

庄头前巷门台

温州至今仍有明、清、民国的老门台上千多座。这些门台,虽然不是很宏伟,但却装饰多样,形态多样,这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

门台,传统的有石结构,砖结构,木结构,砖木结构,还有混合结构。门台是一家一户的总通道,又是主人的“门面”,直接反映主人的社会地位、职业和经济水平。其高低大小、砖瓦材质、彩绘文字还直接反映主人的社会地位、职业和经济水平。大户人家的门台会建得高大一些,门楣上的雕刻也显得精致,有着典型的“雕梁画栋”技法,两边的文字绘画也与主人的身份相符。普通人家的门台则相对简单得多,只体现门台的端庄和秀美之风,绘画与文字都较简洁朴素。

清光绪二年(1876),温州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也带来了西式的建筑风格,这使得温州古城内的门台在装饰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特别是民国时期,古罗马拱顶、哥特式、古希腊山花及巴洛克风格门台频频出现;多立克柱式、爱奥尼亚柱式、科林斯柱式被广泛应用。从修饰的技术特点上看,门台的西式化、装饰多样化和因地取材大大提高。门台出现了中式、西式、中西合璧;石雕、砖雕、木雕、灰塑装饰形式齐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温州地区特有的灰塑工艺(砺灰或砺灰加黄泥)达到装饰水平的最高点,图案上有传统的梅兰菊竹四君子、松树柏木、桃满李挂、缠枝牡丹等等,飞禽瑞兽有龙、凤、麒麟、飞马、耕牛、福鹿、游鱼等等,人物上有各路神仙、戏曲人物,文字上有福、禄、寿、禧、诗词、对联等等,更有西式的钟表、徽章、罗马文字等等。

纯西式的如鹿城飞鹏巷陈宅的门台,为艺术装饰派风格,青石门楣,门内为六角半亭,三面木梁架,亭内为三角攒尖式天花,四坡筒瓦屋面,较为特别。

中西合璧的有鹿城沧河巷104弄5号林宅的门台,其位于围墙中轴线偏东,整体为巴洛克风格,青石门楣,上罩半圆形大门罩,门台背面砖砌仿木,上塑有精美雕刻,砖砌屋檐,勾头滴水;门台石英砂抹面;门台设三级石踏,左右弧形垂带用青石雕刻,造型朴实,曲线流畅。

鹿城沧河巷金宅的门台,其整体为巴洛克风格,呈“八”字形内凹,符合我们传统上讲的“内敛”形态,青石门框,上做有半圆形拱券大门罩,墙面为石英砂抹面,青石台基。鹿城蛟翔巷20号民居门台,其内凹,正立面具有西式巴洛克风格,整体用石英砂抹面,青石门框外砖砌半圆形大门罩,顶部为砖砌三角山花,门台上饰灰塑卷草纹;门台背面为传统的中式构造,门楣上有砖砌仿木单披屋檐,下有砖斗拱和梁架承托,山花背面灰塑有太阳纹饰和卷草纹;此门台为中西合璧的典范之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

鹿城矮凳桥路22弄2号胡宅的门台,其门台为砖砌巴洛克风格,两侧墙垛凸出两根方壁柱;柱间凹槽内灰塑花鸟图案,中央为对开门,柱里侧框内写有对联一副“厚德载物,和气致祥”;花岗岩门楣上设有字匾“紫气东来”;壁柱腰间与柱头均出砖线脚,柱头有垂花装饰;顶部中间为火焰状山花,开太阳花圆洞窗,环饰卷草纹;胡氏门台亦可为中西合璧的典范之作,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

鹿城山福朱下村徐宅的门台,带有巴洛克风格;门台分上、中、下三段,各段有横向砖线脚分隔;设青石门框,两侧为方壁柱,柱身灰塑对联一副“开门望山色,推窗闻溪声”;中段为匾式,中央为门额“东海之家”;上为涡卷山花,两侧立块状灰塑造型;门台两侧院墙低于门台高度,墙顶做成叠涩线脚。

此外,庄头前巷29号民居、白塔巷民居及岳宅等门台规模宏大,制作精致,充分反映了当时民间艺人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展艺的高超水平,完美展现了灰塑的精湛技艺,把宏伟壮观的场面、磅礴的气势与生动的细节统一在门台的装饰中。庄头前巷29号门台规整秀丽、精工细作。白塔巷民居门台气势磅礴恢宏,技艺高超。岳宅的门台集砖雕与灰塑之大成,几乎将所有吉祥动植物搬进了立面之上,其规模之大、品种之全、做工之精良,堪称一绝。

温州老城的这些老门台,充分反映了温州的地域特点,是历史文化的承载者和见证者,但近几年,很多老门台面临着被拆的命运。如何留住这些精美的老门台,好多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大胆尝试,地块拆迁老门台原址保留,作为公园的一景观,或房屋整体、门台进行异地搬迁,使得这些传统建筑肌理能够得到有效的延续。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中西合璧 装饰齐全——温州民国时期的门台

文/郭欣  图/林鸿麟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