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新闻中心   ->   温州   ->   媒体专栏   ->   温州人物   ->   文化人物
八旬老叟解码古汉语“活化石”:这种方言完整保留了“宋韵”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来源:2021-10-22 10:25:00

古调悠扬,唐音宋韵。翻开日前由商务印书馆发行的《温州话辞典》,传诵千年的宋代音韵跃然纸上。该书主编、浙江文史研究馆馆员沈克成介绍,“其实很多人不知,唐宋时期的方言随着宋室南渡,迁徙到了交通闭塞的浙东南,形成了现今的温州方言;换句话说,现在温州人说的方言语系,跟唐宋时期非常相似。”

作为温州知名的方言学家,沈克成已年过八旬,专注研究温州话近二十年。在他看来,有了这部辞典,晦涩难懂的温州方言将可传、可学;更让人欣慰的是,发端于唐,成熟于宋,饱含宋韵文化的温州话将被更多人关注、挖掘和发扬。

2021年9月30日《温州话辞典》首发面世当天,沈克成上台发言。

几乎每个字的古音都有迹可循

“恶魔的语言”“像讲天书”“难学又难懂”……听到各界对温州话的评价,沈克成倒是一脸欣然,“这也体现了其研究价值,古汉语的瑰宝”。

温州话整体语系形成有1500年左右,沈克成研究发现,温州方言的研究记录,应是从宋肇始。在《温州话辞典》里,有这样一个细节:每个汉字用国际音标注出温州话读音,标出直音外,还注有让人看不懂的六个字。以“温”字为例,标注着“影魂平臻合一”。

“这才是这部辞典的精髓。”沈克成翻开一部宋代字书《广韵》娓娓道来,“这六个字就表明该字古汉语意义,辞典里的大部分温州话音韵可以在千年前的《广韵》一书里找到出处。这也意味着,依据这部辞典,以后无论中国人还是世界各国的学人,只要具备音韵学常识,都可以准确地读出每个字的温州话发音。”

今年9月30日《温州话辞典》首发面世。拍友 张啸龙

温州话被称之为中国最难懂方言之一,这与历史变迁和地域特点紧密关联。“温州自古为越地,讲的是古越语,越语有音没有字,现今的温州话中还有不少越语的痕迹;后越败于楚,温州先民才接触到汉人,开始讲汉语,最初讲的是江东方言;温州地处浙江南端,说的是南吴语;又因地处浙闽交界,受闽语影响很大;更因为温州是个移民城市,以致于温州境内南腔北调,十里不同音。”沈克成说,较完整地保留宋代音韵,是因为旧时落后文化与先进文化的碰撞。

北宋末年,宋高宗带着一大批官僚士大夫乘船来到永嘉避难,直到金兵退去后才回到临安,但好多士大夫选择举家定居在世外桃源般的温州。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力,创立了独特的“耕读文化”,培养出大批科举进士,让温州迎来文化鼎盛期,也让宋代音韵融入了温州方言语系。

很多人也会奇怪,明明南宋朝廷在杭州,怎么反倒是与杭州话差异如此之大的温州方言,更接近唐宋期汉语。

“其实这也受地域影响,古时温州交通非常闭塞,山水阻隔,几乎还处于半蛮荒期,”沈克成解释说,当一种先进的文化跟一种落后的文化相撞时,相对落后的就会被同化掉,“这也恰恰说明,当时杭州的钱塘西湖文化已很发达,两种先进文化相遇,中原文化并没有把钱塘西湖文化‘吃掉’,而是互相融合。”

现在的杭州方言里含有很多官话,比如,“我、你、他”的人称复数,杭州话说“我们、你们、他们”。但温州话讲“我俫、你俫、渠俫”,保留了古语发音。“这也恰恰让我们更加重视温州话的发掘和整理,编好这部方言辞典,不仅利在当今,更是功在千秋,攸关子孙后代的文化传承。”沈克成说。

用温州话吟诵宋词更好听

作为保留最完整的宋代音韵,温州话又有哪些特点?翻看辞典,不难发现音标注音也很讲究。一个“人”字被标注出四种发音,一个“大”字也有四种发音,每个字后还附有很多词组。《温州话辞典》除了收录国家标准《通用规范汉字表》里的全部常用字、次常用字外,还收集了仅在温州话里使用的古字、俗字三百多个,并且每个字严格标出了其读音和出处。

“普通话只有四个调,温州话和唐宋音一样有八个调,即四声八调。温州话还完整保留了古汉语的全部浊音和入声。”沈克成说,这也是温州方言念起来文气十足、抑扬顿挫的原因。

沈克成授课分享温州话研究过程。本人供图

在编撰辞典前,沈克成曾撰写过《宋词入声韵赏析》等研究专著。他拿出书籍向记者解释,“你看,我们过去的古汉语是‘平上去入各分阴阳’,现在普通话只保留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像‘大厦’和‘大学’两个词,‘厦’和‘学’温州话都发音?o,但前者读阳去声,后者读阳入声,后者收音快,有促音尾,这样的入声读法,北方人是发不出来的。”

这也巧妙地跟历史不谋而合。沈克成说,现在的普通话,受“马背上民族”的影响,说话时要求叫得高、才能传得远,慢慢就放弃了相对低沉的浊音和相对短促的入声,“也就难怪有人说我们中国人讲话声音腔调高,爱大声喧哗,其实这跟语言习惯很有关系。”

正因为温州话完整保留宋代音韵“四声八调”、浊音和入声的特点,以及保留了古汉语“抑扬顿挫”的美妙韵律,因此,用温州话吟诵唐诗宋词,格外富有韵味。

但沈克成也袒露心声,温州方言虽然独特,但了解的人不多,现只有不到五百万人在讲温州方言,在我们十四亿人口当中,这个数字微乎其微。“这也让我们体会到编撰辞典的社会意义重大。”

把抢救整理温州话当成使命

“让温州方言走出去,也让更多在外温州人听到乡音,用乡音勾起乡愁,激发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2019年4月,沈克成欣然接受了《温州话辞典》的编撰任务,在此之前,他已经先后出版了《温州话》《温州话词语考释》《温州话字林》等专著十多部。

在辞典的编后记里,沈克成真挚写道:“这样的大工程靠我一个八旬老叟难以胜任,好在我有一批学生,组成了一个高效的编写班子。”沈克成还邀请数位温籍语言学大咖当顾问。凭借多年方言研究经验,沈克成带领团队花了两年半时间,每日伏案书桌,终于圆满完成了辞典任务。

回忆起温州方言研究,沈克成侃侃而谈,丝毫没有疲态倦容,“抢救整理温州话,成了我的夙愿和使命”。打开他的书柜,满满当当的方言著作。“2004年出版第一本关于温州话的书籍后,就一发而不可收。”沈克成说,“那时自己已经63岁,但在我看来,做研究,任何时候都不怕晚。”

由于专注做学问,沈克成在温州当地颇具名气。仅高中学历的他自学成才,自称“温州图书馆大学毕业”。90年代初,他发明了全国通用的汉字输入法“沈码”,名噪一时。后受到温籍著名语言学家郑张尚芳的感召,转而投入到温州方言的研究。

“辞典是一部综合性的工具书,参与编撰需要了解温州方言立体化的知识体系。”在沈克成心里,这是他为家乡做的一件有意义的事,“这部作品把温州话成体系地整理出来,希望能规范地交给后人使用、传承。一旦外国人看这部辞典都能学会温州话,我的心愿也就实现了。”

现在,沈克成仍笔耕不辍,还在撰写新的作品,《温州话的语流音变》刚刚写就,等待出版。“我们温州话富有魅力,古汉语成分非常多,词汇量也比现代汉语大得多,这是研究领域取之不竭的富矿。”他更希望,这份宋代音韵在历史的长河里能不断被后人传承沿用、源远流长。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原标题:八旬老叟解码古汉语“活化石”:这种方言完整保留了“宋韵”

记者 王艳琼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