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新闻中心   ->   温州   ->   媒体专栏   ->   温州人物   ->   文化人物
他用300多年老宅房梁斫出了一床古琴
来源:温州网来源:2022-01-13 08:32:00

 

程纪之在制作古琴

   温州网讯 幽幽竹林,靡靡琴音。走过一段石子铺就的山路,程纪之的工作室“溪山琴坊”就在竹林掩映间若隐若现。

  “在这里!”他探出头朝我们挥了挥手,“这地方确实有点偏。不过,做古琴还是需要清静一点。”眼前的这个人,就是斫琴师程纪之,从事古琴制作已有13年。

  斫琴、弹琴、教琴、自编教材、自书琴谱,他把生活的大小事都融入了古琴中。本期《风尚·有样》栏目带你走进斫琴师的日常。

  用300多年的房梁做琴

  十余年前,程纪之的父亲程坤荣在老家鹿城山福镇注册了“溪山琴坊”,从此,这里就成了程纪之制琴的一方天地。

  走进琴坊,只见锯子、木锉刀、刨刀等大大小小的工具铺满了工具桌。制作一床古琴,光木工工序就有几十道——选材、取样、开型、挖槽腹、审音、合琴、上配件……每一道工序都极为讲究,而且没有一定的规则。哪一道工序稍有马虎,就会直接影响到琴的质量。

  古琴,一般长三尺六寸五分,象征一年365天。制作古琴曰“斫”。古琴由琴面、琴底组成。一床古琴最重要的是音色,“一般来说,木材越老、越稳定,音质、音色效果就越好。”程纪之说。

  经由他手制出的古琴中,“惊雷”算是能叫得上名号的。“惊雷”用材是300多年的老杉料。2014年,适逢程纪之老家古宅拆迁,这座老宅建于乾隆年间,有着300多年历史。听闻老宅拆迁,他特意交代多留些老柱子老房梁。“经过时间检验的木头稳定性是最强的。”他说,但当他赶到时,很多大料已经成了柴火,最后,他只抢出了几根“整”料,用其中之一来制作“惊雷”的面板。

  “惊雷”是一床形似“人”的仲尼式古琴,在刚造好时,它没有名字,音色也不出众,但当它经过几次旅途颠簸运输后,琴声竟变得意外美妙,“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古琴。”于是,他把它命名为“惊雷”,在他镌刻琴名时,意外发生了,“惊雷”突然失声。不得已,他和同道一起又进行了一次大修,后又经几番修复,最后“惊雷”才拥有了悦耳音色。

  好琴是“修养”出来的

  “惊雷”的重生让程纪之改变了对古琴的理解,“从某种面上看,好琴是‘修养’出来的。”他说,之后,他给自己定下一个原则,做琴只做到琴的“壮年”。“过犹不及,物盛极则衰。琴音最好的状态应该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起伏,随弹琴人的心境、环境变化而变化。”他说,这一如他所感悟到的人生道理。

  在制琴前,程纪之是企事业单位一名员工,昼夜颠倒的工作曾让他一度对身体产生担忧,于是,他毅然放下一半的工作,投入袅袅古琴声中。童年时期,他曾对古琴心生向往,金庸笔下的《笑傲江湖》是他对古琴着迷的开端。故事中,令狐冲“于音律一窍不通”,学得几遍,竟然弹奏出“青天一碧、万里无云”的气象。那时候,他对古琴充满了向往。

  而真正学琴是在2004年,因为最初学琴时买的琴又贵又不顺手,他动了自己制琴的念头。当中学退休老师、爱好人文历史的父亲知会他的想法后注册了“溪山琴坊”,后又在周边种了很多青桐树和漆树,之后,程纪之就自己开始钻研制琴,逐渐上道。

  他会为遇到一块好木头而兴奋好几天,也会为如何处理木头苦恼良久。曾经,他在永嘉枫林遇到过几块800多年的木材,但因蜂孔太多太密,第一次制琴失败,后来他便一直钻研打磨,日复一日。

  赴天南地北测试琴音

  每制作一床琴都需要通过测试,程纪之有个独特的习惯,抱琴走四方。为了测试琴音,他抱琴到过天南地北,高到青藏高原、冷到北国雪地、热到南洋西港,也曾远寄琴到法国荷兰养护。

  他曾为儿子制了一床“图南”琴,琴做好后,他抱着去过柬埔寨的金边、吴哥等地。炎炎烈日,抱着琴出游,难免会迎来周边人的好奇,他说,长途跋涉,湿润各异,琴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在潮湿的港湾旁,琴声是清润的,阵阵海风边,琴声是飘逸的,而在干燥气候中,琴声又是焦躁的。“空气的湿度不一样,琴声的音色也会有差异,这就是妙音所在。”程纪之说。

  每制一床琴最少要经过两年时间,包括后期调音、磨合等各道工序。在制琴之余,他还致力于传播温州古琴文化。早在温州南北朝时期,便盛产梧桐,梧桐是制作古琴的重要材料,而历史上温州本土就出现了很多制琴高手,比如最负盛名的刘伯温,现藏故宫博物院的“蕉林听雨琴”就是刘伯温创制的。还有南宋的郭楚望、清代马兰笙等等,都在温州古琴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2年夏天,程纪之开始整理永嘉琴学源流,遍地寻访梳理琴学史,包括温州琴道先贤的故事,他都一一记录存档,他和同道还筹备了“东嘉琴社”普及古琴,从60后到90后,从医生、警察到公务员,来琴社体验者遍及各行各业。“弹琴重要的不是技术。擅通音律者,得心,应让身心与琴融为一体。”他说。

  此外,他还办了古琴公益班,为爱好古琴者传道授业。“弹一弹古琴,放下生活的焦虑,颐养身心,一桩美事也。”程纪之说。

  来源:温州晚报

  原标题:他用300多年老宅房梁 斫出了一床古琴

  记者: 薛样洋/文

  张啸龙/摄

编辑:鲍苗苗|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