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新闻中心   ->   温州   ->   媒体专栏   ->   温州人物   ->   文化人物
从“刀马旦”到沪上戏曲领头雁——谷好好
来源:温州网来源:2022-01-13 11:12:00

她是舞台上

武艺高强的刀马旦

她天生有着不服输的倔强

她坚守昆曲阵地三十余年

带领上海戏曲开辟新天

瓯越之华·名家名片——

谷好好,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上海昆剧团团长,上海市戏剧家协会第八届主席。谷好好自13岁年那年从温州少年艺术学校考入上海戏曲学校那天起,就以昆曲事业为自己毕生追求,她刻苦倾情投入,全面继承了昆曲武旦、刀马旦的表演技巧,享有“百变刀马”的美誉,先后凭借《红泥关》获得文华表演奖、凭借《一片桃花红》和《扈家庄》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凭借昆剧《五子登科——谷好好专场》获得“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2013年,谷好好在表演艺术高峰时期接过组织交付的重担,出任管理岗位,秉承“出人出戏出影响力”的宗旨,身兼传承创作、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推广发展等多项任务,为上海乃至整个华东地区的戏曲振兴和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近20年来,昆剧有序传承,经典不断,做到了‘自有后来人’。跨越百年,昆剧守正创新的精神没有丢,始终给观众带来惊喜。”这是谷好好在2021年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的话。

从那个舞台上拼了命的刀马旦,到今天上海戏曲界第一“掌门人”,谷好好的每一步都走得极其艰难而坚定。她是昆曲“落寞时代”的亲历者,也是缔造昆曲“最美时代”的参与者,如果说,最初她选择昆曲,是为了生存、生活,那么到今天,昆曲于她,早已成为比生命更为重要的信念。

相比于当年的“戏痴”“拼命三娘”,今天的谷好好肩上担子更重,也更忙碌,她忙得连接受记者采访也是见缝插针。她总觉得自己时间不够用,所以说话语速极快,但清晰有力。最近两年,疫情反复,给各行各业的打击都不小,原本就不景气的戏曲市场更加雪上加霜。但谷好好迎难而上,在过去的两年里,她亲自粉墨登场,开抖音,带领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六大院团云端突围,云看戏、网上演唱会、连线戏迷、云课程等等,甚至她还以乡情说服舞蹈家黄豆豆,组成“好豆组合”,尝试昆曲与舞蹈的跨界合作,搅热了受疫情影响沉寂了许久的演艺市场,收获了诸多新的粉丝。在谷好好的连续“折腾”下,上海戏曲竟然创下了21万观众线上观看演出的纪录。同时,她还不忘提携家乡温州的剧团,先后帮助温州瓯剧和温州越剧走上了上海的舞台和“云端”。

从舞蹈幼苗到昆曲刀马旦

温州少年艺术学校的老校长池渌依然清晰地记得当年招收谷好好进少艺校的情形:“个子是瘦小的,但很有灵气,很能吃苦。”1986年,年仅13岁的谷好好考到上海戏曲学校,开始了昆曲的学习。

“吃不饱的谷好好,练不死的谷好好”,这是上海戏曲学校里流传很广的一句话。学戏第六年,谷好好从闺门旦改拜“武旦皇后”王芝泉转入刀马旦。刀马旦是需要“武功”的,因为有在少艺校时打下的舞蹈功底伴身,谷好好攻刀马旦有一定的优势。因为这个优势,谷好好练起“刀马武功”更拼、更狠。到底有多拼?夏天天气炎热,老师关掉唯一的电风扇,谷好好穿上层层戏衣,戴上盔帽,拿着马鞭,一遍遍跑圆场,一遍遍唱做念打,汗流浃背不说,还闷得人简直透不过气来!吐过、哭过,谷好好咬咬牙都挺了过来。回忆起当年学戏的经历,谷好好笑称“那是扒了层皮的历练和成长”。

一出《昭君出塞》,谷好好就是经历了这样魔鬼般的训练,她终于将“马上昭君”一步三回头对故国的眷恋,深情演绎。扎实的武戏有力地承托住人物真挚的情感,从此,《昭君出塞》成为谷好好的代表作,也成为上昆经典保留戏。

紧接着,谷好好系统地学习了王芝泉的《挡马》《借扇》《扈家庄》《盗仙草》等戏。学戏苦,但更苦涩的是没有观众、没有演出,整个行业处境困苦。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昆剧舞台落寞,谷好好一度怀疑自己选错了行:“昆剧的未来是什么,我们要坚守的是什么,前途一片茫然。是国家对昆剧传承的高度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持续投入,给了我们满满的信心。”

2001年5月20日,对谷好好来说,是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她成为上海昆剧团第一位举办个人专场的青年演员。巧合的是,这一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宣布昆曲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而这个消息在上海正式公布刚好是5月20日。

2007年,谷好好凭借传统戏《扈家庄》和新编昆剧大戏《一片桃花红》,成功摘取第23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尤其排演《一片桃花红》,在剧团资金紧缺的窘况下,谷好好首次展露了温州人的“商业天赋”,通过商业运作筹集排戏资金,并将《一片桃花红》的广告做到了人流密集的上海地铁站。

《一片桃花红》的成功,为上海昆剧团赢得了社会和经济双重收益,也为谷好好后来的转型打下了基础。

担任领导职位挑起振兴戏曲重担

2009年,谷好好承担起剧团管理工作,2013年,她正式担任上海昆剧团团长。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对谷好好本人而言,她需要在舞台生命的黄金时期,把工作重心转移到舞台之下的管理业务中。“虽然这是个风口浪尖的位置,你怎么做都似乎是有错,很难做得好。昆曲给予我、改变了我的一切,是上海昆剧团培养滋养了我,我应该担当起责任来,尽全力对昆剧‘报恩’。”谷好好天生有着刀马旦不服输的劲儿,“何况我是温州人,温州人天生有开拓市场的敏感和担当。”谷好好如是说。

2015年,上海出台“一团一策”政策。上海昆剧团在全国首推“学馆制”模式培养年轻人,即青年演员进团5年,100出折子戏和10台大戏为他们打下扎实的基本功。上海昆剧团的夏季集训已坚持11年,每年8月,室内练功房40多摄氏度,关空调练筋骨,浑身湿透汗淋淋,谷好好都会亲自上阵,身体力行地向青年演员诠释“戏曲人的青春正是用汗水和泪水浇灌而成”。

“我们希望戏曲人才越来越年轻。这是昆剧的新生命、新活力、新希望。”作为一名投身昆剧事业35年的“昆三班”学员,谷好好的心里总紧绷着“传承”和“创新”两根弦:“一刻也不能歇。回想我们走过的路,我们与昆剧早已是生死之交,不惧风雨。”

2016年,谷好好受命担任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中心所属京剧、昆剧、沪剧、越剧、淮剧、评弹等六家全国知名国有戏曲院团,还包括戏曲专业大剧场宛平剧场及长江剧场。怎样发挥各院团的亮点、特色,打好“京昆沪越淮评”组合拳,探索一条有上海戏曲特色、协调并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谷好好面临的新课题。

对于戏曲未来,谷好好有着清晰的思路:艺术应该和生活紧密相连。对昆剧而言,不能因为是非遗文化、国家有政策扶持,就有一种优越感,一味指望国家养着,更要考虑如何让古老的剧种走得更有活力,更有朝气。谷好好始终认为,“守正创新”,探索戏曲在新时期下的发展之路,就是培养人才、打造经典剧目、创建口碑品牌,让戏曲在新时代迸发出澎湃的生命力。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庆祝建党百年,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创作了一系列红色题材、现实题材新作,有7部入选重点文艺创作项目,分别是京剧《换人间》《红色特工》,昆剧《自有后来人》,沪剧《一号机密》《陈毅在上海》,越剧现代戏《山海情深》和都市新淮剧《寒梅》。此外,京剧《智取威虎山》《杜鹃山》、沪剧《江姐》《芦荡火种》、越剧《家》、评弹《王孝和》等经典复排也受到观众的欢迎;还有越剧《好八连》、评弹《战·无硝烟》也在创作之中。

2021年也是昆剧传习所成立100周年,是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入选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周年。距“刀马旦谷好好举办首个个人专场,刚好也是20周年。这一年,上海昆剧团成立43年来创排的第一部大型革命现代昆剧《自有后来人》在上海大剧院首演;伴随上海昆剧团青年演员带来的《牡丹亭》《长生殿》,该团和上海艺术研究中心、大世界联手推出的《水磨传韵 源远流长——昆剧传字辈百年纪念展》拉开帷幕……

在谷好好的带领下,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以演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动戏曲演艺生态的发展,上海的“戏码头”呈现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丰富、精彩。谷好好预计2021至2022年的演出季,中心各院团仅在演艺大世界区域内的专业剧场演出场次就会达450场左右,观众平均1.2天就能看到一场戏曲演出。

2021年12月30日,在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成立十周年的讲话中,谷好好这样总结:“……我们坚持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在守正创新中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时代精神,不仅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多样化追求,促进了戏曲百花园的竞秀芬芳,提升了戏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化保护与传承发展水平,还打造了立足本市、联动长三角、面向全国的优质品牌活动,推动了戏曲电影艺术的传播,并积极探索文旅融合、数字化发展路径,努力为戏曲事业的发展开辟新天地……”家乡温州是“南戏故里”,为丰富上海的“戏码头”,也为了促进上海“戏码头”和“南戏故里”交流,谷好好还向温州瓯剧、温州越剧伸出橄榄枝,为有着八百年历史的南戏创造更多“走出去”的机会,让南戏也不时地唱到上海的“戏码头”。

2020年,谷好好应邀携拿手武戏《扈家庄》选段再次亮相央视春晚。“台上短暂的一分钟,让世界看到昆曲载歌载舞的精彩,台下几十年的苦与累都成了过眼云烟。”近几年,央视春晚戏曲节目连续有上海演员登台,作为上海戏曲艺术中心的掌门人,这让谷好好相当自豪:“这是上海戏曲艺术傲人成果的体现。”

来源:看温州客户端

原标题:从“刀马旦”到沪上戏曲领头雁——谷好好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