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起,温州进入“两会时间”。在4月9日开幕的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

给年轻人一个爱上温州的理由

王丹容2022-04-10 12:20:00

  青年发展型城市,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创新“如鱼得水”、人才“如鸟归林”、青年“近悦远来”……“两会”会场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如是期许。

  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聚焦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未来的温州,将打造适应人才需求的高品质城市环境和生活场景,吸引更多创新人才与温州共成长,打响“来温州·创未来”品牌。

  城市、青年、未来,这几个词连在一起,破屏而来的是,青春的气质、飞扬的活力、希望的梦想。不难发现,让城市更有活力、更具潜力、更添创新力,是“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初衷。

  青年因城市而“创”,城市因青年而新。温州,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先行地,换种视角来看,也是观察温州乃至中国青年成长的一个窗口。回望那些“春天的故事”:19岁的待业女青年章华妹卖着纽扣,拿到了中国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21岁的南存辉,从抵押老屋贷款5万元开始,一路带着“正泰”成为电器行业巨头……不夸张地说,改革开放初期,温州青年创造的每一个“第一”,都会在中国立起改革的样本;温州青年每一次挣脱观念的束缚,都会在社会形成思想破冰。那个年代,“春天的故事”,让温州青年乃至中国青年热血沸腾。40多年来,创业创新的因子,在温州这座城市里激荡,也在温州每代青年基因里激荡。一座城、一群人,青年与温州一道成长、相互成全,清晰而深刻地影响着城市的未来。

  故事,总是永续常新。

  时光慢慢流转,曾几何时,伴着本土企业外流,温州出现本地大学生“出去一火车、回来一卡车”净流出的尴尬。这几年,温州迭代升级人才新政40条,人才流向实现逆转。2021年,温州首次进入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百强榜单前三十。此番,政府工作报告首提“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可见政府对创新活力、对青年人才的热切。这种热切,流露在字里行间——让明天的温州,“成为一座创新经济强、市场主体强、青年人才强的活力之城”。

  目标指向十分清晰。那么,很多人也许会叩问,温州拿什么去吸引年轻人?

  引力,在于有情感共鸣的场景和能量。这种场景和能量,包括创业友好、就业友好、成长友好、生活友好、人文友好,包括政府在产业引才、平台聚才、生态留才等层面的温度与力度。我们看到,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借青科会之力,乘“峰”而上引育创新人才,“美美与共”汇聚高端人才,去年各项招引人才指标均创历史最佳。这些,佐证着筑巢引凤的“温度”和“力度”,也厚植成温州未来增强青年“引力”的现实基础。

  更具体地看,引力,是发展前景的“磁力”,是发展环境的“魅力”,更是发展平台的“实力”。细听政府工作报告,可窥见温州发力的方向:育产业,“大力培育新生代新经济”,让年轻创客们布局产业新赛道、点燃创富新梦想;育生态,“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创新孵化体系”,让更多青年“创在温州”、创出“年轻态”;育环境,“打造适应人才需求的高品质城市环境和生活场景”,让已来的青年人才安心、踏实,让还未来的年轻人心动、向往……这些着力点,在报告中皆有清晰的导向和明确的路径。只要精准落地,不久的将来,相信更多的青年会遇见更好的温州。

  有城市的美好,方有青年的精彩。对于温州来说,让青年安居乐业,让温商“青蓝接力”,决定着这座城市未来的方向。只有让青年的创意蓬勃而生、让青年的创新恣意而长、让青年的创业多元而丰,青年才会与温州一起拔节生长,才会回馈温州无限的可能。基于此,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谋的是温州的当下也是温州的未来,既需要高瞻远瞩的“千里眼”,更呼唤细致入微的“绣花功”。

  青年会改变一座城市的气质。电池新势力奔涌向前,曹辉带着瑞浦能源成为浪尖耀眼的“C位”;青年科学家苏建忠,扎根温州实现从数学到医学大数据的跨界研究、培育未来的“医学科学家”……青年的理想与情怀,决定着城市的格局;青年自己创造的文化,又会在不经意间积淀成爱上温州的理由。

  “是温州和温州人精神给了我创业的基因。”新生代温商方毅,笑言“做数字海洋中的鲸鱼”,带着“每日互动”游到温州;

  “看到它的青墙黛瓦,那么美,那么好,我更挪不动脚步了。”谢怿雪,从北京律所合伙人转身回家,做了乡村生活运营者……

  这是一场青年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今天的温州——

  用一座城市的梦想呼唤青年!

监制:阮周琳|编辑:叶双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