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整改提升推进会,对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整改提升行动进行再部署、再推动,动员全市上下深化“迎亚运·讲文明·提品质”大会战,以最优城市环境品质喜迎亚运会。

亚运渐近,文明勿“掉线”

王丹容2022-04-17 18:41:00

  文明创建,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现在,却又不得不谈。

  杭州亚运会渐行渐近,作为分赛区的温州进入“亚运时间”。全情“迎亚运”,就意味着,全民“讲文明”。

  “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这是很多城市行之有效的经验,也是960万温州人民对承办亚运会赛事的一大期待。“迎亚运”,我们所迎接的,不仅是一场场赛事,更是城市形象的展示、城市环境的打造、城市品质的提升,是城市侧和赛事侧的一体推进。因此,“迎亚运”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张综合考卷。要拿到“迎亚运”这场考试的高分,关键得分点在于以亚运会为杠杆,深化城市文明创建,进而深刻革新温州整座城市面貌。

  于众多温州人而言,对“文明创建”这件事有着特别深的感触。从2000年到2014年,温州历经14载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几多艰辛,实属不易。创成后的这些年,文明创建持续提升着温州城市形象,但对标外地城市,温州文明创建水平还有差距。无论是在最近媒体持续开设的迎亚运监督曝光栏目中,还是在“我向政府工作献一策”活动中,不少市民都对不文明现象进行“拍砖”。公园绿化缺株死株、背街小巷整治“老大难”、亚运场馆周边有垃圾倾倒……这些问题,绝非现代化都市之样,更不是举办国际大赛的迎宾之礼。倘若不拿出如坐针毡的紧迫感、立即上紧“发条”整治到位,那必是“用心良苦却成空”——“迎亚运”,一旦文明“掉线”,就会“出洋相”。

  讲文明,首在真刀真枪“治乱”。

  这几天,网络上传播的短视频《人世间“温州版”》,聚焦城中村乱象。就像歌中所唱“草木会发芽,城市会长大”,城市“长大”的过程中,总有很多顽疾乱象在羁绊:小广告乱贴乱画、空中管线乱拉乱挂、污水垃圾乱泼乱倒、共享单车乱停乱放、违法建筑乱搭乱建……市容市貌的难点痛点,始终是文明创建的“硬骨头”。

  不破则不立。“硬骨头”之硬,硬在顽固性、典型性和复杂性,非攻坚克难、协同作战、持续发力不可解决。啃下“硬骨头”,需要自断退路、背水一战,需要绣花工夫的精细化、综合治理的系统性。眼下,疫情防控任务重,基层压力大。任务越是繁重,越是考验着我们的责任和担当。我们要统筹疫情防控和文明创建,坚决挑好担子、压实责任,全面掀起“治乱风暴”,全力消除乱点、盲点、堵点,推动城市环境实现“脱胎换骨”。

  “治乱”,要破旧立新;“治本”,要革故鼎新。

  文明创建带来变化的,不仅仅是城市容貌的表象,更有城市治理的内在机理。这种内在机理,包含着点线面结合、清单化推进、闭环化管理的工作逻辑,也蕴含着从“事”到“制”“治”“智”的治理逻辑。

  从整治整改看,“治本”,有赖于精细与长效。12个专项整治整改提升行动,都需要“有任务清单、有目标时间、有督查通报、有整改反馈、有长效机制”;从城市治理看,“治本”,更着眼于精密与智慧。要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在环境整治、交通运行等各项工作中,以“数”研判,用“智”决策,全面提升城市绿化、洁化、净化、序化、美化、亮化、文化、国际化水平,实现城市“内外兼修”。

  文明,从来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实践中一点点形成的。它要靠一座城本身的努力,依赖于每位市民的共建共享共创。这种共建共享共创的力量,来源于城市的每一个细节,是一次文明的停车、一次垃圾的分类,是一个善意的微笑、一点一滴的市民文明行为……个体的文明习惯、文明素养,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其养成是润物无声、滴水石穿的过程。而这,或许是大家热衷老生常谈“讲文明”的初衷所在。

  “文明尚未结束,它还在形成之中。”诚如社会学家而言,文明是城市发展的必需品,一如阳光雨露。文明创建,虽是老生常谈,却需常做常新、推陈出新。唯此,才能重塑城市的内在基因、才能立起城市的“精气神”,才能推开亚运会“这扇窗”向世界展示温州。

  温州好,别是一乾坤;温州美,最美在文明。

  “迎亚运·讲文明·提品质”,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必须马不停蹄、争分夺秒。

  温州,期待蜕变!

监制:阮周琳|编辑:叶双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