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湖北日报:连破三项世界纪录——记温州瓯江北口大桥的湖北建设者

湖北日报:连破三项世界纪录——记温州瓯江北口大桥的湖北建设者

湖北日报 2022-05-27 16:14:50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辉 通讯员 曹雪 王梦宇

5月27日,由在鄂央企中铁大桥院设计、监理及健康监测的温州瓯江北口大桥建成通车,参建设计师李恒满面笑容,作为湖北的一名工程师,能在浙江参建世界首座三塔四跨双层钢桁梁悬索桥,他感到十分自豪。

北口大桥建成通车,标志着连接粤闽浙三省的甬莞高速公路全线通车。

中铁大桥院副总工程师万田保介绍,该桥拥有“世界首座三塔四跨双层钢桁梁悬索桥”“世界首次在多塔连跨采用大刚度混凝土中塔”“世界首例强潮河口深厚软土超大沉井”三个世界级首创,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技术难度最大、建造工艺最为复杂的桥梁之一。

可抵御17级台风

中铁大桥院第二设计院主任工程师李恒,自2014年上半年开始参与瓯江北口大桥设计。谈起这座桥,他印象最为深刻的即是“初步设计,即成最终方案”,这在整个行业里,实为鲜见。

在初步设计阶段,中铁大桥院主要负责钢桁梁方案研究工作。参加工作仅四年的李恒,被安排负责大桥结构整体计算和上结构设计(主塔、钢梁、缆索系统)环节。

大桥地处瓯江入海口,面对航空限高、通航净空等诸多外部限制条件。在高宗余院士和副总工万田保的帮助和支持下,李恒和团队大胆设想,小心求证,创新提出了“三塔四跨双层钢桁梁悬索桥”的主桥设计方案——由此开创了瓯江北口大桥第一项“世界第一”,将跨度要大、主塔要矮两个相互制约的技术指标做到了极致,满足3万吨级集装箱船舶单孔双向通行。

由于瓯江北口大桥处于入海口区域,海洋环境对钢结构腐蚀性较强,混凝土塔耐久性和抗腐蚀性相比钢结构更好。李恒和团队不断地技术攻关和研究创新,在主桥中塔设计方案中,采用A形框架混凝土中塔结构——也由此开创了瓯江北口大桥第二项“世界第一”。根据设计,大桥至少可抵御17级台风。

桥梁“技术指挥官”

2016年下半年,瓯江北口大桥建设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中铁大桥院开始负责中塔沉井、北锚碇以及钢桁梁的设计工作,并负责双层钢桁梁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也同时担任大桥BKJL-01标和BKJL-03标的施工监理。

在此阶段,中铁大桥院咨询监理公司副总工程师叶建良也被派往该项目,全面负责大桥监理工作。

瓯江北口大桥沉井,所处的地质为深厚淤泥层,软土层厚度达40余米,而沉井基础规模却约等于9个标准篮球场,20层楼高,仅中塔钢壳沉井重量就达到1.8万吨。沉井下沉过程,就如同把一座巨型“秤砣”,稳固在一块“豆腐”或“奶油蛋糕”中一样。除此之外,沉井过程还要经历2个完整台风期,施工难度远超预期。

叶建良率监理团队和参建各方一起迎难而上,在如何调整下沉姿态、如何提高出泥效率、如何优化施工方案等关键问题上一起帮着施工单位出谋划策、反复推敲,创造性的提出采用钻机搅散井孔内淤泥质黏土,并结合空气吸泥机取土,大大提高了沉井井孔内取土效率,最终使中塔沉井安全下沉到位,成为了强潮河口深厚软土地层中修建超大型沉井基础的首例——开创了瓯江北口大桥第三项“世界第一”。

即便是工程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叶建良仍不敢有一丝懈怠和侥幸,因为他心里清楚:存梁高支架拆除、猫道拆除等拆除工作的安全风险依然很高,容不得丝毫马虎。也正因此,使他成为了瓯江北口大桥项目里大家公认的“技术指挥官”。

“私人医生”守护安全

瓯江北口大桥健康监测系统项目,由中铁大桥院桥隧公司负责。健康监测项目合同签订后,桥隧公司曹建鹏加入项目组,负责整个项目生产统筹工作,主要包括系统深化设计、硬件设备采购、现场安装调试、监测系统开发、数据处理分析、系统维护等。

曹建鹏介绍,在系统深化设计方面,大桥健康监测系统覆盖4个监测类型,包含环境风荷载、环境温湿度、地震、结构温度、结构应力、空间变位、吊索索力、索股索力、索夹螺杆张力、索夹滑移、支座位移、主梁挠度、动力特性、锚碇不均匀沉降、视频监控等,全桥共计353个监测测点。系统设立3个数据采集站和1个监控中心。结合大桥运营环境和结构特点,区别于既往悬索桥监测系统,该系统从加强桥位处风荷载的监测,关注悬索桥索夹滑移及短吊索运营状态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监测与分析。

桥梁健康监测协调,是一个需要结构、机电、软件等多专业融合、协同工作的系统性工程,本桥系统庞大、监测内容丰富、软件架构复杂、工期紧、强度大。大桥通车前一个月,为了加快进度,克服桥上交叉作业、多点施工、恶劣天气的影响,曹建鹏和同事们的午饭和晚饭基本都是在桥上解决。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