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对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市委常委会会议强调以超常规举措稳住经济大盘,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各级干部走企业、进车间、问需求、解难题,努力推动各项惠企纾困政策落地见效。

稳住大盘,跑赢困难

王丹容2022-05-29 20:33:00

  温州五马街 管新民/摄

  一个“稳”字,牵动全社会的心。

  稳住经济大盘,是“国之大者”,是“民之大计”。

  于党委政府而言,稳住,是目标,更是责任。 

  于广大企业而言,稳住,背后藏着时艰下的忧与思。

  眼下,不少市场主体十分困难。产业链供应链遭遇堵点、聚集性消费活动受限、重点群体就业难度增加……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叠加“两大变量”,各种难题相互交织,企业发展如逆水行舟。

  助企纾困,成了稳住经济大盘的重中之重。本周,无论是市委市政府大小会议还是主要领导走访企业,首要强调的就是“全面推动各项惠企纾困政策落地见效,确保政策落到实处、企业得到实惠”。

  从中央到地方,频而有序出台的一揽子政策措施,释放出着力稳定经济的强烈信号。近期,国务院六方面33条政策、省八方面38条政策以及我市两个“温30条”政策,志在助企纾困上发挥更大政策效应。这些政策清单聚非常之力、行非常之策,皆是“对症下药”,拿出“真金白银”,形成减负纾困“组合拳”。

  这些政策能否真正体现价值、彰显温度,关键在于能否让政策落地见效、跑赢困难。对一座城市而言,这不仅影响甚至决定着一些企业的发展前途,也影响着城市的营商环境。对不少企业来说,这更是事关生死的“雪中炭”,尤显迫切、尤为重要。

  让政策跑在困难前头,兵贵神速。

  好政策要有好落实。推动政策落实、力保微观主体,市委市政府一直坚持的是,政策的集成、协同、高效和直达。一系列政策集成协同、超前发力打出的“提前量”,需要在高效、直达中转化为提振市场主体信心的“强心剂”。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温州聚焦企业现实困难,按照“全面顶格、能出尽出、精准高效”原则,真金白银地投入,真心实意地扶持,推动助企纾困政策早兑快兑。截至5月初,我市兑现减免缓缴各类资金122.7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倍。眼下,各类退税减税降费、金融信贷支持、租金减免缓缴等政策,从稳住产业链条、服务小微实体、稳定社会就业,每一层级都要细化叠加、向下传导,实现直达快享、应享易享、应享尽享,确保真金白银落到企业口袋,从而让政府和市场形成一股迎难而上、向上生长的强大合力。

  助企纾困,贵在“快”、贵在“准”——发力速度要快,方能解燃眉之急;帮扶纾困要准,方能让企业吃下“定心丸”。

  近期,浙江大学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减免税费、减免社保费、降低原材料价格三项最受企业关注。企业发展的关切,有共性也存个性,其诉求千差万别,助企纾困政策不可能“一药治百病”。能否充分精准把握市场主体的需求和痛点,并给予针对性的回应和支持,这是政策发挥效应的关键所在,亦是反复强调“精准帮扶”的要义所在。要做到分类施策、精准滴灌,就要围绕供应链、要素链、产业链、价值链,及时发现需求“缺口”、切实掌握供给火候,做到“缺什么调度什么、缺什么供给什么”,有针对性地充实政策“工具箱”,让市场主体早受益、真解渴。 

  当然,使“真金”政策真正发挥“真金”效应,更好更快更精准传导到企业、到项目、到就业,需要把握政策兑现的“时、度、效”,也需要落实营商服务的“早、准、实”。

  当前,瓯越大地正在深化的“万名干部进万企”行动,无疑为精准服务提供了切实路径。

  在走访实践中,如何建立“一企一诉求一协调”机制、如何形成问题滚动排摸机制和处理解决闭环……走深走实的鲜明导向,就是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这就要求各级干部搭准企业脉搏,把保产业链供应链、保用工、保资金链、保市场和保重点等工作做细做扎实,及时打通堵点、畅通环节,让这座城市的温度和力度始终贯穿显现。从这个角度看,助企纾困不仅仅是一次行动,更是一门学问。

  形势超预期,工作须超常规。

  一个“稳”字,重如千钧,殊为不易。超常规,是一种精气神,更应成为一种务实成效!

监制:阮周琳|编辑:叶双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