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它是见证纸山文化的又一瑰宝,如今亟需保护

它是见证纸山文化的又一瑰宝,如今亟需保护

温州网 2022-06-08 08:39:00

侯垟红石纸槽。

  温州网讯 崎云山巅几十平方公里湿地的汩汩泉水向东流淌,形成两条主干溪流——泽雅溪与三十二溪。泽雅溪沿着崎云山北麓由西向东流经瓯海区泽雅镇全境,进入戍浦江、瓯江,汇入东海。三十二溪沿着崎云山南麓由西向东流经瑞安市芳庄乡全境,进入金潮港、飞云江,汇入东海。崎云山脉的居住民依托崎云山巅源源不断的水力资源,种植竹子,建造水碓,构筑纸槽,发展造纸产业繁衍生息,造就了闻名遐迩的“纸山”。

  让人惊喜的是,位于三十二溪源头的侯垟村(现为瑞安市芳庄乡新瑶村的一个自然村),至今还留存着许多粉红色石板纸槽。作为纸山重要的造纸工具,这些红石纸槽与泽雅溪沿岸的水碓一起,见证了纸山文化的千年传承。 

  侯垟:崎云山南麓造纸第一村

  侯垟村距离崎云山东南坡——侯垟城头约3公里,成为崎云山南麓的造纸第一村。所谓“城头”,是指方腊起义时,宋朝廷派兵在此把守,建造城垛护卫关隘。关隘建在侯垟村境内,人们称此地为“侯垟城头”。白沙岭古道从侯垟村的源底起步,翻越崎云山侯垟城头到达青田县方山乡。

  “源底”是侯垟的小地名,意指大溪流的尽头,也是村间公路的终端。一位正在喂鸭的老人指着眼前的白沙岭古道说:因为山里挖出的泥土都是白沙,所以叫“白沙岭”。古代白沙岭是瑞安西大门的主要通道,翻越崎云山侯垟城头,与青田方山连接,直达丽水、临安。现在的白沙岭已成为一条休闲古道,经常有成群结队的人员过来登临崎云山看风景,所以市体育局曾经拨专款对古道进行维修。“现在的路牌写成‘白山岭’是错的。车站站牌把‘源底碓’写成‘元底碓’,也错了。”老人家说。写错了地名等于隔断了当地的历史文脉。

  侯垟有三条小溪流汇聚村口,分别发源于崎云山南面的高启嵬、西面的侯垟城头、北面的荸荠漳。源底水碓建在西北两条溪流的交汇地,常年水量稳定,为水碓提供足够的水力资源。

  西面小溪流上方有一处潜在地质危险点,几座房屋全都被拆除,有几只红石纸槽被遗弃在老地基旁的草丛里。

  前方山崖下完整的纸槽棚屋,像磁铁般吸引着我,脚不自觉地一直往前走。一条钢筋混凝土拱桥连接了溪流两岸,跨过拱桥,我发现,桥头的草丛里掩藏着三只红石纸槽。一条古道从纸槽边穿过,一直通往崎云山荸荠漳。山崖下的纸槽有点与众不同,大槽用条石板榫卯构建,小槽用平面的小石块拼接而成,比大槽矮了一截。小槽前紧挨着又建了一只小槽。一群鸭子在纸槽边的小石潭里尽情地享受着碧水清波,不时张开翅膀拍打着水面,发出“嘎嘎嘎”的欢叫声,给宁静的山村增添了活力。

  一座重檐双面坡青瓦盖顶的百年老宅坐落在溪边的高坎上,十几米高的蛮石高坎墙上长满了古藤与苔衣,石墙中间用光面整齐的石块砌成一座门台。门台前一条蛮石古道依着墙脚根沿着溪流,一直延伸到石拱桥桥洞外边,把人接引到古宅里来。古色古香的老宅独立于竹林之中,与周边的绿水青山相互掩映,融洽得亲密无间。加上溪流、鸭群、拱桥与溪流两边散落的红色纸槽,组成一幅远古的水墨画图,令人流连忘返。

  村民何小华介绍说:侯垟村有何、谢、吴、邱、陈、娄六个姓氏。其中何、谢、吴三大姓氏分别建造了源底碓、宫下碓、销碓,百余人家户户捣刷,人人做纸。在没有水碓之前,村民利用石碾碾碎竹料造纸,现在何姓祠堂前还保存着石碾盘,据说石碾建于明代。

  红石纸槽:三十二溪独有的纸山瑰宝

  从侯垟村房前屋后溪边路旁散落的许多粉红色石板纸槽,足见过去年代造纸的繁荣景象。瑞安市原农办主任吴植松说:以前侯垟一带家家户户造纸,每户人家都建有一只纸槽,大多是红石纸槽。现在芳庄乡还有千余只纸槽保留着。

  纸槽,最初用松木板卯榫构建,外面再用松木条箍固,后来木料短缺,改用砖块砺灰浆垒砌。自从水泥引进山区后,又改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泽雅现在保存的都是钢筋混凝土或红砖纸槽,只有五凤垟塘口隆村采用石块砌成纸槽,现在还有三只石块纸槽完好保存着。整个泽雅乃至戍浦江流域都没有石板纸槽。唯独侯垟的纸槽是用石板榫卯构建,而且颜色呈粉红色,特别漂亮。

  粉红色石材是崎云山南麓三十二溪源头的特色石矿。龙井坑旁有一处“红石宕”,专产红石。村民就地取材,利用红石板材替代木板建造纸槽,色彩美,形制美,工艺精致。一座古宅屋檐下的一只红石纸槽特别漂亮,不仅石板表面打制得非常细致,槽页孔、帘弹竹孔、排水孔都打制得很精美,而且石板厚度只有6厘米,长度竟然达到2.5米,宽度也有30多厘米。这不仅说明当地的粉红色石材质地坚韧,更足见“石部老司”的技艺娴熟。

  侯垟红石纸槽的造型、规格与泽雅的混凝土纸槽相似,长度都是2.5米左右。但侯垟的纸槽有两点小区别:一是纸槽的小槽底部没有“槽弹”(毛竹条排列成的滤水底板)。因此,侯垟造纸没有“淋刷”这一工序,“踏刷”后直接把纸浆搬到大槽中进行“烹槽”。二是小槽边上还有一只储存刷绒的小槽,即一只纸槽有两只小槽。

  温州纸山的纸槽造型不同于安徽、富阳等地的立体长方形纸槽。纸山纸槽的横截面呈扇形,纸槽底部宽度1米,上部宽度1.25米,即后壁外仰20厘米,前壁外仰5厘米。后壁表面呈弧形,中央高,两边低。其造型有多方面作用:一是纸槽上部扇开空间大,捞纸时操作方便;二是纸槽后壁外仰20厘米,可以放置压弸(压榨机)的15厘米宽“压脬”,人站在纸槽后面捞纸,脚板可以伸进“压脬”下面,捞纸时,人不用大幅前倾;三是纸槽后壁中央高的位置,正好顶着肚脐部位,弯腰捞纸不易疲倦。

  实用是第一美学。纸山工匠建造纸槽时不是为了美而特意做成弧线或曲线,而是把实用摆在第一位。纸槽造型从立体长方形逐渐呈现扇形与弧度,既实用又美观。这是温州造纸工在实践中长期摸索出来的宝贵经验,也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侯垟村从2008年开始,村民自然停止造纸产业,水碓纸槽从此失却了昔日的高贵身份,逐渐被遗弃。现在的纸槽,有的堆满柴草,有的坍塌了,有的掩藏在草丛里,有的正被拆除。路边还堆放着许多拆解了的纸槽板与配套石料。对此,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呼吁村民保护好红石纸槽:“红石纸槽是侯垟的宝贝,拆掉可就没了!”

  群体性的传统手工造纸产业已经随着历史潮流一去不复返,留存下来的红石纸槽,将成为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

  纸槽和水碓,同是纸山重要的造纸工具。崎云山南麓侯垟的“红石纸槽”与崎云山北麓泽雅的四连碓是孪生兄妹般的纸山瑰宝,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承载着传承与弘扬纸山文化的使命。泽雅四连碓已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侯垟的红石纸槽也应以同等待遇予以保护。以崎云山为中心,山北有四连碓,山南有红石纸槽,共同组成完整的纸山文化地域体系。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见证纸山文化的又一瑰宝——

  侯垟红石纸槽亟需保护

  林志文 文/摄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张湉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