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番薯,温州发展有其功

番薯,温州发展有其功

温州网 2022-07-06 09:04:10

  温州农村在晾晒番薯干。潘一钢 提供

  南堤淀粉厂制造淀粉产品的飞艇牌商标公告。

  平阳秀溪至今仍存的薯刨模印。 苏立坤 摄

  温州网讯 在浙江省各地,温州人种植与食用番薯,比重是最大的。1933年,浙江省对各县的番薯产量产额统计,全省番薯产量1561万担,温州地区六县番薯产量就有697.8万担,占全省产量的44.7%,产额也占到浙江省的40.5%。

  清代初期,番薯进入温州

  清代初年,番薯自福建陆续传入温州多地。

  道光《乐清县志》收载有徐元扈《甘薯疏》,讲番薯有12种优胜之处。徐光启《农政全书》最早记载了番薯的引种。

  温州向来人多地少,粮食紧缺,这个问题通过番薯的广泛引种而得以缓解。傍山居民无法播种稻谷,只能种番薯。清代初期,种植番薯在温州各地传开来了。起先,“用以荐客”,后来,“种者多,价遂贱”。

  清道光年间,瑞安乡村塾师赵钧在日记中记载,买入番薯,儿女辈大喜,食薯羹,大饱,“家人俱嗜薯,恣其咀嚼,无不大快”。温郡所种番薯,种者连阡累陌,至深山海岛,亦无多剩土矣。赵钧视番薯为“仙脯”。他的日记还记载,一老农回忆乾隆年间,番薯少而贵,正月同社宴会,菜肴“定例有番薯一盆,无薯,主人愿以肉抵,不许”。

  番薯以高产的优势,提高了粮食产量,在平原地区往往成为仅次于稻谷的主要粮食,而在广大山区,则超过稻谷,成为人们的主食。同治年间编纂的《泰顺分疆录》卷二记载,“自乾隆以后,农家多以薯米为粮。”“嘉庆以前多种蓝靛,今则多种番薯。贫民之粮,半恃焉。”嘉庆年间,李銮宣任温处兵备道,他的诗《苦旱》反映百姓疾苦,说到滨海居民靠番薯充饥,“充肠恃番薯,长少一大嚼”。海盗蔡牵等出没于东南沿海,嘉庆五年(1800)曾至平阳登岸,“潜掘番薯”。民国期间,番薯仍代替五谷成为主食,温州山区“贫民则专食薯丝”(黄庆澜《瓯海观政录》卷一《民政录》)。

  温州东面海岛如洞头,民间建有番薯王庙(北岙镇隔头村),至今留存有《番薯诗》。番薯是岛上居民的主食之一,还有各式各样的番薯制品菜肴,如菜头肉丸,说肉丸,其实并不含肉,是由白萝卜丝和番薯粉制作而成,这是大门岛上的一道名菜;又有夹粉包,这是由番薯粉和番薯制作而成的特色菜;还有番薯冻、炒番薯粉干、番薯饼、番薯汤圆等。

  发明薯刨,生产番薯粉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平阳秀溪(腾蛟)铜匠邓武聊与他的爷爷邓天球一起,经过多次探索试制,发明了薯刨。以锌、铜为主要原料,合金所成,制造一张薯刨共需经过72道工序。薯刨将番薯刨制成薯丝,以便于更久地储藏,进一步缓解了农民的粮食问题。此后两三百年间,秀溪薯刨行销浙江、江西、福建、江苏、广东、台湾等地,还曾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陈列,载誉归来。秀溪生产薯刨的有三一公司,1925年获得商标注册。1935年起,平阳成立秀溪薯刨产销合作社,社员200多人。连年盈利,至1939年冬,以盈余建筑厂房39间,办公楼五楹,集中社员共同生产,同时创办社属小学一所。合作社先是在福建同安与温州设立办事处,后到多地乡镇如乐清虹桥、永嘉枫林等,设立经销处22个,并组织临时流动推销组,坚持经营。抗战结束后,年销售曾达到近200万张薯刨之最高纪录。抗战期间,秀溪薯刨产销合作社的经营相当的困难。以生产25万张薯刨计算,需要纯锌13200斤,黄铜44500斤,松炭44.8万斤,锌铜是管制产品,采办困难,黄铜不断涨价,加上交通阻滞,运费提升,由于社员的努力,终于克服了多种阻碍,安渡难关。合作社还开展副业如雨伞的制作销售,兴办社员福利,给南雁中学捐款助学。

  在1933年温属六县种植番薯的统计数字中,瑞安一县的番薯产量特别多,有367.8万担,占52%。原因是1925年,瑞安项家投资100万元,在县城沙塘底设立南堤淀粉厂,以番薯为原料,制成淀粉。1928年6月获得制造淀粉产品的“飞艇牌”商标。1940年改用电力发动机,设备由日本引进,并聘请日本技术人员来到瑞安指导。淀粉的年产量,高时达15万斤,低也有10万斤。所制淀粉,用途很广,该厂在上海设立办事处,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当时国产淀粉的,仅镇江和瑞安各一家。

  温人到外地种植番薯

  清代初期以来,温州人口的成倍增长,依赖于番薯的引种与食用。原永嘉县的人口,从明代万历十年(1582)的9.7万人,至清道光十年(1830)一跃而上,增加为93.6万;原平阳县人口则由万历十五年(1587)的8.6万,增加为康熙六十年(1721)24.8万,宣统三年(1911)的46.7万,1920年的67.4万。我国人口,明万历六年(1578)仅有六千万,到清乾隆六年(1741),便达到一亿四千余万,道光十五年(1835)增加至四亿以上。夏鼐《略谈番薯与薯蓣》(《文物》1961年第8期)指出:“这样的人口激增,虽然与版图的扩大、田地的开辟,及赋税法的改变,都有关系,但是与明朝晚年输入原产于美洲的番薯和玉蜀黍,恐关系更大。”

  人口骤增,人地矛盾突出,越来越多的农民为寻求生活出路,向荒山野岭进发,以种番薯为手段,去开垦新的土地。大批温州农民走出去到外地种植番薯。番薯北上,向山区、海岛推广,温州棚民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

  清代中期,数十万温州人外出垦荒谋生,住着草棚,种植番薯,足迹遍布于浙北、皖南、苏南山区。浙北长兴县太傅乡13个行政村中,有10个村,是平阳移民的聚居地,其中就有平阳村,又有因移民建筑杨府庙而得名的杨府庙村。他们主种番薯,也种花生。清同治《湖州府志》卷三十二《物产》记载:“甘薯,即番薯,温州人设厂种之,昔无今有。” “温州棚民所居草棚,俗称番薯厂。”同书卷九十五《杂缀》记载嘉庆初年,温州一带的流民“荷锄成群”,来到湖州山区,垦荒种番薯。其后,“接踵而来者益多,深山之中,几无旷土,谓之山薯厂,亦谓之棚民。”大臣陶澍在奏疏《查办皖省棚民编设保甲附片》中也说到这种情况:“近闻浙江、江苏、安徽等省州县,凡深山穷谷之区,棚民蔓衍殆遍,租典山地,垦种山薯,大半皆温台一带沿海之人。”浙北皖南至今仍有八九个村名叫温州厂(场)的。

  浙江湖州安吉晓墅乡也有大量的平阳移民。陈振树叙述他父亲、近代中国著名林业学家陈嵘的事迹时说,我家祖籍平阳县北港坎头村。清军与太平军在浙江北部激战,伤亡很大,战后居民稀少,平阳人开始大量向浙江省北部迁移,去垦荒种番薯,住在草棚里,在湖州各县、江苏宜兴一带,前后人数约十万左右,被当地居民称为温州人,“生活方面仍保持平阳甚至闽南的风俗。吃番薯饭,爱吃咸鱼和咸菜”。

  番薯,与近代温州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可剪枝插植,压土即活,随地而生,多产且物美,犹如求生存的温州移民的品格。与后来的一批批走出温州的留学生、生意人相比较,最早的一大批走出温州的是住在草棚里、种植番薯开始的温州农民。他们在逆境中,坚持与命运抗争着。也就是说,走出市门,大批温州人到浙北、皖南、苏南种植番薯,是改革开放以来大批温州商人外出经营的前奏曲。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番薯,温州发展有其功

  作者:洪振宁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杨丽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