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浙江高规格召开科技创新大会,来自我市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27项成果获省科技奖。聚焦“科技创新”这一制胜动力,刚刚召开的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就提出,要持续打造“头部企业+大学(研究院)”创新联合体。

“华山一条路”怎么走

王丹容2022-07-17 18:43:00

  解读今年的省科技奖名单,来自温州的领军型民企、高校成为榜单上的一股“新老势力”。企业,“新生面孔”崭露头角;高校,“传统力量”焕发新彩。新老势力同频共振,可见这座城市日渐厚重的创新底色。

  在温州,科技创新早已不是一个口号。今天的温州,始终认准科技创新是“华山一条路”。

  山是险峰,如何攀越?关键的命题在于,谁来攀?如何攀?

  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要持续打造“头部企业+大学(研究院)”创新联合体。这一创新载体设计,就是以路径为导向,解决谁来创新、如何创新的问题。

  一直以来,提升城市创新策源能力,都是温州面向未来构筑竞争力的题中之义。在当下产业转型过程中,温州面临的现实问题,就是如何破堵点、攻痛点,在技术转化、产业落地、人才集聚等方面做好文章,进而推动相关产业链向高端攀越、形成富有活力的产业生态。

  探索“头部企业+大学(研究院)”创新联合体,就是温州在技术变革、产业变局的背景下,解决现实科创难题的一条可行路径。

  事实上,这一创新联合体,在温州已经开始实践。今年上半年签约的“中电海康·温州光电产业创新中心”,就是中电海康集团、华中科技大学温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联手,在瓯海先行探索建设这一产学研共同体。诚如省科技厅厅长高鹰忠所说,这是加强产学研合作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动实践。

  头部企业、高等院校,都是稀缺的创新资源。头部企业,往往有最敏感的变革洞察力、最强大的资源链接力、最“狼性”的市场行动力。推进“头部企业+大学(研究院)联合创新,就意味着,以企业为主体、科研为推力,始终面向最终的市场需求,以产业应用设计反向牵引技术开发研究,让更多技术成果更快地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走向大市场。

  一言以蔽之,就是技术创新由供给侧驱动转向需求侧驱动。

  这种创新路径的转化,不应也不能只停留在党委政府层面的规划引导,更呼唤着产业布局上的前瞻性、产业生态上的磁吸力。   

  在这过程中,政府是“推手”,打造重大平台、形成创新枢纽。企业是“选手”,以“链主”之力链接创新要素;市场则是“拉手”,基于市场内生需求的创新联合体,开辟充满无限可能的“赛道”。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连日来,我市连续举办2022中国软件业创新发展大会、中国漂浮式海上风电大会。两个大会,皆为布局新产业,有一点不谋而合:在提供前沿信息分享、签约合作项目的同时,挂牌一批校企合作共建的产学研融合平台。这已成为近年来温州引进头部企业的一个新现象:通过搭建重大平台来引进投资项目,亦强调与高校携手打造创新联合体。

  全国首个联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共创的数字双碳研究中心——“诺奖数字双碳研究中心”,本周落户温州国际云软件谷。中心全球总负责人Jerry Yang说,一方面是看中温州人的创新创业精神、温州人遍布全球的资源优势;另一方面是看好温州传统制造业基础扎实,在数字经济和碳中和领域大有可为。

  一切的前提,是以充分的开放和包容,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聚合各路创新资源,并拿出丰富的应用场景,提供“临门一脚”的实战机会,促进技术成果最高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无疑,今天的温州,蓄着40载产业之力,育着“雨林型”生态,拥有这种开放胸怀和场景优势,拥有这种聚势、聚智、聚力的“引力波”。

  山高人为峰。

  当“大企”与“大学”因创新之名携手前行,我们期待,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政府、企业、高校、机构以及各方英才,齐心发力,越过山丘、再攀高峰……       

  就在本周,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佛大学经济及数学系终身教授Eric Maskin说:“期待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在温州相见。”

  相约温州,定会激荡一场创新的“引力波”!

监制:阮周琳|编辑:叶双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