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人民日报:50年爱心接力焕发生机 温州红日亭温暖一城人

人民日报:50年爱心接力焕发生机 温州红日亭温暖一城人

人民日报 2022-07-22 15:06:46

7月18日,温州慈善地标红日亭迎来50周岁生日。

1972年,一群热心的温州老人出钱出力,在温州市区涨桥头修建了一座水泥凉亭。亭子坐西朝东,原本无名,因为每天一早可见红日冉冉升起,因此取名“红日亭”。夏烧伏茶冬煮热粥,“红日亭”的善举也如冉冉红日般被温州人熟记。

50年光阴流转而逝,红日亭的温暖故事娓娓动听。如今的红日亭不仅是温州慈善的缩影、温暖的地标,更是一张亮丽的道德名片、幸福生活的见证。在它的影响下,大爱之城绽放向善之花,一个个好人、一座座慈善地标,都诉说着温州城温暖与幸福的故事……

一间亭

乐善好施传递人间真善

一张黑白照片记录下东门红日亭最初的样子,也留给后人一段温情回忆。1972年,温州涨桥头附近有一条福昌巷,巷子口有座桥,桥旁边有个亭子,附近老人们喜欢来这里休闲活动。

亭子是附近居民你一砖我一瓦“众筹”的。因为每天一早坐在亭里可看到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因此取名红日亭。亭子建好后,来凉亭纳凉的老人们见往来的车夫、船夫、搬运工格外辛苦,尤其是三伏天里,老人们不忍过路人舀河水生饮,开始烧伏茶在亭里设摊免费供大家饮用,解渴祛暑。工人们也不白喝,偶尔一分、二分,捐点小钱。红日亭的暖心故事由此拉开序幕。

1975年,亭子边的护城河要填河成路,红日亭面临着被拆除的命运。老人们再次筹钱在大榕树下新建了一座亭子,继续烧伏茶献爱心。在老人的心里,烧一杯伏茶、送一份清凉是一件非常愉悦的事。哪怕到了1999年温州旧城改造,红日亭又一次面临被拆的命运,老人们仍旧在大榕树下支了个棚子,伏茶也没断过。

一群人

凝心聚力筑起慈善地标

2006年,烧茶老人朱永麟最先拿出1000元钱,带动26位老人都捐出了部分退休金,筹集近4千元购置锅碗瓢盆。红日亭正式开启夏烧伏茶、冬施粥的新阶段。那年中秋前后,第一碗热粥出炉。

曾有一个阶段,红日亭被质疑“影响市容”,摊子上的雨棚也面临被拆。城市管理部门温情执法,考虑再三后决定将其“合法化”,通过正规审批、图纸设计、财政补助,在就近的华盖山脚下建起了美观实用的红日亭。

如今,从“爱心茶”到“爱心粥”,从二月二的芥菜饭到清明节的清明饼、端午节的粽子、八月十五的月饼、冬至的汤圆、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和新年的年糕……红日亭的服务项目越来越多。红日亭里的新、老面孔也越来越多,外来务工者、孤寡老人、环卫工人、户外工作者都成了这里的常客。不少市民在得到红日亭的温暖惠赠后,从旁观者纷纷变成参与者。

你捐款,我捐物,不断夯实慈善地标。一位志愿者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一定凝心聚力让这份善心不断延续。”

一座城

崇德向善铸就大爱之城

红日亭是温州老人情怀的“银色展示”。当前,红日亭共有固定志愿者40余人,平均年龄70多岁。风韵的银丝、麻利的动作、和善的笑容……他们的大爱精神感动温州,乃至全国。

夏伏茶、冬热粥,红日亭文化在50年的爱心接力中焕发出勃勃生机。在红日亭的示范带动作用下,从区域献爱到满城送爱,从个体献爱到团体集爱,从草根献爱到官方助爱,出现了公民道德建设的“温州现象”。

越来越多的学生、年轻人加入红日亭的队伍,每逢周末,寒暑假,他们不约而同相聚红日亭,帮忙做义工,传扬红日亭的慈善故事。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加入了爱心联盟,看望老人、关爱孩子、关心退伍军人……汲取红日亭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温暖之州”的金名片熠熠生辉。

学生们来红日亭参与志愿服务。杨冰杰摄

如今,遍布温州街头巷尾的3000多个伏茶点,构成一幅温州特有的“爱心伏茶地图”。红日亭精神也蔚然成风,筑起具有高度、温度的温州慈善地标,铸就崇德向善的大爱之城。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