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王十朋为何成了“最佳男主角”?一支荆钗背后,又有哪些宋人的“婚姻经济学”?

王十朋为何成了“最佳男主角”?一支荆钗背后,又有哪些宋人的“婚姻经济学”?

温州三十六坊 2022-07-28 10:22:01

910年前,正值北宋政和二年(1112)。这一年宋徽宗画了《瑞鹤图》祈愿国泰民安;这一年,温州乐清左源(今梅溪)的王家,生了个儿子叫十朋,字龟龄。龟和鹤在宋代被视为吉祥象征。但瑞鹤图护佑不了皇帝命运。十五年后,宋徽宗、钦宗父子被金兵俘获。继位者赵构被金兵追到温州,后偏安杭州,拉开南宋帷幕。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46岁的王十朋中了状元。他是南宋温州五名文科状元之一,也是其中最有名气的一位。那么王十朋是怎样从一名状元成为各类舞台戏曲、民间传说、传奇故事等题材的最佳男主角?《荆钗记》等南戏中的“钗”,在宋人婚姻中起到什么作用?其中还蕴含哪些婚姻经济法?

王十朋为什么会成最佳"男主角"

王十朋(1112-1171)中状元后历知饶、夔、湖、泉诸州,救灾除弊,低调又有政声。出身农家养成的俭朴习惯,受到治下辖区百姓爱戴。连当时的大儒朱熹,也推崇他的气节,夸他“表里如一”。现代学者则认为,王十朋“是南宋经济文化繁荣的标志性人物,其遗留的道德精神财富影响后代”。

荆钗记内页

坊间百姓对王十朋的喜爱 ,一是因为他的状元身份能吸引眼球,二是源自他对爱情的忠贞(夫人贾氏去世后不再续娶),三是他中状元之前在家乡生活时间较长,百姓对他比较熟悉,添油加醋比较容易。这些因素导致王十朋在民间影响较大、传说众多,各类题材的故事都借他之名演绎,使他成了众人喜爱的“最佳男主角”。如在南戏才人编排下,他还是《荆钗记》的男主角。

《荆钗记》讲述温州富家小姐钱玉莲,看上王十朋的人才出众,拒绝富家公子金钗求婚,却接受了王家荆钗为聘。王十朋后进京赶考,得中状元,当朝牛丞相欲招他为女婿,被拒绝。怀恨在心的丞相将王十朋分配到边远地区为官。钱玉莲听信富家公子传言王十朋停妻再娶丞相之女,其继母又逼迫她嫁给富家公子。她绝望之余跳水自尽,幸得被人救起,经过一番周折,夫妻终得团圆的故事。

牛丞相为何择婿已婚男?

宋代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峰之一,尤其是南宋,温州出现了较为发达的商品经济,也影响到婚嫁方面。宋代婚姻除必备条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书与聘财、法定婚龄”外,还流行着 “榜下捉婿”与“三不问”的潜规则。这两大潜规是宋元南戏中大部分故事情节制造矛盾的源头,也是戏中牛丞相所作所为的依据。

相对于魏晋南北朝,宋代婚姻对门当户对已不再看重,逐渐将利益放在了第一位,对女方家庭的财富要求,甚至比女方相貌更重要。宋代福建书法家蔡襄,就有“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的抱怨。

这是因为宋代商品经济发达,温州等地商贾众多,商人的地位虽然在事功学派代表人物叶适等人呼吁下,有了提高,但仍居末位。但宋代士子的地位却是前所未有的高尚。于是富商往往利用财产、土地等作为嫁妆,将看中的年轻举子当作女婿的最佳人选,也就产生了“榜下捉婿”这一潜规则。除富商外,不少权臣则将择婿的眼光投向殿试前三甲,状元是他们争抢的最主要的目标。

第二个潜规则就是榜下择婿的“三不问”:不问出身、不问财富、不问婚否。其中的不问婚否,成了宋元南戏中诸多“负心汉”来源的社会原因之一。无论是《张协状元》中的张协、《王魁负桂英》中的王魁,或者后世流传的陈世美,都是在这一潜规则下的牺牲品。

从“钗”看宋代婚姻习俗

南曲戏文中,有不少以“钗”命名的剧本,除《荆钗记》外,还有《金钗记》等。如戏文中的王十朋,家贫如洗,买不起金钗,只好给心仪的女子一支荆钗为定情信物。可见“钗”在宋代男女婚姻中的重要性。

戏剧舞台上“钗”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

若两家儿女亲事顺利发展,男方家女眷会对女方进行检查,准新郎本人就可以借此机会看自己的“对象”,看中了就在该女子发髻上插一支钗,这种仪式被称作“插钗”。钗有各种材质,由男方家境所决定。荆钗记中,王十朋送的是荆钗,他的“情敌”家境较好,送的是一支金钗。宋代温州城区,就有数金银铺,打造金银材质的钗、钏等首饰,还可制作金交子和银锭。银锭也是宋代富商婚娶的聘礼或嫁

“插钗”后,男方送女方四坛或八坛经过装饰的酒,表示确认了这桩婚姻。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零.嫁娶》就有“如新人中意,即以金钗插于冠髻中,名曰插钗”。但男方如果看不中女子,那就得送上几匹彩缎,称为“压惊”。

电视剧《红楼梦》截图

宋代温州茶叶盛产,通过水运远销周边城市,茶叶也是男女订婚重要礼品之一。胡纳《见闻录》有“通常订婚,以茶为礼。故称乾宅致送坤宅之聘金曰‘茶金’,亦称‘茶礼’,又曰‘代茶’。女家受聘曰‘受茶’。”订婚要下茶礼,结婚要送“定茶“,洞房里还要喝”合茶“,这就是”三茶之礼“。知道了茶在婚姻中的聘礼功能,我们再读红楼梦时,就能理解王熙凤对林黛玉开玩笑:“你既吃了我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儿?”可见这种风俗习惯在清代仍是盛行的。

附录:宋代已流行女子婚前财产

在《宋刑统》中明确规定:“祖父母、父母有所教令,与事合宜,即须奉以周旋,子孙不得违犯。”从此条可知母亲是有管教子女的权力。母亲的子女的管教,既包括道德人品,读书学习,也包括光宗耀祖,忠君爱国。司马光在《家范》里说“慈母败子,爱而不教,使沦为不肖,陷于大恶”,可见宋朝人认为母亲的管教对于子女的成才有很大作用。

宋朝女性地位的提升还体现在女性在家中拥有财产管理权。对于家庭财产,我国古代一直奉行的是“子妇无私产,无私蓄,无私器”,即女性和家中子女不能存私房钱,家中一切财产由家长全权负责。但是,宋朝因妻子对随嫁妆奁享有很大的支配权,她们可以以此资助夫家;同时宋朝女性善于经营家务,对家庭财产有管理权,掌握家庭的经济命脉。宋朝婚姻盛行厚嫁,女儿出嫁,娘家陪送丰厚的嫁妆,其中包括金银首饰、绸缎衣裳、田地房屋等等珍贵物品。根据《宋刑统》规定,妻子的嫁妆并不属于夫家,而是登记在女子自己名下,可以由妻子自由支配。这就决定了女性在夫家拥有一定地位,因为如果夫家对嫁过来的女子不好,她完全可以携带大量财产再嫁。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