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鲍倩倩:将阅读与绘画结合 教制手工书让学生爱上阅读

鲍倩倩:将阅读与绘画结合 教制手工书让学生爱上阅读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 2022-08-14 11:05:51

  美术老师的书架上会有什么书?也许不少人会抢答道:“彩铅绘画、油画技巧、装饰画……”然而,温州乐清市晨曦路小学美术老师鲍倩倩的书架却有些与众不同,除了专业类绘画书籍,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解读敦煌:飞翔的精灵》《美学散步》等“杂”书。

  这些年来,她不断通过阅读充实自己,同时利用课堂向学生普及书中讲述的一系列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如今,这些“书”被运用在何处,都能从她的美术课中找到答案。

  研读“有用之书”丰富课堂

  作为一名从教20余年的美术老师,鲍倩倩是如何与书结缘?真正开始阅读,其实还要从她的美术课说起。曾经,接触过多个美术教材版本的她心中一直有不少疑问:名师画作这么多,为何这幅作品就能作为代表作被选用?这作品的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故事,又有哪些时代背景?

  上课时将阅读与绘画结合

  带着这些问题,鲍倩倩立足教材,开始大量阅读,寻找作品背后的故事。“从良渚古玉到南宋官窑,再到《清明上河图》,说实话,想要深入浅出地将课讲明白,仅凭我本身的积累是不足的。”鲍倩倩坦言,为了让学生从课堂中有效获取知识,满足教学之需,她养成了研读“有用之书”的习惯,并将“课外书”运用到课堂中。

  让鲍倩倩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一堂关于“飞天”的主题单元展示课。如何在抓住教学重点的同时让学生更快消化课堂中的知识?鲍倩倩通过观看大量“飞天”纪录片,她选定了7本相关书籍。

  “当时还特意贴了不少小标签,记下需要运用到的知识点。”鲍倩倩笑着说,最终她选定《解读敦煌:飞翔的精灵》一书作为“主教材”,并化繁为简,以书籍为指向在课堂中对“飞天”这一标志性形象的艺术特点进行讲解,揭秘敦煌岩彩知识。

  为了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她还运用动画效果,“分离”古乐器与飞天伎乐。凤首箜篌、曲颈琵琶、雷公鼓……在短短40分钟的课堂里,这些镌刻在敦煌壁画上的人物与乐器“飞”出画卷,也“飞”进了学生心中。

  推陈出新点燃阅读激情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走入当下的美术教材中。为此,她开始阅读意公子的《大话中国艺术史》、读顾爷的《中国画小顾聊》……“我想通过不同的作者寻找相同题材之间相通的联系。”鲍倩倩解释道,她从不同的角度推陈出新,不断发散思维、利用诙谐幽默的形式普及美术知识,由此“放飞”学生的创新思维。

  不偏离教材、让教材鲜活起来是鲍倩倩对课堂的总结。为了上好一堂名为“漫画与生活”的送教下乡课,她不停阅读有关丰子恺的书,欣赏其漫画,只为进一步走近丰子恺。

  围绕阅读中总结的生活画面,她对课堂进行设计。课堂最后,她分享了一幅幅提前画下的作品——该班级学生的校园生活“漫画版”。“其实这正是漫画与生活的联系,不仅学生触动良多,我自己也深有感触。”其实,这正是她一直坚持的“生活美育”的展现,而这同时激发了学生课后去解读丰子恺与漫画的兴趣。

  鲍倩倩对学生阅读的引领不止于此。2020年初,她接到一个教学任务:承担两节三、四年级的线上美术课。“当时刚好在看王淑芬的《一张纸做一本书》和《一张纸做立体书》。”考虑到学生手头工具材料有限,她将书中所学巧妙地运用到课堂中,设计“自制口袋书”与“自制立体书”两节课,围绕A4纸,开展线上手工书制作教学。摘抄、裁剪、粘贴、涂画……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设计、制作、完书。

  “希望学生可以通过做一本书到认识书、爱上书、爱上阅读。”也正是这两堂课,激发了不少学生的阅读兴趣。“当时有不少其他学校的老师及家长向我‘取经’。”鲍倩倩说。

  此后,她还与学校语文老师整合课程,开展一系列别开生面的“玩转八格书”语文周综合实践活动,将造型别致的八格书与妙趣横生的童言稚语结合,让学生深刻体会“诗情”与“画意”。

  与此同时,她还参与乐清市图书馆公益课,通过“手绘风筝,约‘绘’假期”活动带领孩子们了解风筝的前世今生;“庆端午民俗风情活动”引领孩子了解端午风俗及龙舟文化……

  “我想通过阅读,在传授绘画技巧的同时向学生普及中国传统文化。”在鲍倩倩看来,阅读是一个不断积累、思考、内省、消化,最终输出的过程,只有不断阅读,才能持续捕捉灵感巧思,并反馈给学生,也正是坚持阅读,让她获取了有效汲取知识的能力。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张湉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