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方国防:用“唯一活着的泥料”做出了艺术品

方国防:用“唯一活着的泥料”做出了艺术品

温州网 2022-08-14 11:05:50

  温州网讯 海边渔民,最爱光着脚丫,在沙滩上踩着浅浅的、软软的海泥,闻闻其独特的味道。

  当诸多的海边渔民,读懂了海泥柔软的一面,制陶人却让它发生了多面性的改变,增加了“陶瓷”的个性与特点,并称之为“海陶”,打破了几千年陶瓷史中取材于矿山的历史——方国防创办的温州洞头海窑艺术中心就是这样一家别致的民办博物馆,这里融合了山与海、火与土的艺术碰撞,传递着对大海蔚蓝色的情感。

  从设计茶盘到研发海陶

  一半是热爱一半是乡愁

  为探寻海陶的秘密,记者去“洞头海窑艺术中心”采访至朴海陶烧制工艺发明人方国防。踩着石子路走入艺术中心,馆内陈列着诸多的海陶艺术品,墙面也是以海泥为原料并镶嵌贝壳,轻吸一口气,即可闻见海泥的芬芳。

  海窑艺术中心始创于2016年,前段时间该中心在温州博物馆的大力支持下,按博物馆的展陈要求进行了新的提升与改造,添加了海陶文化起源等故事,把海陶的传承进行了有序的叙述,包括海陶产品的开发和延续脉络都清晰地展现出来。馆内的空间进行了拓宽,有海窑展示厅、海陶工坊、彩绘中心、研学中心、海鲜泥加工坊、海窑艺术馆,能容纳两三百人同时参观,成为洞头打造乡村博物馆的生动案例。

  月饼杯

  其实,研发海陶源于方国防爱喝茶的喜好。20年前他还在做古船木工艺品生意,因为爱喝茶,就与父亲一起奔走收集古船材料,以现代工艺设计制作成茶盘,还在温州举办了个人艺术品展。

  25个茶盘,每一个均以木头+不锈钢呈现“刚柔并济”的美感,吸引了不少爱茶者。有些爱茶者,甚至提议他用紫砂+石头来提高茶盘的档次。但他一打听紫砂的价格,顿觉是“天价”,成本太高。方国防失落时,有个国家级工艺大师提醒他:可以用洞头的海泥试一试。那一刻,他犹如在艺术创作时突然找到了灵感,激动地在心里呐喊要将海泥制造成陶瓷。

  沉浸在“失败品区”不断打磨

  8年之后终获成功

  2008年,对制陶知之甚少的方国防,为了心里的呐喊,带着家乡的海泥,去江西景德镇学习技艺,倔强地迈出了第一步。他一边去各个窑口学习制陶,一边查阅文献,将时间几乎都花在了如何将海泥制成陶这个课题上。

  方国防的坚持也打动了他的父亲,父亲每周都租邻居的三轮车,去帮他捞洞头六个岙口的新鲜海泥。“每次会给装满海泥的桶贴上标签,然后等着桶里爬出一些滩涂上的小动物,比如螃蟹等。”在方国防的记忆中,接连数年,家里均摆了诸多装泥的红色水桶,日子总是在枯燥与有趣的混搭中度过。“每次去买桶,小贩都笑着说我是洞头最爱买桶的一个人,有我在不怕没生意。”

  方国防还在家里设置一个“失败品区”。一批烧失败了,就放在“失败品区”继续摸索,重新烧制。他告诉记者,当时因为对海泥的清洗、过滤、晾晒,以及特殊的练泥过程没有做详细的数据统计及分析,烧坏了无数窑的海陶,直到2016年才获得成功。

  后来,他建了海窑艺术中心之后,也将“失败品区”保留了下来,见证了产品研发从无到有,不断试验不断崩溃的整个过程,也让更多人知晓了海泥如同酒,越陈越好,都是有记忆的。泥料至少陈腐五年之久才可称为海鲜泥,捶打揉搓,散发着淡淡海味的泥料在近千度的海窑里高温烧制不化,塑泥成型。

  他细数了一下,花了8年的时间,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陶瓷品种——海陶,发明了16道海泥制陶工序。

  在京寻得合作伙伴

  共同挖掘、发现海泥之美

  近年来,方国防一边创建海窑艺术中心,一边寻找合作伙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在北京一直深耕教育行业的林公佐老师。同为洞头人的林公佐老师,一听到海泥制陶,既熟悉又陌生,有些兴奋又有些茫然。他抱着看看的心态与方国防回到家乡洞头,哪知一到洞头与海泥亲密接触之后,就再也不想离开。

  他和方国防共同挖掘、发现海泥之美。经国家陶瓷检测机构证实,海泥烧制成的陶器,不仅重金属铅和镉的析出远远低于国家安全标准,而且有益矿物质含量较高。更为特别的是,海泥中含铁量高,经高温烧制瓷化后,轻叩可出金石之音。

  半翁案头缸

  海泥被誉为“唯一活着的泥料”,它是绿色环保的,适当开采,有益于温州沿海地区的海域清淤;海泥又是多姿的,不同于传统的瓷器光亮明快,淡雅滋润。海陶自有一种拙然古朴的韵味,细细触摸海陶上面特有的哑光质感和粗粝弧面,纹理清晰酣畅,是手可触、眼可见的宁静而朴素,粗糙却温暖。

  2018年,方国防为海泥研制而成的海陶申请了国家专利,2019年被列入洞头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数年间,海陶打破了几千年陶瓷史中取材于矿山的历史,成就了陶瓷原材料发展中划时代的创新。

  海窑IP孵化的阵地

  有非遗也有城市雕塑

  方国防、林公佐近几年还一直在致力做海陶+研发,用海陶的文创作品讲述海岛海洋故事、传播洞头海洋文化。他们不仅推出了茶、食、花、禧、乐的陶瓷产品,以及海陶的研学课程等,就连社区、校区、景区也逐渐成为海窑IP孵化的阵地。

  “在素坯作画笔锋浓转淡,可遇见‘青花’,也可以遇见洞头非遗项目之一的‘渔民画’。”当海窑中心的老师去学校授课时,时常会说这句话。

  将海陶融入社区、景区时,方国防考虑最多的是城市雕塑。他觉得传统的城市雕塑要么就是用水泥,要么用大理石、铁等材料来体现艺术,如果用海陶作为洞头城市雕塑,既当地域特色,也可涂上不同颜色的釉彩。用海陶做成城市雕塑,会有极强的表现力,由于硬度高,还可保存数年。

  素烧扩口杯

  采访结束,记者再度回望这一处寄托了方国防及洞头制陶人情怀的方寸之馆,看着这一件件海陶作品是手可触、眼可见的宁静而朴素,是取料汪洋,化腐为奇,终成就这千年的柔情,更是一首不朽的诗,在东海之滨久久流传。

  来源:温州晚报 

  原标题:方国防:用“唯一活着的泥料”做出了艺术品

  记者:潇瑜 陈昱吟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张湉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