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心怀“国之大者” 擦亮美丽温州的生态底色

心怀“国之大者” 擦亮美丽温州的生态底色

温州网 2022-09-06 09:52:00

  温州白鹭洲公园。 管新民 摄

  永嘉金溪水库。 李玉容 摄

  温州网讯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之大者”,生态兴则文明兴。

  近年来,温州立足生态优势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赢得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深厚基础。

  如何建设推动治理现代化、让绿色低碳成为经济发展新模式、实现全域共富大美的美丽温州?朝着美好愿景,温州先积跬步,以至千里。

  巩固“美丽”成果——无废城市建设迈上新高度

  在持续不懈的努力下,今年,温州成功入选国家无废建设试点城市。

  回望4年前,温州市启动小微危废收运试点改革创新工作,为无废城市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以二污普数据为依据,我市全面梳理汇总涉废企业,纳入小微危废统一收运体系,实现“全告知、全纳网、全收运”……当年,1400多家企业纳入收运网络,收运400多吨危废物。

  4年后,我市已建成全覆盖小微危废统一收运单位网络体系:鹿城、龙湾、瓯海等10个县(市、区、功能区)13个统一收运场地建成投用;洞头、瓯江口、文成、泰顺等4个地区采用直运模式。截至今年7月底,我市纳网小微产废企业数达到1.7万家,利用处置危废4254余吨,并成立危废技术服务协会,监督行业自律。

  在全域“无废城市”建设中,温州继续加强源头管控和综合治理,深入打好净土清废治塑保卫战,目前已完成7大类495个无废细胞创建,超额完成省定任务。鹿城、龙湾率先创成省级无废城市,累计创成494个“无废细胞”,出台全省首个《无废细胞创建奖励资金管理办法》,投入市级奖励资金2690万元。

  焕亮“美丽”颜值——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开新格局

  蓝天、碧水、青山、海湾……如今的美丽温州,百姓所见即所得。

  近年来,我市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提升。温州持续发力将污染防治攻坚战从“坚决打赢”向“深入打好”转变,形成“提气、降碳、强生态,治水、固土、防风险”新格局。

  让“蓝天保卫”再深入。几年来,我市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建成空气清新城市。当前,《温州市2022年清新空气行动实施计划》已印发,有关部门协同推进企业VOCs治理,并用科技赋能追溯污染源头精准防治。扬尘污染是下半年全市保卫蓝天的重点抓手,市大气办谋划在前,已牵头推进今冬明春扬尘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多部门齐抓共管,推行全市2105个工地“一张清单”精细化监管。

  让“碧水澄清”再发力。2021年,我市水环境质量创历史最好水平。从成功消除“黑臭河”到深入实施水环境质量“达Ⅲ消Ⅴ”,群众“肉眼可见”的水质提升是全市生态环境治理久久为功的生动缩影。我市深化“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和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等工作,将“五水共治”纵深推进。

  让土壤防治再提升。上半年,我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温州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调查监督管理规程》印发实施,以土壤修复环境安全风险巡查,督促落实二次污染防治要求。

  夯实“美丽”之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迎来新提升

  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温州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步的重要保障。

  为了提升环境扩容能力,盘活存量环境资源,过去三年,我市通过推进实施《温州市生态环保基础设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凝聚部门合力,建成覆盖治水、治气、治土、清废和环境监测等5大领域重点工程86个,基本实现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镇级全覆盖、环境空气自动站乡镇全覆盖,基本满足全市固体废物处理需求。

  今年2月,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实施新一轮生态环保基础设施提升行动计划”的要求。

  目标已定,市住建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有关部门再次形成合力。市生态环境局牵头编制《温州市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5年)》,拟定126个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至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终端布局进一步优化,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短板精准补齐,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形成系统完备、适度超前、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体系。

  探索“美丽”课题——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入精微

  如何发掘基层首创“微改革”力量,全力打响温州生态环境领域改革特色品牌,是近年来市生态环境局不断探索的课题。

  当前,我市确定30个各具地方特色、深耕精细治理“微改革”项目,为低碳发展、数智治理、污染防治、绿色发展、制度创新贡献地方经验、撬动精治善治。

  我市推进数字环保新基建,开展企业工况监控系统建设,迭代升级“美丽温州云管家”,数字化能力有效增强;开展“环保管家”改革,为园区企业提供监测、监理、设施运营等一体化环保服务,基本实现了环保园区全覆盖;探索推广社会检测机构采样全过程录像和车辆检测“一件事”集成改革,139家中介机构签约自律公约;持续完善生态环境技术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200多家中介机构入驻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市生态环境局持续推进“环保e企管”应用地方试点,1.6万家工业企业实现“红、黄、绿”三色赋码,并可自行通过该平台开展环境问题自查、整改、咨询及申诉。龙湾精铸小微园作为省厅“环保e企管”精细化应用场景试点,探索推进“监管—企业—环保管家”三方管理服务体系。

  守护“美丽”伙伴——生物多样性保护迎收获

  今年5月,洞头海岛聚集万鸥齐飞,其中有黄胸鹀、黄嘴白鹭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今年2月,植物新物种“陈嵘栲”在泰顺乌岩岭保护区被首次发现并命名;更早之前,成群海豚出现在平阳南麂海域,翻腾着向外海游去……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更是维系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为了逐步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温州不断探索,不断守护。

  当前,我市乐清、平阳、泰顺、苍南4地开展全域全物种生物多样性调查,组织起草《温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方案》,要求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构建以自然保护地为基本骨架的生态安全格局;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和评估,建立健全三大水系和近岸海域禁渔休渔制度等;强化生态环境风险防控,加大矿山生态环境整治、修复和绿化,加强尾矿库环境污染防治。

  2021年,温州被评为“美丽浙江”建设考核优秀市,获得浙江省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优秀市“大禹鼎”,获得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市。站在新起点,温州,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打造“六个治理”工作模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扎实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温州建设,全力打造无废城市等“美丽中国温州样板”标志性窗口成果,进一步夯实“千年商港、幸福温州”生态环境基础。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心怀“国之大者” 擦亮美丽温州的生态底色

  记者 张琳 通讯员 周洛嫣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杨丽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