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重灾区”变成最美艺术写生地 - 新闻中心 - 温州新闻网

  聚焦共富场景,探讨共富路径。“共富新场景”网络主题传播活动将聚焦六大共富场景,寻访共同富裕道路上共同奋斗的,有力度、有温度、直抵人心的创新创业创富故事,探讨共富路径,总结共富经验,展示浙江省获批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一年来的建设成果,进一步助力温州打造共同富裕市域样板。活动由温州市委网信办主办,温州新闻网承办。

“昔日重灾区”变成最美艺术写生地

温州晚报2022-09-26 08:24:00

石斛瀑布公园“仙气”缭绕。林影/摄

  昨天,走进乐清市龙西乡上山村,仿佛到了一个蓬莱仙境。碧水青山映衬之下,被称为“人间仙草”的铁皮石斛迎风生长;大学生们正坐在秋日暖阳下,拿起画笔对着美景写生。

很难想象,这里曾是遭受台风侵害的废墟。当地村民说,这些年来,各级党委政府牢记习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废墟中重建家园,充分发挥各方力量,携手推进乡村振兴,让“昔日重灾区”变成最美艺术写生地,他们的共富路越走越有劲。

重灾区遗址

变成文化公园

今年52岁的上山村党支部书记潘行进,原来也是位在外乡贤。潘行进说,他是被台风“召回”家乡的。2004年8月,正在陕西做苗木批发生意的他,被村里打来的一个紧急电话催了回去:“台风云娜来袭,泥石流冲毁了村里的小学、道路和一些房子,村里共有18人不幸遇难。”

他说,没想到,等他赶回来后,发现家乡已经成了一片废墟。

潘行进站在村里宣传牌前,陷入深深的回忆中。灾害发生后,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先后两次赶到上山村等重灾区,行进在崎岖不平的乡间小道,要求尽快把救灾物资送到每位受灾群众手中。在灾害现场,习近平详细询问发生灾害的地质原因和群众房屋建造位置、结构等情况,要求抓紧重建家园的规划和建设,“把温暖送到群众心中”“让活着的人生活得更好”。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指导、关怀下,上山村迅速开始灾后重建。

2004年9月,潘行进决定留下带领村民重建家园,并于2005年当选为上山村新一任村党支部书记。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上山村干部群众全面投身家园重建,清理乱石堆,整修道路和水利设施,改造村舍庭院,打造最美乡村。

如今,泥石流发生地遗址,已建起了一座上山村文化公园及石斛瀑布公园,沿着公园拾级而上,新种植的铁皮石斛形成一道道绿色门廊,廊下可供行人行走。从废墟里收集的石头被砌成了一道纪念石墙,竖立在公园入口附近,上面镌刻着“把温暖送到群众心中”9个大字。

捐资10多万元支持上山村文化公园附属设施建设的林锡旭,是乐清市石帆商会会长、浙江捷仕泰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锡旭说,乐清各级党委政府在奔向共同富裕的征程中,很注重凝聚和引导乡贤的力量。今年春节,他组织乐清虹桥镇的企业家代表,一起来到上山村慰问困难群体,一听说上山村建设还需要资金,马上慷慨解囊。

通过龙西乡党委政府的牵线搭桥,林锡旭还对接当地农户,已经帮助联系了几家商会和企业,将粉干等农产品列入商会和企业年货采购清单,进行长期助农合作,一起推动共同富裕。

“共富草”

带动400名妇女就业

远山如黛,近水含烟。今年5月,铁皮石斛瀑布项目在上山村建成。上山村充分利用农村闲置山地、公园等区域,打造近10亩仿野生石斛种植区,搭配智能化管理喷淋养护系统,农户一按下遥控器上的控制按键,石斛种植区顿时烟雨朦胧、“仙气”缭绕。

潘行进介绍,铁皮石斛瀑布项目采取“政府补助+企业结对入股+乡贤、村集体兜底”模式,由万控智造股份有限公司出资15万元,占股30%的模式对上山村进行结对帮扶。同时,龙西乡当地乡贤宋仙水所创办的浙江铁枫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石斛瀑布项目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和石斛销售兜底,为产品中后期的养护销售等保驾护航。

潘行进掰着手指头估算,上山村石斛瀑布项目预计将实现加工产值360万元,带动集体经济年均增收50万元,帮助铁皮石斛加工农户平均每年增收1.5万元以上。

“我家的生活,是被石斛改变的。石斛对我来说是致富草。”乡贤叶美娣是当地乐清优美石斛专业合作社的创始人。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上山村的娘家,跟几名石斛采购商洽谈生意。

叶美娣的丈夫在安徽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做中药材批发生意。2015年,恰逢上山村铁皮石斛滞销,许多村民找到叶美娣帮忙,希望她能找找门路,帮助滞销的铁皮石斛销货。

叶美娣说,当时售卖石斛的店却不多,她就开出了专营门店,还把家里两个弟弟,都带了出来,专做铁皮石斛批发销售的生意。

如今,叶美娣的石斛生意越做越大,每年销售量达到了几十吨,客户遍布北京、广州、上海等地。

致富后的叶美娣不忘反哺家乡。铁皮枫斗需要人手工加工生产,上山村有很多留守妇女,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叶美娣就送货上门,让其提供加工服务,再按一斤100到150元的加工费进行结算。“做得好的话,一个月4000多元的收入没有问题。村里一名单亲妈妈,就靠这个加工活儿,撑起了自己和孩子的家庭开支。”叶美娣说。

叶美娣现带动了龙西、仙溪等地400多名妇女就业,每年为乡民增收超过300万元,让石斛成为龙西“共富草”。今年10月,叶美娣在上山村投资建设的石斛加工厂也即将完工,预计将提供100个就业岗位。

上山村

成最美艺术写生基地

在上山村的“山谷里·艺术写生基地”,来自温州理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的学生们正聚精会神地坐在二楼阳台,对着铁皮石斛等山村风景写生。

2016年,上山村乡贤章恒明回到家乡,引入了艺术写生基地项目。“我有一个亲戚是乐清人,他是中国美院教授,一直想在雁荡山找个地方带学生过来写生。我想龙西乡拥有雁荡山八大景区之一显胜门,也是张纪中版《神雕侠侣》的拍摄地之一,就带着这个项目来到了处于龙西乡‘心脏’位置的上山村。”

章恒明说,村里提供低价的场地支持,目前,艺术基地和艺术民宿可同时接待200多人,已有中国美术学院、上海戏剧学院、杭州师范大学等几十家院校、机构和基地签约合作,定期带学生来写生,每年给村子带来近1000名师生的稳定客流量。

温州理工学院带队教师余晓冬说,上山村有着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同时又保留了原始的乡野之美,是艺术写生的理想地点。所以这次学院组织了400来名学生来到上山村,开展为期10天的艺术写生之旅。

学生们的到来,带动了山村的经济发展。上山村将原有的石头屋、旧民房改造,形成富有龙西特色的半山民宿。艺术基地的房间床位紧张,一些学生就被分流到了这些民宿中。

村民章丽珍家的4层楼民房,经过改造后,变成了“如意楼”民宿。除了顶楼用来自住之外,她家一共开设了12个标间,可住20多人。“客满时一天可以多1000多元的额外收入。”章丽珍笑着说,除了住宿外,她还给艺术写生基地进行后勤帮厨的工作,赚些“外快”等。

“随着游客越来越多,我们村民和村集体的收入也越来越高。”潘行进说,接下来,村里有了经费,还打算开设邻里共享食堂,为老人们提供福利。

龙西乡负责人表示,该乡将以上山村为共富样板,凝聚乡贤之心、汇聚乡贤之智、集聚乡贤之力,推进乡贤带富,进一步保护和开发特色资源,打造一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秀美村庄,助推乐清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标杆。

专家点评

  • 温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叶海景

    特色富民产业是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乐清市龙西乡上山村激活乡贤力量,保护和利用绝佳山水资源致富,让百姓过上了好日子,同时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提升了美丽乡村建设。上山村带有乡贤特色的共富实践成果表明,乡村致富“产业优”是根本,乡贤先富带共富是个好路径,两者缺一不可。

监制:阮周琳|策划:叶双莲|记者:高寒潇|编辑: 诸葛之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