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温州文化领域的两件大事,齐齐发布:其一,温州朔门古港遗址引发举国关注,这一考古重大发现,重现温州千年商港的繁华景象,堪称海上丝绸之路的绝佳阐释;其二,温州文化展示中心工程正式开工,将打造成为向世界展示温州文化艺术的新窗口。

遇见千年,遇见未来

王丹容2022-10-02 23:08:00

朔门古港遗址发掘现场。 杨冰杰 摄

  两件大事,一“老”一“新”,交汇于同一天,似是无心插柳,又颇有几分意趣。

  就好像文化之钥忽然打开了城市的“穿越门”,一头是“历史的”,一头是“未来的”。于是,所有的想象,便有了中心议题:当“历史的温州”遇上“未来的温州”……

  温州好,别是一乾坤。瓯越的先民披发文身、撑着一叶扁舟击浪而出,江心的双塔静静矗立,俯瞰着古港的兴衰起落,守望着远航的人们归乡的路。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温州人,一次次,从港口出发,走向大千世界,闯荡出“敢为天下先”的精彩。

  时光大浪淘沙,历史留下简单的结论,却往往难存真实的细节和厚重的印记。有幸的是,千年等一回!温州朔门古港遗址揭开面纱,古港的繁华得以“浮出水面”。

  遗址上,新出土的码头、沉船、海量宋元时期龙泉瓷片堆积,成为千年商港的核心元素,与温州古城、江心屿双塔交相辉映,再现着宋元时期温州港的繁华,实证“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国风采。

  面对这个被称之为“最完美的海上丝绸之路遗址之一”的重大考古发现,面对全国考古界、文化圈的热切聚焦,我们不禁要思考:拂去千年风尘之后,温州朔门古港遗址,将给今天的温州以什么样的城市课题?

  一座城,如同一个人,在传承中延续着生命的成长。瓯越文化之根脉,凝结着温州人的智慧、信仰和情感,扎进世世代代温州人的生活里。当下的温州,如何延续和传承城市历史文脉?这是温州精心考量的一个命题。本周召开的市委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会就强调,“必须要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必须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城市是活态的生命体。城市历史文脉,亦不是静态的,从来不纯粹属于“过去”,也不仅仅只是“小圈子”的事。也因此,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需要从静态的保护,转变为活态的传承。这是一种融入市民生活、融入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活态呈现,首在让更多人保护“遗产”、亲近“遗产”。这一次,温州朔门古港遗址考古重大发现,在全国“热”了一把,也让温州人更真切认识到温州历史之深厚、文化“财富”之宝贵。这股“热流”创造难得契机:利用这一考古重大发现成果,乘势在全社会普及传承历史文化、珍惜文化遗产的理念,让保护文物、保护文化遗产成为道德自觉和社会责任,继而完善根植于民众自觉的呵护体系。

  而这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也始终与城市有机更新经纬交织。在对温州朔门古港遗址的关注中,政府“为文物让路”之做法以及遗址下步保护方案、遗址公园设计,都是聚焦度极高的热门话题。有形的“遗产”,需要在保护中修缮;无形的“遗产”,需要在提炼中传承。可以想见,不久的将来,“千年商港”历史文化遗产的研究、展示、互动等各种活态传承,都将融于温州城市空间的塑造,伴随温州这座城市的发展。当文化财富不再是城市客厅的“装饰”,历史文化遗产,理应成为城市中最有温度、最闪耀的存在。

  随着温州朔门古港遗址的重大发现,今天,我们去寻找一个“历史的温州”,是为“未来的温州”找到成长的钥匙。

  古城北墙外,温州朔门古港遗址,承载历史;新城瓯江畔,温州文化展示中心工程,面向未来。一古一今,似是历史与未来的对话,又似城市生命的传承。

  没有历史积累的文化是“化而不文”,没有现实活力的文化是“文而不化”。从朔门古城到滨江商务区,城市空间的拓展、延伸、更新,是文化呈现、底蕴所在。我们期许,面向未来的城市设计,都能从城市历史中萃取独特的文化基因,形成温州城市鲜明的标识。惟此,我们才能真正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让城市既存“物”,也留“脉”。

  一座城市的未来,取决于我们看待历史的态度。

  今天的温州,站在历史与未来之间,向上生长。

  让世界透过“千年商港”这个窗口,领略温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这是温州对历史和未来最动听的呼应。

监制:阮周琳|编辑:叶双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