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温州为何出歌舞人才?“尚歌舞”之风延续千年

温州为何出歌舞人才?“尚歌舞”之风延续千年

2022-10-07 10:25:00

  温州历来出歌舞人才。

  小编就常跟外地朋友介绍,老一代艺术家如戏称“卖艺黄家”的黄宗江、黄宗英、黄宗洛、黄宗汉兄妹,又如扮演过经典林黛玉、小白菜角色的陶慧敏,或是舞蹈家黄豆豆、彩虹室内合唱团指挥金承志,温州走出的文艺界人才不胜枚举。

  黄家四兄妹在《大栅栏》中的剧照。

  其实,温州人是有能歌善舞“基因”的,千年来对温州民间的“尚歌舞”之风的记载众多,温州人高则诚的《琵琶记》还被明太祖朱元璋评价如“山珍海错,富贵家不可无”。

  素以“尚歌舞”著称

  对温州人能歌善舞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昭王时期。东晋王嘉《拾遗记》中《江汉二女》一文记述,周昭王二十四年(公元前977年),“时东瓯献二女,一名延娟,一名延娱”。两女的歌声、舞姿十分美妙动人,“辩口丽辞,巧善歌笑,步尘上无迹,行日中无影。”舞姿之轻盈,堪比汉代赵飞燕闻名于世的“掌中舞”。《拾遗记》虽说是古代中国神话志怪小说集,“江汉二女”后来逐渐演变为中国传统神话中“江汉女神“的形象,但作者王嘉把两名能歌善舞的女子归为“东瓯”人,可见当时东瓯声名在外。

  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出任永嘉太守,受到温州百姓的热烈欢迎,史书中有“儿童骑竹马迎之”的记载。宋代温州三十六坊中的“竹马坊”,就是因纪念谢灵运而得名。从唐代赵嘏《淮信贺藤迈台州》诗:“旌旗影前横竹马,咏歌声里乐樵童”来看,这种“竹马”是儿童骑竹马,夹道列队、载歌载舞的场面。

  南宋祝穆编撰的地理类书籍《方舆胜览》说,早在隋朝志书中就有“温州俗少争讼,尚歌舞,俗喜竞渡”的记载。到了唐代,温州民间歌舞之风更是在大诗人的笔下活色生香。

  振鹏 《龙池竞渡图》

  唐代诗人孟浩然来温州探望担任乐城尉的好友张子容,记录下在乐清、温州市区听闻妙乐的场景。孟浩然在《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一诗中写到:“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而张子容也在唱和诗中写到:“妙曲逢卢女,高才得孟嘉,东山行乐处,非是竞繁华。”将席间献艺的歌女,比喻为受到曹操喜爱善弹琴的卢氏宫女,可见歌舞技艺非同一般。张子容《泛永嘉江日暮回》还有“更值微风起,乘流丝管声”之句,可见温州民间“丝管”弦乐之声随处可闻。

  唐代诗人顾况在温州任盐监官期间,感受温州风土人情,写下《永嘉社日赛神诗》:“东瓯传旧俗,风日江边好。何处乐神声,夷歌出烟岛。”“江边”、“烟岛”应指瓯江与江心屿,则“夷歌”是民歌,可见在唐时,瓯江两岸的乡歌俚曲已十分盛行。

  江心屿

  宋代温州由于经济发展、商业繁盛,文艺更为兴盛。北宋温州知州杨蟠在诗中不但描绘“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的繁华,也有“过时灯火后,箫鼓正喧阗”的热闹。音乐声中喧哗热闹的温州城,令诗人流连。“永嘉四灵”之一的诗人徐玑,《壬戌二月》诗中则写到“山城二月夜如何,行处时时听踏歌”。

  永嘉学派集大成者叶适在《水心即事》一诗中,也有相关描述:“听唱三更罗里论,白旁单桨水心村。”“罗里”是温州歌谣中常用的衬词,具有和声的色彩,从温州人熟悉的民谣《叮叮当》中可见一斑。夜半三更时,诗人住处还能隐约听到一人唱、众人和的民歌,夜晚山城步行,处处可听到踏歌声,还有城市里热闹的萧鼓声,可见宋代温州的歌舞之风有多兴盛。

  琴人辈出,诞生《潇湘水云》名曲

  古代温州不但歌舞之风盛行,也是个出琴家的地方。

  早在晋代,出任横阳(平阳)令的贺韬就是当时国内顶级的琴师。南朝刘宋时的《世说新语》载:“会稽有防风鬼,屡见城邑,常跂雷门上,脚乘至地。晋横阳令贺韬善鼓琴,防风闻琴声,在贺中庭舞。”不但县令善琴,当时的土著人也善舞。

  贺韬还在温州吹台山得到桐木,制作了啸鱼、恒寿两把名琴。据记载,南北朝梁天监三年(504)永嘉郡太守丘迟曾采吹台山上的梧桐做琴材,赠给数百里外的吴兴太守好友柳恽,被传为佳话。

  《潇湘水云》琴谱

  南宋后期,温州走出了大琴家、古琴浙派创始人郭沔(郭楚望)。郭楚望终生未仕,感叹南宋政局腐败,创作了著名琴曲《潇湘水云》。他还创作了如《泛沧浪》、《秋鸿》、《飞鸣吟》、《步月》、《秋雨》等大量优秀的古琴作品。郭楚望的作品和技风后经继承者刘志方、毛敏仲、徐天民等名家代代相传,在中国琴坛长期占有一席重要位置,后被琴学界称为“浙派”,其传谱亦称为“浙谱”。

  此外,宋代温州善琴者见诸史料的还有潘柽、许扬、何某等人。

  “南戏故里”美名扬

  位于市区的南戏博物馆

  温州又被称为“南戏故里”。正如明徐渭《南词叙录》所说:“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永加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

  永嘉昆剧团《张协状元》剧照 资料图片

  南戏诞生于北宋末期的温州,是中国最早成熟的戏曲艺术,最初名为“戏文”,后又被称为“南曲戏文”、“杂剧”。流传到外地后,冠以地域称“永嘉杂剧”或“温州杂剧”。如今我国各地数百种地方戏曲形式,不少由南戏演变而来。中国目前最古老的完整剧本《张协状元》,就是当时的温州九山书会编写的。

  南戏之所以诞生在温州,当时温州民间小曲的兴盛密不可分。《曲苑丛谈》认为,“南戏……其始者用宋词,而益以里巷歌谣,不尽叶宫调,士大夫少留意者。”徐渭也说:“……永嘉杂剧兴。则又即村坊小曲而为之,木无宫调,亦罕节奏,徒取其畸农市女,顺口而歌而已。”在《张协状元》中,发现有《东瓯令》《台州歌》等和温州地名有关的曲牌名,专家们推断,这些曲子可能就是直接从当地的俚歌民谣和村坊小曲演变而来的;《凉草虫》《豆叶夹》《越皮鞋》《吴小四》《油核桃》等曲牌名,民间意蕴浓郁,应该就是从“士大夫少留意”一向不登大雅之堂、亦不受宫调限制的民歌小曲演变的。

  温州市区公园路朱元璋评价《琵琶记》石刻   郑鹏摄

  元末明初,高则诚创作的《琵琶记》因曲文清丽、结构巧妙,兼具戏剧性和文学性而蜚声剧坛。《琵琶记》成为中国戏剧史的一座里程碑,代表着中国南戏的最高成就。朱元璋览后赞曰:“四书五经,布帛菽粟也,家家皆有,高明《琵琶记》,如山珍海错,富贵家不可无。

  明、清时期,温州民间歌舞之风仍然兴盛。明姜准《岐海琐谈》:“儿童结伙踏歌,一唱百应,遇别伙,歌者与之较胜,谓之‘撞歌’。清项霁《上元灯词》:“繁弦末断踏歌起,总是人间丰乐声。”张泰清《瓯城灯幔记》:“各征歌于帝江,用助喧阗于人海。”并呈现了“鳌山笙管会神仙”、“六街春暖管弦忙”的繁盛景象。

  参考材料:

  《山城二月夜如何,行处时时听踏歌 ——温州历代民间歌舞谈》 胡雪冈 

  《温州民间音乐的千年韵律 》叶大兵

  《乡歌里的民间记忆》王民悦 原载《温州日报》

  来源:温州三十六坊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鲍苗苗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