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河湖管护的民间力量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鲍苗苗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17日

  【故事】77岁的胡福庆,是浙江杭州的一名民间河长。2014年至今,他每天义务巡查河道、清理河道两侧垃圾,采样测量河水相关数据、监督水体环境质量。8年多来,胡福庆累计巡河里程超6000公里,巡河时间超4000小时,写下巡河日记3000多篇,以奉献和热爱守护水清岸绿。

  【点评】

  在胡福庆家里,标注采样日期和样本质量的一个个水瓶,记录水体特征与河道状况的一本本日记,见证这位民间河长多年如一日的巡护足迹。没有报酬,无论寒暑,胡福庆巡河脚步从未停歇,为守护水清岸绿贡献着力量。详细的日记,也为“黑臭河”变身“清水河”留存了生动“印迹”。

  虽然是民间河长,但胡福庆干得不马虎,还摸索出了一整套巡河护河的经验。从自制一根既能收集垃圾又能测量河水透明度的捞竿,到自费购买水质检测设备并学习测量水样指标,再到结合日常记录、月度分析对河水作出“体检报告”,胡福庆不仅装备齐全,还练成了判断水质的“火眼金睛”。在每日例行巡河中,他还关心河岸绿化带干不干净、雨水口是否有污水流出、水生植物生长情况等,遇到违规垂钓、倾倒污水等不文明行为,他也会挺身劝阻。如今,尽管巡河范围越来越大,但胡福庆的工作丝毫不打折扣,“每次走在河边,看到散步的市民,他们开心,我更开心”。

  胡福庆虽然是独自巡河,可和他并肩战斗在“护河战线”的伙伴越来越多。在他近年的巡河日记里,“水质清澈”“水面无漂浮物”等字眼频现。出现这些可喜变化,不仅要感谢像他一样坚持巡河的“流动哨”,更得益于专项治理、巡护反馈、协调处置等连环行动打出的“组合拳”。日常巡护中,胡福庆发现的异常情况,经过工作群、电话等报告后,都能及时得到责任部门的妥善处置。河湖治理非一日之功,广泛发动民间力量参与护河治水、不留管护死角,责任部门精准解决问题、变集中式治理为常态化治理,这样相互配合的治理链条,让问题发现在初始、解决在萌芽,为促进水生态环境改善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河长,如同一条河的“家长”,不仅要眼里有河,更要心里有河。这是以胡福庆为代表的民间河长“守水有责、守水尽责”的动力源泉。放眼大小江河湖库,民间河长们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守一方水土、护一域清流。无论是主动放下渔船和钓具,投身义务巡护并见义勇为的“平民英雄”周海明,还是患喉癌后无法说话,坚持用小画板反映河道问题的“无声河长”张海清,成千上万的民间河长与村民监督员、义务护水队、亲水志愿者等一起,秉持爱护之心、责任之心,充分激发了河湖管护的民间力量。

  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进程中,我们需要继续发挥民间河长的作用,建设人人共享的生态文明。从“河长上岗、生态变样”到“全民参与、人人护河”,有理由相信,更多守护“水清岸绿风光美”的生动实践,将在迢迢水岸、悠悠长堤间绘就更美画卷!(李忱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