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人民中级法院:为续写好新时代温州创新史保驾护航

新时代赋予人民法院新使命新要求。2019年,温州全市法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自觉对标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四高”要求,紧紧围绕“新时代一流法院”建设目标,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积极投身法治建设伟大实践,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问题,形成了一批具有创新意义的亮点工作。

担当作为 做服务大局的践行者

2019年12月28日,全国首个地级市破产法庭在温州揭牌成立。温州破产法庭的落地,为民营企业家解困重生,创造良好环境,全力以赴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为高效的司法支持。

借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的改革契机,温州法院扎实推进破产案件审理方式改革试点,率先探索建立了破产简化审、执行转破产程序、破产财产网拍处置、重整企业信用修复、破产涉税协作、破产企业注销、管理人履职评价等一系列机制。

顺势而为,温州法院大胆尝试具备个人破产实质功能和相当程序的个人债务集中清理试点,推动出台全国首个个人债务集中清理府院联席会议纪要,制定具体全面的试点操作规程,办结全国首例具有个人破产实质功能的个人债务集中清理案件,为中国个人破产制度的尝试率先作出了温州实践。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2019年以来,温州法院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执行合同质效行动方案》,会同市企业家协会签订框架合作协议,设立民营企业纠纷风险预防化解指导室,编印发放规范企业用工、公司常见法律风险提示等系列服务保障手册,解决各类涉企问题50余个;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办理破产便利化行动方案》,全市法院新收破产案件605件,审结490件,均占全省四分之一多;盘活资产18.7亿元、土地651.7亩、厂房面积41.3万平方米,化解不良贷款86.6亿元。

同时,温州法院与市政府联合召开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府院联席会议,深化推进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实体化运作,在一审行政诉讼案件收案增幅较大的情况下,调撤率达54.1%,排名全省第一。

履职尽责 做司法为民的奉献者

2019年,温州法院新收各类案件222410件,同比下降2.86%,近10年来首次出现降幅。这得益于诉源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温州法院主动将法院调解工作置于党委政府大治理格局之中,积极构建“社会调解优先、法院诉讼断后”的递进式矛盾纠纷分层过滤体系,打造“场所+机制”“线上+线下”“城镇+乡村”“国内+国外”诉源治理新模式,助推市域治理现代化,走出了一条具有温州特色的共建共治共享诉源治理之道。

在这一思路下,瓯海法院在平安瓯海综合体整合了诉讼服务等六大平台40余项业务,文成、洞头、苍南等法院建立员额法官联系街乡制度……截至2019年,温州11家法院以整体入驻为目标全部成建制入驻当地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此外建立覆盖17个国家(地区)的跨境调解体系,涉侨案件平均审理天数降至50天。

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温州法院不断完善司法便民利民为民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制定黑恶势力犯罪案件审理指引、罪名量刑指导意见等系列规范性文件,从严从快审结涉黑恶案件;出台进一步强化强制执行措施的若干意见,创新研发应用的“执行在线”系统荣获全国“2019年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应用奖;开展“清零行动”集中执行活动,网拍各类财产4021件次,成交金额109.1亿元,网拍成交率排名全省第一;扎实推进打击拒执犯罪专项行动,三项指标均排名全省第一。

精益求精 做司法改革的燃灯者

2020年1月21日,龙港市人民法院正式挂牌成立,龙港司法体系建设迈入新征程。针对龙港“大部制、扁平化、低成本、高效率”的市域治理特征,将全面推进审判能力建设,做到审判管理精准化、诉讼服务智能化、综合保障社会化。

自启动基层法院内设机构改革以来,温州市两级法院严格标准,大胆创新,稳步推进内设机构改革工作,内设机构改革任务圆满完成,机构数量减少34.1%,全面步入新的工作模式,最大化发挥了司改效能,激发法官干警的工作活力,促进以审判为主的各项工作健康顺利发展。全市法院院庭长办结案件89256件,占总结案数的40.1%,实现院庭长办案常态化。

扎实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适用率达49.9%;巩固深化庭审实质化改革,控辩双方申请证人出庭率为68.6%;深化推进家事审判改革全国示范法院创建,全市法院审结家事案件9879件,调撤率为70.6%;温州首创的法官律师互评工作经验被推广至全省法院……

亮眼的数据背后,同样也离不开温州法院人从严从实打造自身队伍。为巩固与提升队伍建设,温州法院制定《全员岗位职责清单》,将发改案件评析情况纳入考核范围,四全四化规范工作体系初步建立。全市法院一线法官人均结案346.9件,比全省平均数多10.9件;生效裁判息诉率98.6%;二审改判发回瑕疵率1.44%,全省最低。

 

 

 

 

温州市人民检察院:自觉扛起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检察担当”

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法治保障是其题中之义和重要内容。2019年,温州检察机关坚持把检察工作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来谋划推进,充分履行检察职能,全面深化检察改革,大力实施“五大工程”,积极推动省检察院“三个年”部署落地见效,不断增强检察机关核心战斗力,为温州高水平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奋力续写新时代创新史提供坚实有力的司法保障!

精准监督、精准服务——助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2019年,温州检察机关以贯彻落实省委《进一步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若干意见》为主抓手,聚焦监督主责主业,积极履行检察职能,不断深化服务保障,以更高的要求、更严的标准深入推进精细办案,着力打造精准监督、精准服务“两个精准”品牌。

得益于捕诉一体同认罪认罚的深度融合,2019年4月4日,瓯海区检察院办结首例认罪认罚案件。从该院以张某涉嫌盗窃罪向瓯海区法院提起公诉,到法院全部采纳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判决,仅用了8天时间。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一项新的刑事司法制度,有助于提升办案质效,进一步修复社会关系,有效推进诉源治理。永嘉县检察院出台《办理认罪认罚案件工作基本规范》,既全面、全程规定检察官适用认罪认罚的流程操作,又对公检法司四家如何加快有效对接等提供具体指引。量刑建议精准化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发展方向,也是检察机关主导责任的重要体现。借力大数据,温州市检察院在瑞安市检察院试点研发运行“刑事案件精准化办理智能辅助系统(一期)”,可视化展示案件裁判结果区间分布,促进量刑建议精准化。2019年,温州检察机关全面、全程适用认罪认罚,全力推动该项制度落地见效,适用率位居全省前列。

法律监督,精准就是其内核所在。2019年,温州市检察院相继研发虚假诉讼智能研判系统、“温检在线”检察监督平台,牵头推进政法一体化电子卷宗单轨制协同办案模式试点等,不断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服务好企业,就是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2019年以来,温州检察机关坚持在精准服务上下好功夫。建立健全劳资权益双向保护、涉产权刑事申诉案件办理等工作机制,依法妥善化解各类涉企矛盾纠纷;在全市设立81个检察服务站点,建立全省首个民营经济法治护航基地,畅通企业诉求渠道,及时回应企业司法需求;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与市侨联签署为侨服务框架协议,设立“检侨驿站”,为在外温商提供零距离、全方位法律服务。

新理念、新作为——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2019年,温州检察机关坚持把“精准监督”“双赢多赢共赢”“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等理念贯穿始终,推动各项检察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不断提升温州检察工作现代化水平。“依据相关领域专家出具的鉴定意见和评估报告,使我们开展诉前整改工作有的放矢,整改效果较以往也有大幅提升。”2019年6月,在一次联合开展的公益诉讼生态修复集中增殖放流活动中,苍南县海洋与渔业局的工作人员有感而发。

在公益诉讼诉前整改中全面引入第三方,通过“导流、引智、聚力”,对诉前整改成效进行评价和验收,有效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这是温州检察机关在办案实践中的积极探索和有效尝试。2019年以来,温州检察机关积极“引入第三方”,在扬尘污染、食品安全、林地破坏、非法养殖等100多件公益诉讼诉前整改程序中,借助专家“外脑”提升监督专业化水平,对诉前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评估、验收,打造诉前整改评估开放式平台,有效化解矛盾,进一步实现“双赢多赢共赢”。

“智慧”借助,是提升检察工作质效的一个“利器”。2019年5月,温州市检察院作为全国检察系统唯一一家参展单位,携公益诉讼线索智能研判系统、智能在线检察微信小程序、民事诉讼监督辅助系统、智慧人事政工系统等多项检察业务信息化成果亮相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

近年来,温州市检察院深化“互联网+”理念,强化“大数据理念”,把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检察改革、司法办案、检务公开等多个层面,致力打造智慧检务平台“最强大脑”,进一步提升办案效率和司法公信力,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检察环节的信息化有力保障。

防控阻击战、发展主动仗——助力抓好检察环节“两战赢”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温州检察机关牢牢把握打赢“防控阻击战、发展主动仗”战略重点,依法严惩涉疫违法犯罪行为,持续深化助企法治服务,以更加强烈的检察担当助力“两手抓、两手硬、两战赢”。

2020年2月4日,温州市检察院联合市中级法院联合发布《关于依法从快从重严厉打击疫情防控期间违法犯罪行为的通告》,对任何破坏疫情防控、危害群众生命健康、扰乱社会秩序等犯罪行为,坚持第一时间介入、第一时间批捕、第一时间起诉,为疫情防控营造更加有力的司法环境。

疫情防控工作推进到哪里,检察司法保障就要跟进到哪里。

“检察官的到来就是一场‘及时雨’。”2020年2月,检察官的助企服务,为某服饰企业总经理解决了棘手的难题——梳理转产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帮助对接相关职能部门审批事项,指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举措等等。经过20来天努力,生产车间终于成功改造,伴随着机器的生产节奏,一个个口罩渐渐成型。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温州市检察院适时制定出台“护企暖企九条意见”,整理和编发《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法律服务手册》,为企业送上法治贴心“大礼包”。结合深化“三服务”活动,借助“万名干部进万企”,温州两级检察机关积极走访全市各类企业,及时宣传与疫情防控相关的法律知识,促进企业依法严格执行防控措施;主动提供法律服务,引导企业评估疫情对合同履行等经营活动的现实影响,做好防范工作等,努力为企业当好“疫情防控指导员、复工复产助推员、困难问题协调员、扶持政策解读员、舆论宣传引导员”。

 

 

 

 

市委统战部:明确十大重点任务 做到十发力十提升

2019年工作成效:

2019年,全市统一战线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建平台、强机制、优品牌、抓队伍,不断推进统战工作探索创新、提质增效,有力增强了温州统战工作在全省全国的影响力,提升了统战工作服务中心大局的贡献度,坚定了全市统一战线“创标杆、争一流”的信心和决心。

承办全国性会议和省级现场会各2次

获得省级以上领导批示肯定22次

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获评中国改革十大年度案例

为侨服务“全球通”获全国统战工作实践创新成果奖

市民宗局、市侨联、市工商联在全省条线考核中均获第一

2020年工作目标:

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市各级统战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统战部长会议精神,按照市委重要决策部署,始终不忘初心、维护核心,凝聚人心、服务中心,锚定“创全省标杆、争全国一流”的目标,创新赋能、提质增效,进一步推进统战工作体制机制优化、平台品牌深化、基层基础强化,持续提升统一战线各领域治理能力和水平,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战”彰显统战担当,为温州“奋战1161、奋进2020”、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统战力量。

高质量做好今年统战各领域工作 重点要做到“十发力、十提升”

1.在“提高站位、把握主线”上发力,提升思想政治引领力

强化政治建设这一统领。积极引导广大统战成员和全体统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把握凝聚人心这个根本。精心谋划开展“统一战线助力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活动,积极引导统战力量助力市委中心大局工作。

突出思想引领这条主线。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正确处理好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努力形成最广泛的政治共识和思想认同,促进统一战线“五大关系”的和谐稳定。

2.在“聚力聚智、创新赋能”上发力,提升助推市域治理现代化的贡献度

建言献策要更有质量。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大智库”的优势作用,积极引导广大统战成员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开展深入调查研究、资政建言、民主监督,聚焦助力重大改革任务落实落地。

优势发挥要更具效率。深入推进行业商协会改革、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基地建设等统战各领域改革创新,不断拓宽统一战线参与市域治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防范风险要更加有力。提前做好统战各领域风险评估、研判和处置,同时,积极主动做好新阶层、新群体、新乡贤、新生代的统战工作,努力让“新增量”转化为“新力量”。

3.在“规范执行、提效提质”上发力,提升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工作质量

全面贯彻落实参政党建设文件精神。

深化“诤友建言”调研,落实主委领衔调研制度,完善“党委出题、党派调研、政府采纳、部门落实”的参政履职机制。用好“同馨智库”直通车平台,为市委决策提供更多科学参考。

深化“一党派一品牌”建设,推进多党合作传统教育基地、党派特色基地和共建基地建设,不断打响社会服务品牌。

4.在“实践创新、理论升华”上发力,提升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成果

抓好上级重要文件精神贯彻落实。结合“助企抗疫情、联企复生产”专项行动,深入开展“三百结对”联系、“百会千企”调研、“联防联控”攻坚、“复工复产”助力、“重振信心”引导等五大行动,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现实难题。

聚焦先行区创建年度重点亮点。继续举办2020“两个健康”论坛和第二届“民营企业家节”系列活动,开展“两个健康”突出贡献企业和先行温商评选表彰,完善“两个健康”理论框架体系,提升“两个健康”指标体系创新性和应用性。

加强民营经济代表人士自身建设。发挥民营经济学院平台作用,继续办好“青蓝新学”主体班次,拓宽新生代企业家到涉企部门挂职锻炼覆盖面。组织开展“光彩行”活动,引导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助力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5.在“精准施策、标本兼治”上发力,提升民族宗教事务治理能力

深入实施《温州市“一三五”民族乡村振兴示范创建计划》,全面落实民族乡村发展帮扶政策,提升民族地区“造血”动力,确保少数民族群众同步奔小康。切实加强城市少数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提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

切实加强宗教工作基层基础建设,推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6.在“拓面提质、激活增效”上发力,提升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精准度

突出主线抓思想引领。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爱国奋斗”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举办同馨知联论坛等主体班次。

大胆探索抓方法创新。用好温州-嘉定两地合作共建、互动协同机制,加强两地新阶层基地和人员“双互访”,高标准办好“新友梦想”Y4主题论坛活动。

完善机制抓基础建设。建立健全在温高校和国有企业统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继续实施无党派人士“青苗计划”。做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筹备成立市欧美同学会。

7.在“统筹协调、凝聚侨心”上发力,提升大侨务工作格局效能

用好联络联谊平台。发挥世界温州联谊总会平台作用,加快推进世界温州人乡情驿站(海外码头)建设。

完善侨务工作机制。深化世界温州人品牌打造,用好世界温州人家园平台,大力实施新乡贤、新家园“鹿鸣计划”,组织开展海外乡贤故乡行、侨界瓯越文化之旅等品牌活动。

深化为侨服务。深入推进涉侨事项“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强为侨服务“全球通”平台建设,探索“全球抗疫”背景下的政务办事+便民服务+暖侨举措的“全球通”升级版,提升海外侨胞的认同感和获得感。

8.在“创新方法、交流联谊”上发力,提升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实效

把基础工作做实。

把活动载体做活。

把联谊交流落细。

9.在“做强网络、夯实基础”上发力,提升基层统战工作覆盖面

强化新乡贤组织网络建设。重点深化乡贤库、乡贤会、乡贤馆、乡贤回归示范项目、乡贤助乡兴实践基地等“五个一”建设。

强化基层综合商会网络建设。打造商会综合体,实施重点乡镇(街道)综合商会统战员制度。

强化基层宗教工作治理网络。

强化基层侨务网络建设。建立乡镇(街道)侨务工作“五人小组”属地负责制。

强化新阶层统战网络建设。不断拓展示范点、打造新基地。

10.在“贯通链条、优化梯次”上发力,提升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水平

拓宽视野发现人。坚持长远规划与现实需要相结合,进一步优化党外代表人士队伍成长链。强化政策引导,推动“有意识地把一部分优秀人才留在党外培养”政策的落地落实,推进党外代表人士的梯次储备不断优化。

严格要求培养人。建立健全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机制和挂职锻炼机制,深化党外代表人士调研机制,完善联系谈心机制,完善市领导与党外代表人士的联系谈心机制,开展谈心谈话、履职悦享活动。

搭建平台历练人。加大对党外干部的培养使用力度,形成党委部门、民主党派组织、有关团体和相关单位共同推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格局。

 

 

 

 

温州市文明办:推进全域文明创建 打造文明城市群

2019年工作回顾:

文明城市创建在共建共享中有力推进

2019年,市文明指导中心通过常态化创建文明城市、精细化治理城市顽疾宣传、全域化培育文明集群等举措,紧抓城市管理中的热点、难点、痛点和堵点,开展了“斑马线上低头族”、“僵尸车”、“最乱街巷、市场”、“文明养犬”、“文明交通”等专项整治行动,并在全国率先立法整治“僵尸车”,有效提升了文明城市创建水平。同时,指导各地争创全国、省级文明城市(县城、城区),逐步形成了全域文明创建格局。

基层文明创建在联动联创中稳步推进

文明城市全民共创,文明成果全民共享。市文明指导中心通过对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的创建指导,联创联动,有力推进了基层的文明创建工作,助推温州打造更高水平的全国文明城市。

公民道德建设在落细落小中有效推进

2019年,温州立体拓展德育阵地,通过组织开展“温州好人走进基层”系列活动、持续开展温州好人月度选树活动、继续实施《“最美温州人”贷款授信实施方案》等,共选树了温州好人136例,浙江好人17例,中国好人2例,王珏、黄明兰入选浙江省道德模范,有力提升了好人示范引领辐射力。一些好人事迹在全国范围内都得到广泛赞誉,文成“飞车侠”刘文忠典型事迹,相关网络话题阅读量创下2.3亿+。

与此同时,温州创新德法双治模式,实施《文明条例》,立好文明规矩,在全市各地开展各项专项整治活动,有效震慑了不文明行为,努力营造了全域文明、全民参与良好氛围。

社会文明风尚在向上向善中持续推进

市文明指导中心2019年联合团市委、交警,以及全市文明单位等,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打造温州的志愿服务品牌,同时通过推进诚信制度建设,助力出台温州个人诚信评估体系及推广“瓯江分”的应用,引导社会文明风尚向上向善。截至目前,我市注册志愿者278万,名列全国地级市第一,城市志愿者服务指数列全国第二。

在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以及公民道德宣传日等重大主题日中,市文明指导中心联合各地、各部门积极推出各类节日活动载体和项目,积极融入文明元素,增强文化体验,让优秀传统文化可看可感可学,培育时代新人。

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文明指导中心、市发改委(信用办)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发布“8·8诚信红黑榜”,其中红榜单位(个人)186家(人),黑榜单位151家(人)。

乡风文明建设在惠民利民中深化推进

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在平阳、乐清两地组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分队、小队等“三级志愿者队伍”,并形成了三级党委书记带头抓、多个部门齐落实的工作态势。乐清、瑞安等两个城市被列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第二批全国试点。

温州是全国移风易俗工作试点城市,今年市文明指导中心通过抓关键少数、抓载体活动和抓总结提升,进一步巩固扩大移风易俗工作成效。目前,全市共引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9万多起,为群众减轻资金负担约80余亿元。移风易俗的“温州样本”,被中央文明办通报推广,成为全国“先进”,并入选中组部组织编写的《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丛书。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扎实推进

继续在全省领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相继开展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活动、“童心向党”歌咏活动、“温州文明好故事”温州市中小学生讲故事比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系列主题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通过乡村学校少年宫等阵地建设,以及深化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和平安综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再接再厉主动推进

2019年,市文明指导中心积极主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强化机关内部管理,并严格对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要求,全体党员干部从严查摆问题,深刻检视剖析,从实抓好整改。同时,通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观看警示教育“忏悔录”、“警示教育片”和警示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党小组活动等形式,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活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展望2020年

文明创建让温州城市更美丽 文明创建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从文明城市,到以文明县城为支撑的温州文明城市群。这一年,温州不仅提升了城市文明的品质,还拉开了“全域文明”的建设框架。

温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市文明中心主任徐伟中表示,2020年温州将强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百日攻坚”专项行动,精心组织文明好习惯养成工程,巩固深化移风易俗成果,深入实施《温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高标准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同时,全力推进全域文明创建工作,尤其是要抓好“文明城市集群”培育,推进乐清市、平阳县争创县级全国文明城市,泰顺县获得县级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永嘉县、文成县、苍南县争创省级示范文明县城,形成文明城市创建梯度推进的良好态势,力争2020年温州市省级以上文明县城实现“满堂红”。

 

 

 

 

温州市教育局:高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高水平打造教育现代化强市

2020年的春天,注定不平凡。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将每个人都裹挟其中。面对前所未见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教育系统以雷霆之势、硬核之策、战斗之姿坚持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面对疫情奋勇迎战,严密校园疫情防控,精细抓好线上教学,精心谋划开学返校工作,终于在芳菲四月,菁菁校园又开始恢复往日的勃勃生机。

春回瓯越,奋进的力量在激荡。今年是温州全面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的标志之年,更是开启“高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水平打造教育现代化强市”建设的起始之年,全市教育系统正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紧迫感,着力打造“学在温州”品牌,争取以更优异的教育成绩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和期待。

把握战“疫”主动权 确保防疫开学“两手硬”

江南四月,沉寂许久的校园终于又响起琅琅读书声。我市第一批、第二批学校有序开学,学生陆续回到久违的课堂。“每一张安静的书桌都来之不易”,顺利开学凝聚着全市教育系统坚持把师生身体健康摆在首位,把握战“疫”主动权的心血。

自疫情发生以来,市教育局面对疫情积极应战,全面组建各层级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强化提前应对、靠前指挥、阵前值守,严格落实校园封闭管理“五个一律”措施。开发师生健康信息报送平台,精准排摸160.4万人员信息,构建“两码一单”机制。出台实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30条”,落实“开学前12个到位”和“55项专项检查清单”,强化健康申报、闭环管理、预案推演、物资保障、校园消杀、防疫知识培训等各环节,进一步筑牢校园精密智控防线。

严格开学前审查核准制度、实行学生分班错时报到、强化师生防疫知识教育、严密安排学期教育教学计划、严格校园日常管控措施……目前,我市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逐渐走上正轨,疫情防控规范有效。接下来,全市将实施更精密的校园防控、更精细的复课管理、更精准的教育衔接。

80万师生共享“空中课堂” 教育信息化智能升级

疫情突袭,温州直面难题,用极速行动和上下联动交上了一份在线教学的高质量答卷。2月10日起,我市1054所中小学全面开展线上开学活动,80余万师生共上“云课堂”参与“互联网+教育”,页面峰值点击量超1000万次。此外,市教育技术中心还开通了“温州市中小学生答疑平台”线上答疑服务,提供教育影院、云图书馆等线上资源服务。同时,组建100人的全市线上教育技术专业服务队伍,做好技术服务。如此大规模的在线教育在我市尚属首次。

在这一特殊时期,在线教育通过互联网把优质的教育资源大规模、低成本、高效率地输送到学生面前。值得一提的是,鹿城区与泰顺县通过录播系统,构建城乡教育直通车,实时传送优质资源“全面下乡”。泰顺县55所义务教育学校近3.5万名学生,与鹿城区学生一起观看了优秀名师的“空中课堂”。

停课不停学,这看似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它又是一个全方位、大规模的教育信息化的普及试验,为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打开了一个新思路,也是我市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151”的成果展示。去年,我市完成教育大数据系统接驳12个,汇集数据5.1亿条,增幅213%。新创省级区域和学校整体推进智慧教育综合试点单位16个,新建未来(智慧)校园、功能室达标(示范)校181所,各类创新实验室、特色教学空间、学科教室434个。在线答疑平台累计解答问题15000个,惠及50万中小学生。与此同时,“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学校236所,居全省第一。

建设“小而优”学校振兴乡村教育 优质均衡撬动质量提升

“太好了!芳庄乡的孩子们在家门口不仅有书读,更能读好书!”瑞安市芳庄乡学校通过委托给瑞安市新纪元实验学校管理办学,新生人数实现大规模“回潮”。聚焦“小而精”,提升乡村学校办学内涵,是我市组建乡村“小而优”学校区域联盟、推动农村学校与城区优质学校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的一个缩影。

为全面支持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提升,让每位乡村孩子在家门口就享有优质的义务教育,去年4月,温州全面启动乡村“小而优”学校建设和初中全面提升两大行动。“小而优”学校聚焦乡村学校“小而美”“小而精”“小而专”“小而特”建设,致力打造乡村学校提升的区域样本。初中学校全面提升行动通过实施未来学校品牌计划、新优质强校工程和“小而优”建设项目,全面提升初中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乡村“小而优”学校建设目标直指小规模学校精准“脱贫”,它打通了我市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全市更好地实现义务教育公平而有质量的发展。去年,我市共完成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改造提升98所,投入2.8亿元,建设量居全省前三。完成“改薄”项目11个,连续六年项目数、投资额居全省第一。新创省义务标准化学校21所,覆盖率达到97.5%,居全省前三。

在坚持优质均衡的前提下,教学质量也实现进一步提升。深化课程改革和课堂变革,全市高考一段录取率24.57%,提升2.02个百分点,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实施高中“分类办学”改革试点,成立全省首家温州人文高中学校,进一步扩大了优质普高资源供给。

加快教育基本现代化 创建教育资源加速扩张

去年,我市印发《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温州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加大督导力度,新增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4 个,省教育现代化水平监测排名7个县(市、区)晋等升位,增幅历年之最。

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攻坚提速,离不开我市教育投入的持续加大和教育资源的有效扩张。据介绍,去年全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收入为206.71亿元,比上年增加17.71亿元。新改扩建中小学230所,新增校舍面积89万平方米。新扩建幼儿园82所,未建公办园的38个乡镇全部开工,公办园覆盖面提升11.6个百分点。新增中高职专业(基地)110个,中高职学校面向企业员工开展培训88.4万人次。温医大新增ESI全球前1%学科2个;温大成为“省市共建”省重点建设高校;温州肯恩大学获批硕、博士点培养;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贸学院入选全国“双高计划”。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作为重大民生工程的一把量尺。在构建特色育人体系方面,我市创新推出“三全四课五育”育人新模式,率先出台学校思政理论课建设意见。实施明眸皓齿工程,建成全国首个近视防控大数据平台,中小学生近视率下降1.45个百分点,形成近视防控的温州样本。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水平增幅全省第一。

今年,我市将全面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紧扣高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水平打造教育现代化强市,实施“六高工程”(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均衡、高质量育人、高品质服务、高素质队伍、高平台支撑),全面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

 

 

 

 

温州市公安局:服务“两个健康” 擦亮“重要窗口”

铁军柔情,服务民企显担当。

2018年,温州率先启动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致力打造国内一流创业创新营商环境,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温州公安立足职能,以“绣花功夫”精准服务民营企业,创新警务专员制度,搭建警企互动平台,为建设“重要窗口”保驾护航助力添彩。

疫情期间,全市2555名警务专员,深入5800多家规上企业开展“三服务”活动,协助解决问题1206个,全力落实服务保障“两战都要赢”十项举措和“三强两促”专项活动,为打赢疫情防控战和护航“两个健康”贡献力量。

贴心服务

“柔性执法”让企业安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深刻阐述这一重要论断。

自2018年“两个健康”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温州市公安局相继制定《依法保障和服务温州市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严格规范执法活动“十条铁规”》等13个专项文件。其中,针对治安、交警等18项日常涉企执法管理事项,温州市公安局研究出台了《涉企轻微行政违规行为“首次不罚”目录清单》,在法律框架内,优先运用提醒、教育、约谈、责令改正等行政指导手段。

过去一年,温州公安对207家企业的轻微违规实行“首次不罚”,对131名涉案企业主采取非羁押性强制措施,最大限度降低了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获得民营企业家的一致好评。

去年4月,温州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星海派出所民警在日常安全检查时发现,辖区某公司内两名保安均无保安员上岗资格证,属无证上岗。若按照以往规定,公安机关将对其依法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责令限期整改并记录在案。经办民警根据温州市公安局“首次不罚”柔性执法工作要求,对该公司进行了批评教育,责令企业保安员必须取得从业证书,否则需重新聘用有资质的人员上岗。最终,该公司保安人员通过考试取得上岗证,公司执行落实了系列保安制度。

柔性执法不是对违法行为的放任。为了规范“首次不罚”过程中的“不作为”“乱作为”行为,温州公安要求执法人员在企业执法过程中佩戴执法记录仪,全程记载检查过程,并将检查结果备录在案,将“首次不罚”执行情况纳入执法质量监督,对因没有执行“首次不罚”制度而引发投诉信访的,进行倒查追责,不仅平衡了执法中的“尺度”,也让执法更有“温度”。

今年2月1日,《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正式施行,《条例》第四十二条的相关规定与温州公安柔性执法的理念不谋而合——“民营企业存在轻微违法行为的,行政机关应当教育、督促民营企业自觉纠正。对违法行为依法需要采取法定措施的,行政机关应当采取与处置该违法行为相适应的措施;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当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温州市公安机关还研究制定了依法严厉打击涉疫类违法犯罪“十个一律”,依法严厉打击疫情期间的违法犯罪行为,有力维护社会稳定和治安秩序。

贴心服务

办事“零跑腿”让企业顺心

优化政务服务水平和加强公安数字化转型,是温州公安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基础和保障。

近年来,温州公安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大力推进公安数字化转型,全力打造的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温警在线”,通过数据共享、网端应用,免去981项企业和群众提交办事材料,实现134个公安审批服务事项“掌上办”、61个事项“零次跑”,并全面融入浙江政务服务网、“浙里办”“浙政钉”等省建平台,可信身份实名认证人数达380万,累计网上办理公安业务260万件,让近25万人次在外温州人、约3000余人次海外华侨“一次不用跑”。

在疫情期间,温州公安急群众所急,想企业所想,以“常事快办、急事即办、特事特办”为要求,“错峰分流、安全有序”为原则,和“线上为主、线下为辅”为方法,全市公安窗口累计办理户籍登记类、身份证补办类、车辆管理类、出入境管理类、流动人口类、交通违法处理类、治安管理及便民服务类等事项253.5万余件,线上办理近117万件,日均在线处理网上咨询400余件,高峰日达到1000余件,让广大群众、企业足不出户就能办好相关业务、了解最新政策,有力助推复工复产。同时,依托公安部一所研发的“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技术,创新推行“温州健康码”“出租房安居码”“温警在线扫码”模式,累计扫码3500万人次,排查采集出租房56万余家,为“精密智控”提供数据支撑,真正实现“摸清实有人、管住重点人、方便健康人”目标。

在强化数字化转型的同时,温州公安深化“三服务”和“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尽心扮演护航企业发展的“大管家”“宣传员”等角色,组织2555名警务专员,通过上门走访或电话联系等方式,深入5800多家企业开展护航复工复产“三服务”活动,共解决或协助解决问题1206个。全市还聘请2178名重点企业负责人、行政管理人员担任警务助理,负责收集问题、反映困难、报告隐患和协助调处纠纷等,畅通警企联系渠道,密切警企联系沟通,用脚步和汗水换来企业的安心和顺心。

精准打击

侵权“零容忍”让企业放心

作为我国民营经济的弄潮儿,改革开放42年来,温商创立了“正泰”“森马”“报喜鸟”等一系列知名品牌,然而,大量假冒伪劣商品的出现,像挥之不去的苍蝇让温商十分头痛。

据温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统计,2019年全市共立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达243起,涉案金额约3.5亿元。

为切实保护民营企业知识产权,温州公安组织开展“蓝剑2019”专项行动,通过企业走访,为有诉求的企业上门服务,并实现了规上企业全覆盖。据统计,全市公安机关在走访中征集各类知识产权诉求60余条,获取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线索50余条,并形成属地企业名录和知识产权易受害品牌(技术)清单81份,为精确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提供良好的基础。

中宇厨卫有限公司是全国厨卫行业龙头企业。2019年7月,平阳县公安局在日常服务企业走访中了解到该公司产品被仿冒侵权,迅速部署启动重大线索专案会商机制,最终摧毁以嫌疑人林某为首的制假售假团伙,收缴全部假冒产品并切断售假渠道,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近千万元。

据悉,在“蓝剑2019”专项行动中,温州公安跨省专案打击73起,破获部督案件1起,厅督案件3起,发起云端集群战役8起,行动成效列全省第一,打假工作绩效连续7年位居全省首位。尤其是创新推出的“挖源头、跨区域、全链条”的集群打击模式,破获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大案要案,有效维护了温商品牌的合法权益,这一打击模式也成功入选温州市“两个健康”推新政破堵点首批12条举措。

另外,在疫情期间,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温州市公安机关密切关注涉及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的情报线索,严厉打击网上网下各类制假售假、非法经营、网络诈骗、哄抬防疫物资价格及阻碍企业复工复产的违法犯罪行为。

截至今年3月18日,全市累计涉疫情刑事打处204起244人,行政打击1026起3157人,破获涉疫类诈骗案件58起64人。

 

 

 

 

温州市民政局:全力打造温州民政高质量发展特色区 2020年锁定六大工程

市民政局被人社部、民政部评为“全国民政先进集体”;市殡葬管理处等3 个单位被评为“全省民政系统先进集体”;快速有力争取到龙港撤镇设市获批;圆满完成村(社)规模优化调整;省级康养体系试点获省政府高度认可;率先全省实现救助申请受理“一证通办、异地可办、委托代办”,实现“身后事一件事”办理市域全覆盖……

这份答卷的背后,凝聚着全市所有民政人的辛劳和汗水!

伴随新征程的恢弘发展画卷渐次展开,伴随新一轮奋斗目标的浪潮奔腾而来,市民政部门已经吹响高质量发展的激昂号角,擂响攻坚突破的冲锋战鼓。

今年,市民政部门将紧扣市委市政府“市域治理现代化”和“奋战1161,奋进2020”部署要求,依托智慧民政建设,以精准保障、幸福颐养、和谐自治、大爱慈善、暖心服务为主攻点,着力打造温州民政高质量发展特色区,为我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作出民政贡献。

目标已定,谋篇布局是关键。当前,温州已经进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时期,养老问题是关系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社会问题。今年,我们将搭建创新平台、汇聚创新资源,努力实现机构养老现代化、社区养老智能化、居家养老信息化;整合政府部门、社会力量和市场资源,统筹健康服务、医疗服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健康养老服务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

城市治理基层是“圆心”。市民政部门将瞄准“圆心”,通过夯实组织根基选树优秀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样板、推进基层民主协商、创建“一社一品”示范村社等举措,描绘基层善治“作战图”,实现治理水平和平安建设同步提升的态势,从而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为提升特殊群体的关爱保障,我们将借助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优势,建立探访慰问制度,打造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力量为骨干、以“爱心驿站”为载体、以“品牌项目”为支撑的“真爱到家”救助服务联合体。殡葬改革是破千年旧俗、树一代新风的社会改革。推行殡葬移风易俗,一靠改变传统殡葬方式,二靠转变陈旧殡葬观念。市民政部门将突出转观念、改习俗,积极构建绿色“身后”服务体系。

春回大地,生机勃发。2020年的春天,全体民政人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思考、谋划,并重新出发。在这场大考中,我们积蓄力量,准备新的跨越!

2020年,全力打造温州民政高质量发展特色区,温州民政工作锁定六大工程。

养老服务能力大提升

近期,市政府计划出台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计划完成这些目标——

新增养老机构床位5500张,除龙港市完成立项外,各县(市、区)本级建有一家200张床位以上的公办护理型养老机构;

新建镇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60家,确保实现乡镇(街道)覆盖率达100%;扩大助餐配送餐服务覆盖面,探索形成长效机制;

完成100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依托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打造“照料中心+”工程,加快发展农村邻里互助模式;

加快乐清市安康养老服务中心等6个民办养老项目建设进度,全年新增镇街养老服务中心全部交由社会力量运营;

与各大院校协作,加快培养养老护理人才,通过实施入职奖补政策,引导优秀养老护理人才入职养老机构;

加强与卫健、医保等部门的协作,探索建立覆盖镇街、资源整合的康养联合体6家,争取为全省康养体系创新发展工作提供“温州模板”。

特殊群体保障关爱大提升

今年,市民政局将加快“1+8+X ”大救助体系建设,完善社会救助相关政策,深化社会救助专项治理工作,加强社会救助部门信息共享,落实社会救助申请“三统三办”,畅通社会力量参与路径;

全面开展支出型贫困救助,落实低保、低边对象一年渐退期制度,巩固低收入农户和低保边缘家庭认定“两线合一”工作成效,及时将符合特困、低保(低边)、临时救助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救助范围并落实好兜底保障措施,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应保尽保、应扶尽扶”;

借助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优势,初步建立起以困难家庭特困供养对象、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高龄、空巢、独居、孤寡老年人,困境、孤残儿童等为重点对象的定期“五必访”探访慰问制度;

重点打造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力量为骨干、以“爱心驿站”为载体、以“品牌项目”为支撑的“真爱到家”救助服务联合体;

启动新建3个县级儿童福利服务机构。会同市妇联推进“儿童之家建设”,支持个加快发展县实现全覆盖;

按照国家二级站标准建设市级救助管理站,争取2020年完成主体建设,2021年投用。

基层治理能力大提升

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今年市民政局将全力推进基层治理提升——

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贤治、智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构建“多社联动”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强化市县乡三级联动,促进村(社区)组织融合、人心融合、治理融合和发展融合,全面推行“六清单一流程”,深化“三多”事项清理;

提前研究制定村(社区)组织换届选举流程、规范、标准,探索村(社区)融合、“一肩挑”的实现路径,确保12月底前基本完成3034个村、604个社区、28个居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

引领全市加快建设集登记前培训孵化、运行中培育规范的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基地——“红社智库”,12月底前全市至少打造10家;

完善社会组织红色引领制度,实现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同步孵化、指导、发展;

实施《温州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落实社工人才薪酬待遇、激励保障、培育扶持等相关政策;

投入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专项资金2亿元,深入推进移民美丽家园建设。

社会事务改革服务大提升

百姓的小日子,就是政府的大民生。今年,市民政局将在为百姓带来这些“红利”——

大力推进绿色殡葬文化进村(社区),通过文化大礼堂、社区客厅、村民中心等基层平台,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形成丧葬新风;

全市停止审批建设占地型公益性墓地,依托现有公墓建成100座以上以树葬、草坪葬为主要内容的节地生态葬法示范墓园,实现节地生态安葬比率达到70%以上;

做好平阳县、苍南县、龙港市界线勘定和变更工作,维护三地边界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完成市本级婚姻登记新建场所3A标准配套升级建设,推进免费结婚颁证仪式、婚姻家庭辅导等工作,推行离婚登记冷静期制度,倡导简约适当婚俗礼仪,积极促进和谐婚姻家庭构建。

智慧民政建设大提升

今年,市民政局将推进“智慧民政”平台建设,运用“大数据+”“互联网+”,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走路”民政新业态——

养老服务可以通过数据集成中心进行信息查询、监管,形成全方位、开放式的高质高效养老服务;

依托“大救助”信息实现数据共享,提升精准核对、精准救助水平。

“智慧村社通”是市民政部门搭建的跨部门“多方协同”的社区治理机制,它将推动部门、条线、层级数据共享,促进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精细化、专业化,使基层减负和基层赋能真正落到实处;

“智慧地名”建设,实现门牌地址标准化管理,部门共建共享,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提供精细化的门牌地址服务公众;

“智慧服务”则可进一步完善群众身后“一件事”跨部门联办服务。

干部素质能力大提升

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市民政局有自己的谋划——

完善党领导民政工作机制,实现党委政府的为民善政和真切关怀送达千家万户;出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12条刚性措施;

组织签订个人廉洁自律承诺书,深入开展全面从严治党警示教育活动;

制定、实施人才引进计划,着力抓好基层治理、养老服务体系、智慧民政建设等专业人才吸纳引进;

突出抓好人员密集型民政服务机构的疫情防控工作,及时将民政服务机构纳入当地联防联控整体部署。

2019年,主要亮点展示:

兜底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2019年,民生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全市保障低保对象12.6万人,低保边缘对象5.4万人,特困人员4693人,保障人数全省最多;实现低保平均标准增至804元/人月,平均增幅达11%;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标准平均增幅达40%以上,全市平均水平为1393元/月,全市共发放各类民政救助资金8.7亿元。

洞头区率先试行社会救助尽职免责机制,被民政部评为2019年度全国社会救助创新案例。全市保障孤困儿童4300多人,率先全省完成孤困儿童生活费调标工作,保障水平平均增幅达10.2%。

全年救助流浪乞讨人员5358人次,创新引入“人脸比对”技术,对长期滞留救助站人员开展寻亲工作,成功帮助其回家团聚,获民政部高度肯定。

基层治理进一步夯实

2019年 8月民政部批复龙港撤镇设市。这一项重大改革的创新之举,对浙江乃至全国都意义深远。去年,民政部门强化党领导基层群众自治,基层社会治理进一步夯实——

圆满完成了村(社区)规模优化调整工作,全市行政村撤并率达43.86%。率全国之先打造“智慧村社通”基层治理平台,获部省点赞;出台村(社区)规范运行“六清单一流程一平台”;全年共安排水库移民资金投资2.25亿元,实施后期扶持项目588个,带动其他社会资金1亿元。

殡葬改革迎来新风尚

2019年,市民政局打出一套深化殡葬综合改革“组合拳”——

集中办丧、丧事简办成效显著,年节约社会办丧经费约40亿,移风易俗改革创新经验入选中组部编选的改革案例,并被民政部评为政策理论研究三等奖。

为贯彻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去年10月,《温州市推进身后“一件事”“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出台;

如今,温州已经全面实现殡葬服务“身后一件事”“最多跑一次”;

建成节地生态葬法示范园区55座,全年完成私坟生态化改造1.3万余座,累计完成私坟生态化改造13万座,全省首个生态回归纪念园落户鹿城。

养老服务更加完善

去年,全省养老服务工作现场会在温州召开。期间,与会人员在参观瓯海区潘桥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时,引得赞声连连。中心不仅设有康复室、评估室、心理咨询室、理疗室、托养室、浴室等,还设有儿童游乐区,通过让老人与孩子们一起做活动,让老人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去年以来,市民政局突出幸福养老,全力打造“20分钟居家养老服圈”——新增镇街养老服务中心70家,完成省、市任务数的167%和200%;新增养老机构床位8347张,超额完成7000张的省定任务;累计引进民办养老投资39.7亿,1942个养老服务机构实现社会化运营。

 

 

 

 

温州市财政局:迎难奋进、积极作为,全力助推企业复工复产

新冠肺炎疫情袭来,给民营企业占比达到99.5%的温州带来较大影响。作为在战疫中“粮草先行”的财政部门,如何助力温州破解复工难、用工荒新困境,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推动经济社会复苏成为一大难题。市财政局迎难奋进、积极作为,一揽子的惠企政策应声出台、稳定财政收支保障运行、“五好服务”活动持续加码,确保以财政工作成效助力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好发展主动仗。

一揽子财税政策,给企业吃下“定心丸”

上月中旬,温州好又多百货有限公司惊喜接到一份由市财政派发的礼包:该公司位于温州体育中心的门店符合“应对疫情国有资产类生产经营用房租金减免政策”,被免收了3个月170多万元的租金。“免租政策可谓雪中送炭,缓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为我们提振了信心。”好又多百货负责人表示。

为应对疫情、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温28条”“温32条”“金融12条”等惠企政策相继出台,政策力度之大、惠及面之广前所未有。为帮助中小企业尽快从疫情中恢复状态,惠企“直通车”推出“抗疫惠企”通道,变企业自主申报为政府主动推送、变企业上门办理为网络快捷办理、变政策跨年度兑现为当年当季甚至实时兑现,加快推动民营企业复工复产。惠企措施发布后,市财政局第一时间出台了配套政策解读,详细制作每条政策的兑现流程图。目前,抗疫惠企政策落实兑现企业超过6万家,刚性兑现或减免资金达52.6亿元,帮助中小企业迎难而上、克难攻坚。

聚焦稳岗就业,做好财政资金“加法”。设立2亿元稳岗专项资金,对为重点疫情地区务工人员“留岗留薪”的企业予以补助;安排1.8亿元支持外地员工返岗、企业招工奖励、复工复产用工服务等。加大外贸补助,对国际性展会、出口信用保险、出口防疫费用等加大补贴力度。市县两级财政安排10亿元,差异化专项用于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财政贴息。

聚焦降本减负,做好企业负担“减法”。加大租金减免,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生产经营用房的民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房租免收3个月;对为抗击疫情而关闭的大型商务楼宇、商场、酒店给予租赁费用30%、不超过50万元的财政补贴。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对受疫情影响的参保企业,根据企业不同情况,可返还1-3个月不等的社会保险费;用足用好减税降费措施,纳税人因疫情原因,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重大影响,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可申请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对疫情防控物资生产的企业,优先落实相关税费减免政策。

聚焦金融信贷,做好融资担保“乘法”。降低融资成本,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对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担保费率在原基础上下降20%以上,平均担保费率控制在1%以内;加大融资担保补助,疫情防控期间,我市小微企业贷款需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提供融资担保业务,担保费率不超过1%的,企业可享受实际担保费30%的市级财政补助;担保费率不超过1.5%的,企业可享受实际担保费25%的市级财政补助。

聚焦资金兑现,做好效能改革“除法”。加快财政资金拨付,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应兑尽兑、快速兑现;建设周期较长的项目,可以根据项目的实际投资发生额,提前按比例进行扶持资金兑现,切实提高企业获得感;出台政府采购“六项举措”,包括取消投标保证金、降低履约保证金、取消采购文件工本费、推广“政采云”等,最大化便利中小企业。

和好又多一样,市财政局出台的“加减乘除”式的一揽子财税政策,让越来越多的温州企业感受到“雪中送炭”般的温暖,在既要抓疫情防控,又要抓复工复产的特殊时期,得到了喘息的机会,有了渡过难关的信心。

全力做好资金保障,政府带头过“紧日子”

为打赢战“疫”,市财政局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和减税降费力度,财政收支处于“紧平衡”状态。系列惠企政策的出台,加上疫情期间9.3亿元防控资金的支出,都给今年的财政收支平衡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严格控制和压减一般性支出,全市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压减幅度不低于10%,日常公用经费支出不低于5%,“三公”经费不低于5%。进一步大幅压减会议培训、宣传活动、课题等非刚性、非重点支出,原则上不低于25%。进一步从严控制各类会议和培训,全年会议经费总额原则上不得超过2017年会议费的决算数……近日,温州市大力实施“减租减息减税减费减支”共克时艰行动,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厉行节约坚持政府过紧日子的通知》,明确政府部门要坚持厉行节约,坚决兜牢“三保”底线。

市财政局局长陈宣安表示,今年政府要带头过紧日子,严格“三公”经费管理,预计市本级要压减经费3.3亿元,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疫情防控和企业扶持上。

而为了保障地方财政平稳运行,市财政局除了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还加大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统筹力度,及时收回结余资金,明确市级结转结余资金清理范围,共盘活各类存量资金22亿元;统筹安排各类财政专项资金,提高财政资金的精准性和绩效性,除已明确的具体实施项目外,都优先调整用于疫情防控相关的政策和资金保障;简化上级转移支付审批程序,确保防疫资金需求;加大对疫情防控有关资金的库款保障力度,优先保障疫情防控资金拨付;与疫情有关的政府采购项目,确需紧急采购的,由各采购单位自行采购,事后补办相关手续。

创新开展“五好服务”,当好企业“知心人”

日前,由温州市财政局联合多部门组建的市会计税务专家服务团赴温州市爱好笔业有限公司开展“五好服务”,上门送服务、送政策、促发展,详细了解企业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情况。

据温州市爱好笔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伍胜春介绍,公司自2月28日正式复工复产以来,通过包车接送、“老带新”等方式,目前员工到岗数量已超去年年底,但产能还未完全恢复。因受全球疫情影响,外贸占比三分之一的爱好笔业遇到了外贸订单频遭取消的情况。在了解到这些问题后,市会计税务专家们及时送上了稳外贸、稳发展的优惠政策,帮助企业足量用好政策红利。目前企业已成功申报了预补助技改、社保费返还、包车接送员工返温等多项优惠政策,收到政策兑现资金800余万元,为企业复工复产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组建市会计税务专家服务团是市财政局在去年创新开展“五好服务”(服务大局、服务企业、服务部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活动的深化举措。今年市财政局在服务的形式上更加多样,建立了“宣讲式”“专业式”“调研式”“点单式”“平台式”五种服务机制。组建专家团上门为企业“把脉问诊”旨在通过开展“专业式”服务,在业务指导、经费保障、资金兑现等方面帮助企业排难题、破瓶颈。通过精准服务,促进企业稳发展、增动能。

下一步,温州市财政局将坚决扛起财政使命和担当,牢固树立“财为政服务”理念,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化危为机、赢得先机,为温州当好“重要窗口”的建设者、维护者、展示者贡献更多财政力量。

 

 

 

 

温州市人力社保局:以改革激发人社服务的创新活水

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是人社工作的使命所在、职责所系,同时也是人民群众对人力社保部门的信任和重托。在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2020年温州人社部门对标“重要窗口”目标定位、对表走在前列使命要求,坚持以“服务大局、保障民生”“对标先进、争创一流”“锐意创新、争创品牌”为导向,保持昂扬向上的干事创业精神,力争创出一系列优质的人社改革品牌,交出集成改革高分答卷。

今年,市人力社保局将按照市委部署的“奋战1161、奋进2020”年度工作为主题主线,深化改革创新,深耕民生服务,全力推进人力社保“六个年”建设。

一是推进“改革创新攻坚年”建设。

日前,温州人社已经印发《2020年市人力社保局深化改革工作方案》,全面启动了家政服务、政策兑现、人才引育、社会保障、根治欠薪、劳动争议调处、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等领域19项重点改革项目,形成了“18+10+N”的人社改革总体框架,下步要力争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温州人社改革项目。

二是推进“人才引育突破年”建设。

进一步加大海内外顶尖人才、领军人才、海外人才、“双高”人才、技能人才、大学生基础人才引进力度,奋力抢占“人才高地”。积极推动人力资源产业发展,做大做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要不断提升人才公共服务水平和经办效率,持续优化人才发展“软环境”。

三是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年”建设。

抓住省委省政府打造浙江省新时代工匠培育工程重点项目契机,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围绕温州技师学院在2022年创成浙江省10所全国一流技师学院目标,深化全市技工院校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做大做强温州技师学院,促进我市技工教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四是推进“风险隐患防化年”建设。

主动研究劳动关系运行中的新问题,加大劳动关系风险预测预警力度。建立企业工资支付监控机制,健全完善以根治建设工程项目欠薪隐患为重点的“智慧监察·阳光支付”系统。加强对用工密集、人员流动性大的企业的用工监测,严防欠薪问题。适时制定应急方案,有效防范和处置突发情况。及时妥善处理信访维稳案件、历史遗留问题、违法讨薪事件,确保全市人社领域平安稳定。

五是推进“惠企便民服务年”建设。

刚性兑现各项优惠措施,及时足额释放政策红利。深化“去窗行动”,加快人社审批事项“掌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以及“无证明人社”“不见面审批”改革步伐,推动“社银合作”扩容提质和服务标准化建设。

六是推进“人社干部担当年”建设。

在思想上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行动上靠前担责、恪尽职守、攻坚克难,结合“三服务”及“两万”“两千”活动,切实帮助企业和基层解难题办实事。

下一步,全系统还将以清单式细化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具体做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稳字当头、迎难而上,全力以赴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坚持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推进城乡和各类重点群体就业,保障全市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做大做强做精浙江·温州创博会,强化就业创业政策扶持,实施惠企稳岗活动,推动家政服务行业提质扩容发展,深化劳务对接协作。

(二)抢抓机遇、内培外引,全力以赴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为支持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加大招才引智力度,狠抓高层次人才培养,着力开发基础人才,建强人才工作站,优化人才评价体系,加大人力资源服务业培育力度。

(三)突出特色、铸造品牌,全力以赴培育瓯越工匠队伍。

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持续抓好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全面推行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计划,选拔激励高技能人才,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完善技能人才多元化评价机制。

(四)扩面提效、心系民生,全力以赴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加大社保扩面力度,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强化社保基金监管,规范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

(五)科学规范、务求实效,全力以赴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和人员交流,提升事业单位干部队伍素质,完善事业单位干部管理,强化事业单位工资管理,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类改革,规范表彰奖励评比达标工作。

(六)健全机制、凝聚合力,全力以赴守护和谐劳动关系。

完善多层次劳动纠纷调解体系,推进根治欠薪工作,推广应用“智慧监察·阳光支付”平台,强化人事劳动争议处理,加强劳动关系源头治理。

(七)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全力以赴优化人社公共服务。

深化人社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人社数字化转型,强化人社窗口标准化建设,持续深化“社银合作”,狠抓社会保障·市民卡工程建设。

回顾去年,我们全面发力、多点突破,创成了一批亮点和特色工作,接连获得全市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先进单位、全市意识形态工作先进单位、全市机关党建工作优秀单位等称号。在市委市政府年度考绩中,连续第八年斩获优秀单位荣誉,并获得市委市政府重大工作专项奖。谋划今年,奋勇担当、冲锋在前,为再造改革开放新优势,再创高质量发展新辉煌,为当好“重要窗口”贡献人社力量。

 

 

 

 

温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为“重要窗口”建设贡献住建力量

2019年,温州市住建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再造改革开放新优势、再创高质量发展新辉煌”总目标,紧扣“奋战1161,奋进2019”年度工作主题主线,真抓实干、奋勇争先,全力推进“大建大美”向“全域美”拓展、向“精建精美”提升,顺利完成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年任务,棚改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公租房申请“一件事”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房地产稳控表现全省最优,住建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2019主要亮点展示

奋进2020

2020年一开年,面对抗疫情和促发展“双线作战”的使命担当,全市住建系统坚定信心、精准施策,抢抓各个项目进度,奋力将住建领域“三强两促”专项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展主动仗中取得了积极成效。

登高望远方能把握发展大局。放眼全年,“奋战1161,奋进2020”的年度主旋律已经奏响。今年,市住建局将深化“三强两促”,加力“奋战奋进”,全面提升住房城乡建设行业治理能力,围绕定位、规划、能级、产业、品质“五大提升”目标,在“建设区域中心城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加快大都市区建设”行动中当先锋、打头阵,重点抓好“八个突出”,不断推进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

全力推进美丽温州建设

品质提升大攻坚

“打造城市窗口,提高中心城区首位度,增强中心城市辐射能级”,一直是住建系统全力以赴的方向。今年,以“城市建设品质提升年”为抓手,全体住建人将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大攻坚,持续推进大建大美专项行动,倾力培育城市月光经济,启动美丽街镇建设专项行动,以全力推进美丽温州建设。

持续推进大建大美专项行动,今年将高水平实施新一轮“大建大美”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2020年“大建大美”计划开工项目248个,建成项目223个,续建项目377个,年度投资额约815.99亿元。其中,“两线三片”共计划开工项目56个,建成项目95个,续建项目104个,年度投资额约212.77亿元。

同时,将突出抓好大都市区“十五个1”标配项目建设,持续提升“两线三片”重点区块建设水平,包括加快推进瓯江两岸开放式城市公共观景平台建设,提升完善瓯江两岸灯光秀体系;加快推进环大罗山-三垟湿地公园、瓯江-塘河沿线、中央绿轴公园等生态绿心建设;加快实施墨池、庆年坊、朔门等历史街区改造提升,完成禅街、五马街、公园路“连结成线”。

全力培育城市“月光经济”,今年将重点聚焦“一江(瓯江)、一河(塘河)、一岛(江心屿)、一街区(五马历史街区)、三商圈(大南、中轴线、万象城)”等关键节点,围绕区域特色与优势,精准培育特色餐饮、文化旅游、夜间购物、体育健身、研学培训等“月光经济”业态,发展细分产业集聚成街区、成商圈,推动业态成规模、成特色、成精品。

启动美丽街镇建设专项行动,今年将按照全省部署,全面启动美丽城镇建设,实施设施提升、服务提升、产业提升、品质提升、治理提升五大行动,努力打造一批“五美”样板城镇。

全力推进城市有机更新

空间拓展大改造

城市空间并非一成不变,突出空间拓展,推进老旧校区改造、重点地块城改“清零”、推进“安置提速”行动实施等,将促使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实现有机更新,展现更为丰富的空间层次。

今年,我市将全面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实施12个老旧小区、5441户、56万平方米的改造,另新开工20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同时引入未来社区建设理念,以更高标准统筹整治提升和拆除重建两类改造,打造品质小区。

今年,我市将全面推进重点地块城改“清零”,计划完成市区重点拆改区块范围“清零”7000亩;同时,将以东部交通枢纽周边地块为重点,完成待改造城中村的土地报征、入户调查、意向征询等前期工作,条件成熟后适时启动征迁程序,并在推进时序上与高铁项目建设时序做好充分衔接。

今年,我市将全面推进“安置提速”行动实施,计划开工安置房项目21个、19641套、330.32万平方米,建成安置房项目17个、14659套、269.19万平方米,完成交钥匙项目11个、9781套、193.74万平方米。

今年,我市将全面推进“住房安全有保障”攻坚,计划完成322幢三层及以上预制多孔板砖混结构城镇C级危房、21户农村危房实体解危,197户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治理改造,全面消除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无房问题。

城市基建大提升

全力推进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城市的血脉,不管是各种道路、停车设施还是生态基础设施,都事关城市空间发展的大局。只有全面推进功能优化,才能保障温州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顺利进行。

道路方面,今年我市将继续积极推进快速路建设,加快环大罗山“双环多连”道路系统建设,助推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续建温瑞大道南段快速路一期工程,加快温瑞大道南段快速路二期、沿江快速路一期等工程前期工作。

同时,继续推进城市道路建设,计划建成环山北路生态园段、围垦路等重要主干路,对蒲源路、兰江路等15条断头路加以贯通,完善城市道路网功能。

另外,群众关注的停车场库建设将进一步加快,将努力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扎实开展智慧停车项目建设,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和技术支撑。计划全年新增专用停车位4万个以上、新增公共停车位5000个。

生态设施方面,一方面将推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技术改造和再生水利用、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创建,拟完成市区南片、文成黄坦等城镇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技术改造任务,建成120公里以上城镇污水配套管网。

另一方面,将推进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建设,聚力打好生活垃圾分类、全焚烧、无害化处置组合拳,按照“县级以上城市焚烧和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零填埋”和“生活垃圾就地处理、基本不出县”目标,建成5个县(市)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和永嘉、平阳、文成焚烧设施新扩建工程。

此外,针对民生热点如公园城市建设、住房保障等,今年住建部门也将全力出击,如将大力推进温瑞塘河滨水绿道建设,实现绿道休闲与水系保护相得益彰;在街角绿地打造一批“口袋公园”,并增加功能性设施方便市民休闲赏玩;降低住房保障门槛、扩大住房保障范围,将更多符合条件的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纳入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推进人才新政落地,全年开工不少于30万平方米,配租配售各类人才住房2000套。

 

 

 

 

温州市交通运输局:大干交通 架构城市飞跃通途

坚持大干交通、干大交通

为决胜高水平全面小康奋力先行

交通是经济发展“先行官”,是民生改善“着力点”。2019年,我们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深入开展综合交通建设大会战,迅速掀起“大干交通、干大交通”热潮,干成了大批项目、办成了一批实事,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跑出了“加速度”。全市完成综合交通投资473亿元,同比增长14.2%,投资额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二。轨道交通S1线全线营运,甬台温高速复线灵昆至苍南段,龙丽温高速文瑞段、文泰先行段建成通车,新增高速公路140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500公里,跃升至全省第三。但我市综合交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是较为突出,离高质量发展要求、离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日前,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面推进高水平交通强省建设动员大会,开启了综合交通发展新征程,为我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注入了动力。同时,国家关于地方专项债券、土地审批权下放试点、下调基础设施领域部分项目资本金比例等政策,为扩大有效投资、加快交通发展带来了利好。

2020年,我们将紧扣“奋战1161、奋进2020”年度工作主题主线,深入贯彻落实高水平交通强省建设决策部署,坚持大干交通、干大交通,坚持目标不变、任务不减,化危为机、乘势而上,加快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决胜高水平全面小康奋力先行。

狠抓建设,持续扩大交通有效投资。继续打好专项巡察、考核考绩、督导服务、改革攻坚组合拳,着力破解交通建设要素制约难题,持续掀起大干交通热潮,力争综合交通投资增速达10%,建成文泰高速等20个项目。

科学谋划,夯实综合交通发展后劲。对标高水平交通强省目标任务,高质量编制全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和“十四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谋划储备一批“四梁八柱”型的重大功能性交通项目,争取更多项目、更多元素纳入上位规划。

强化供给,统筹城乡交通一体发展。围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提升“四好农村路”1600公里,创建美丽经济交通走廊1000公里。建成BRT7号线、8号线,深化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持续提升城市交通品质。

做强平台,撬动交通物流转型升级。建好用好国家综合物流平台,打造温州物流信息枢纽港,着力推动“四港”联动发展。加快航空物流园建设,促成合作项目落地见效。抢抓政策机遇,谋划拓展集装箱航线网络,开启乐清湾海铁联运,力争集装箱吞吐量突破百万标箱。

总之,我们将以更高站位、更强担当、更实举措,全力以赴大干交通、干大交通,努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交通保障。

亮点展示

2019年是我市加快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开局之年。

回望来路,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市在交通项目建设、民生交通推进、交通产业突破、交通机构改革等领域持续发力,全市综合交通发展再上新台阶。全年累计完成综合交通投资473亿元,同比增长14.2%,再创历年新高,其中新增高速公路近140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500公里,跃升至全省第三,文成一圆高速梦。

出行日益便捷,交通项目建设有力推进——

一批重大交通项目顺利落成。去年,市域铁路S1线全线通车;甬台温高速复线灵昆至苍南段、龙丽温高速公路瑞文段、泰顺到福建段建成通车,实现了全省陆域县“县县有高速”的目标。

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加速推进。杭温高铁、市域铁路S2线全线进场施工,瓯江北口大桥、G104、G330等项目提速推进,金丽温高速东延线、乐清湾港区C区一期工程、机场综合交通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实现开工。

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提前启动60余个重点交通项目前期工作,瑞苍高速、文青高速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深入谋划、积极争取温义高速、乐永青高速、泰苍高速等项目纳入国家、省相关规划。

公共交通完善,民生交通发展喜获丰收——

全年完成“四好农村路”投资75亿元,同比增长50%,建设提升3300公里,新改建乡镇运输服务站17个,港湾式停靠站1114个,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1732个。发布《温州市生态美丽公路设计指南》,打造美丽经济交通走廊1600多公里。

深入开展“公交进乡村、票价惠农民”行动,城乡公交一体化“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累计国有化改造城乡客运班线466条、营运车辆2328辆。

“民选民评”整治堵点20个,新增BRT2条,主线总里程突破80公里;优化调整86条常规公交线路,开通各类特色线路28条。超额完成1150辆公交车、2500辆出租车清洁能源化更新。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撤站任务全面完成,新增ETC用户112万户。

物流更加畅通,交通产业提升取得突破——

推动引进国家综合物流信息平台、北斗产业基地,招引7家龙头物流企业入驻合作,成功举办全国性“交通强国、智慧物流”高峰论坛。

温州机场新版总体规划获批,机场飞行等级提升为4E级,航空物流园(一期)开工建设,机场旅客吞吐量1229万人次,同比增长9.56%。

温州港外贸内支线成功转移至深水港区,新增近洋集装箱航线2条,开启了汽车滚装业务,转型升级明显加快,港口集装箱吞吐量80.25万标箱,同比增长19.1%。组织参展第二届省智慧交通博览会,签约额达53亿元。

2020发展“线路图”

2020年,是我市聚力聚焦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全力完成综合交通发展“十三五”规划任务的冲刺之年,我市交通部门已经明晰冲刺路径——实施“1155”行动,即完成一大奋战目标、十大重点工程、五件民生实事、五项重点任务,以交通人的担当和使命感铆足劲头,为温州架构城市飞跃的通途。

今年,全市计划完成综合交通投资515亿元以上,实施交通建设重点项目126个,年度交通建设投资增长10%以上。在决胜小康的关键时间节点上,细细翻看这份全年计划书,我们有理由相信明年春天到来之际,温州交通事业必将展露新颜。

高效推进综合交通建设

“这几年,村里的交通条件有很大的提高。除了通车的文瑞高速,接下来要通车的文泰高速,从最近的出口到村子不用10分钟。今后借助交通便利,整村开发和村级集体经济增收都有了潜力空间。”今年以来文成县南田镇高村民族村村民兰海光对村子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大干交通,项目建设是基础。今年全市将实施交通建设重点项目126个,包含10个“四梁八柱”型的重大项目,并全程做好督促跟进工作。在“四好农村路”建设方面,今年将建设提升农村公路1600公里、改造危桥病隧55座、建设普通公路服务站40个、改造提升渡口渡船20个、建成640个港湾式停靠站以及770个农村物流点建设任务,全力做好三年行动收官。

据了解,今年我市将建成龙丽温高速文泰段、七都北汊桥、235国道泰顺段改建工程等20个项目。开工建设瑞苍高速、温州港深水航道、330国道浅滩坝头霓屿侧段快速化改造工程等28个项目;提速续建高铁北站、杭温高铁一期工程、市域铁路S2线、瓯江北口大桥、龙丽温高速文景段、金丽温高速东延线、G104、G330等项目。此外,将深化温义高速、机场T3航站楼、第二跑道等项目前期。

深入整治城市交通拥堵

日前,浙江省治堵治超工作领导小组发布了《关于2019年度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作考核结果的通报》,我市获全省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作考核杭甬温组第一名。

如今,市区内锦绣路与民航路交叉口一片繁忙,锦绣路下穿温瑞大道立交改造工程复工后正加块施工赶进度;眺舟桥路(前黄路-眺舟桥)道路整治也已进场施工,预计12月实现通车……深入治堵是我市一项重点民生工程,今年以来我市再次启动城市“十大”交通堵点乱点项目“民选”投票活动,将实施全域整治堵点20个,全面完成三年整治任务,并启动新一轮堵点整治计划的编制实施。

城市治堵,公交先行。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将深入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加快BRT成网建设,打造以市域铁路、地铁、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基础,社区巴士为微循环的公交体系。按照计划,10月底前将建成BRT7号线(一期)、8号、2号西延线、3号延伸线,将开工建设5号延伸线,补齐大容量公交发展短板。同时,要完善提升BRT“主+支”组合线路模式,增加服务覆盖区域,力推全线网“同台同向免费换乘”,以点带面畅通城市区域路网。

值得一提的是,7号线(一期)向北跨过瓯江延伸服务至永嘉瓯北,为首条从市区向周边延伸的BRT线路。

大力发展综合交通产业

“今年乐清湾铁路支线将建成,乐清湾港区内10万吨级码头建设也在加速推进,未来以乐清湾为主战场,温州将建设大宗散货交易中心,水铁联运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市港航管理中心工程处相关负责人看来,当前温州港区投资建设正处于大力推进状态,温州交通产业发展的势头从中可见一斑。

温州港作为全市水运物流通道的“主动脉”,关乎全市民营企业原材料的进入和外贸商品的运出,当前我市海港、空港、陆港齐备,且国家综合物流平台实体化落地营运,具备做大做强“四港”联动的要素和潜力,是我市交通产业蓬勃发展的突破点。

在海港方面,今年我市将加快建设乐清湾港区C区一期工程,开工建设乐清湾物流园、C区益海嘉里配套码头、核心港区深水航道,深入谋划鹿城西片多式联运枢纽,着力提升乐清湾港区能级及辐射带动作用,实现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百万”标箱突破。

在空港方面,我市将完成航空物流园专项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工作,全面加快建设航空物流园(一期),同步开展航空物流园招商引资,加快推动签约项目落地见效。

在陆港方面,我市将紧盯国家绿色城市配送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加快构建“绿色、智能、集约、高效”的城市货运配送服务体系。做好服务保障,加快嘉浩冷链物流、单北斗应用示范工程等平台签约项目落地。

据悉,今年市交通运输局将研究出台综合交通产业发展规划,建立“四港”联动发展联盟,建立健全综合交通产业监测体系和工作机制,合力推动一批四港联动示范项目实施。

 

 

 

 

温州市治水办:“护瓯越清水”长流

2019年以来,温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两山理论”,按照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只能加强,不能放松”和温州市委市政府“常态化推进‘五水共治’”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高水平打赢“五水共治”翻身仗六大专项行动,全市水环境治理成效持续提升,2019年1-12月份,温州市列入国家“水十条”考核断面达到国考目标要求,省控及以上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达87.5%,交接断面功能区达标率达91.7%,为近年来最好。正式创成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实现了水清、岸绿、河畅、景美。

唤清源 美丽河湖绘就诗意江南

2019年以来,温州市深入开展美丽河湖建设,夯实美丽浙南水乡生态底色。2019年,建成市级“美丽河湖”20条,总长度147公里,建成省级“美丽河湖”11条。

温州成功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美丽河湖建设之路:

乐清中运河、经开区纬十浦-金海湖、洞头海滨河将防洪排涝工程与美丽河湖建设有机结合,引海入城,重塑了城与水的关系;

永嘉当地百姓自发捐资3500万元用于菇溪治理,使“牛奶河”蝶变成“清水河”,诠释了温州全民参与治水的实践;

在平阳平瑞塘河(凤湖段)建设中,当地企业家鲁建仁捐资8千万元建设凤湖公园,成为政企携手共建美丽河湖的生动案例;

在瑞安中塘河建设中,美丽田园生态氨氮拦截沟渠系统与农业结构调整示范廊道工程的实施,服务农田面积5000余亩,成为五水共治、生态廊道、美丽田园三位一体的示范样板;

在苍南莒溪大溪建设中,沿河赤膊房的改造,违建房的拆除,在保留原有建筑风格和肌理的前提下,提升了房屋功能和价值,成为沿岸建筑有机更新的范例……

攻难关 重点推进源头治理

2019年以来,温州市将“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作为治污水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推进治水工作不断向源头治理转变。

鹿城区七都街道是温州市最早启动“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的镇(街)之一。走入该镇樟里村,下徉河穿村而过,一幅幅多彩的山水墙绘,装点着美丽村庄。如今这里已然成为温州市民打卡的网红之地。可在两年前,由于雨污分流不彻底,每逢雨天,下水道便会溢流,村民们不堪其扰。2018年污水零直排镇建设启动后,针对前期排查发现的村民道坦洗衣槽废水和厨房污水直排河道等问题,属地街道理出整改清单,实施雨污分流,如今村民再也不用为雨天忧心了。

龙湾区滨河花园是有着20多年房龄的老旧小区,针对小区外地下雨管缺失、雨水倒灌问题,新建了地下雨水管,并实施了雨污分流改造。

“以前我们小区外没有排水管,一下雨雨水倒灌到小区,水漫金山,现在好多了。以前我们将窨井盖打开都是油,现在干净多了,我们身边的母亲河轮船河也干净多了”。小区业委会主任张思久说。

小区零直排的推进明显改善了周边河道环境,如今在沿岸绿道上处处可见健身休闲的市民,龙湾区在实践中创出的画好“施工图”、开出“整治单”,建立“管理网”的“三步法”也得到了省验收组的充分肯定,并在温州全市予以推广。

截至目前,温州市3个工业园区、100个生活小区、42个镇街的“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任务已经全面完成。全市累计排查管网1929.2公里,建设改造污水管410公里,完成新、扩建污水处理厂4座,清洁排放改造污水处理厂6座。完成农污设施标化运维375个。

在补齐环保基础设施短板的同时,温州市还加大涉水行业污染治理,2019年完成重污染行业企业整治13506家,规范提升4975家,关停淘汰8325家,集聚入园206家。

聚合力 创新河长制护“河长治”

洪端艮,瑞安市民间河长。2018年夏天,洪瑞艮作为水质监督员,和同伴们发现三叉河水经常变得又白又浑浊。

“我们对这个河道连续跟踪了大概2个多月,发现附近有个工地排放的建筑泥浆,导致(水)变成了异样。我们第一时间上报温州市里的治水办,相关部门非常重视,为这个问题连续召开会议,对该公司进行了处罚。”瑞安市三叉河民间河长洪端艮介绍道。

三叉河恢复了往日的美丽,政府也从中看到了民间草根的力量,民间河长由此逐步走向台前,发挥着治水工作监督员、宣传员、参谋员、联络员和示范员的作用。

治水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把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联合起来,真正实现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2019年,温州市制定出台《全面建立民间河长体系的指导意见》,创新实行“双河长制”,招募民间河长3968名,鹿城的南塘大妈、龙湾的民间企业河长、瑞安民间河长团等积极投入治水护水,监督解决问题上千个,获得了社会各界肯定,中国环境报、新华社大篇幅报道。

同时,大力开展基层河(湖)长、民间河长履职能力培训,创新建立温州市河长日常履职电子化评价体系,全市河长履职率和履职能力大幅提升,涌现出一批最美河长和先进事迹:平阳县昆阳镇镇委书记洪志亮,带领辖区各级河长成功摘掉了瑞平塘河“黑臭河”“垃圾河”的帽子,被授予“长江经济带最美护河(湖)员”;泰顺县司前镇左溪村党支部书记蓝学许,拆猪栏、保护左溪、发展民宿,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创新洞头湾(滩)长制,成为生态保护修复海岛样板。央视《美丽中国》生态环保系列片专题报道洞头沙滩修复、海洋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廊道建设故事。洞头区蓝色海湾整治项目继2016年之后,再次成功入选2019年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获得2.26亿元专项资金补助,为洞头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再添力。

推进全民参与治水,发出治水好声音。组织开展了“吾爱吾水·吾水吾治”文艺汇演、中小学“五水共治”主题绘画比赛、5G民情采访车@河长现场直播、青春建功“五水共治”专项行动等活动,开展寻访最美治水人、讲述最美治水故事、寻访最美河湖系列报道等,变“政府治水”为“全民治水”,营造全社会治水护水浓郁氛围。

厚耕植 亲山近水共享绿色福祉

“百鸟齐鸣山,塘河第一湾”,走进平阳县鸣山村,映入眼帘的是古朴的水车、苍劲的古榕,清澈的河水、特色的店铺。随着平瑞塘河凤湖段美丽河湖建设的推进,沿线的这个古村环境大大改善,吸引了26家非遗企业落户,2019年非遗文创产业销售收入达3000万元,带动乡村振兴、村民收入提升。

“我们在2017年的年底偶然来到了鸣山村,发现这里的景色非常的优美。而且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我们整个团队就决定到这里创业,成立了鸣山陶院,做了一年以后呢我就把二十几家的非遗产业都引到这个村里来,慢慢地我们村就形成了以非遗为主的,很有特色的旅游村,现在做了一年以来,整个村里的老百姓收入大大的改善了,房租从两三千到现在的七千。现在好多的游客都是冲着非遗的体验、非遗技艺及非遗的文化而来的。”鸣山陶院院长郑巨双介绍道。

让人民群众共享治水的成果,是治水人的初心和使命。

更多百姓喝上了“好水”。温州市建立健全水源地“一源一策”管理机制,全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开展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作,累计减少不达标农饮人口88.5万人。

“水荒水患”之忧逐步破解。持续推进防洪排涝工程建设,鳌江干流水头段、温州市乌牛溪治理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开工南湖分洪工程,全力推进水头水患治理,累计完成“百项千亿”投资30.8亿元。

沿河绿道建设提升幸福指数。2019年,温州市完成乐清白石钟前湖环湖骑行步道、瑞安中塘河生态慢行廊道、苍南横阳支江南岸绿道等18个项目,共计53.74公里的滨水绿道建设工作。沿河绿道串联起城市生态空间。以瓯江南岸为代表的城市滨江绿道,以瑞安天井垟河绿道为代表的田园风光绿道,获得浙江省“最美绿道”的称号,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最佳去处,铺展人水和谐新画卷。

以治水为突破口带动乡村振兴。瑞安曹村通过生态治理乡村河道,“涝区”变“粮区”、变“景区”,吸引了人才和资本回归;平阳上林垟村通过水治理,以“好水”育“好米”,发展观光农业,同时依托平瑞塘河古航道和独特的山水资源发展旅游产业;泰顺雅阳镇做好水文章,创成氡泉国家4A级旅游景区,引进投资166亿元的华东大峡谷氡泉旅游度假区项目,成为“两山转化”的泰顺样板。

2020年,温州治水人将立足新时代,扛起新使命,以排头兵的姿态跑出加速度,以追梦人的执着续写新篇章,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绝不把污泥浊水带入全面小康社会”态度和决心,全面推进温州市水环境质量持续向上向好,护一江“瓯越清水”长流。

 

 

 

 

温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为当好“重要窗口”的建设者维护者展示者贡献外事力量

2019年,温州市外办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外交思想,坚持党管外事、践行外事为民、服务地方发展,高站位谋划、高水平服务、高质量落实,对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得到进一步拓展,外事为民的温度和力度得到进一步提升,温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进一步彰显。温州市外办被评为2019年度全省外事系统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一是对外交流合作构建新格局

加大高层互访统筹力度,接待外宾团组38批278人次,其中市领导会见17批次。主要包括印尼海洋统筹部长、意大利普拉托市长等政府代表团,贝宁、罗马尼亚、加纳、意大利、瑞典、丹麦等国驻华使领馆代表团。

二是服务地方发展取得新成效

积极对接外交部、中联部、全国友协,全力承接上级资源落地温州。主动拜访各国驻沪总领馆,大力推介全球进口商品贸易港。配合中意人才交流国家试点工作,促进浙南产业集聚区与德国共建浙江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举办“2019中国-加纳(温州)经贸投资对话会”。精心保障2019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国际工业能源物联网创新发展大会等重大外事活动。

三是拓宽友好城市交流主渠道

全市已与五大洲22个国家32个城市缔结国际友好(交流)城市关系。市政府与以色列迪莫纳市和西班牙瓦伦西亚马尼塞斯市,签署友好交流关系备忘录。举办温州与日本石卷市结好35周年庆祝活动、邀请德国吉森市民代表团来访、举办中国—罗马尼亚建交70周年文艺演出等,进一步拓展友好交流渠道。圆满承办2019全国友协地市级领导培训班,全国友协及7省52个地级市的120余名友协领导参加培训。市友协在会上就温州市民间对外交流进行专题发言。

四是创新外宣载体唱响温州“好声音”

建立16个首批温州国际交流示范基地,充分展示温州改革开放成果。协助举办英国贝茨勋爵夫妇“为友谊行走”浙江之行活动闭幕式,此次活动由中宣部拍摄成记录片《之江故事》,在全世界56个主流媒体播出。举办《施泰尔马克州邂逅温州》首映礼、组织“当伦敦遇上温州”系列活动、“我和我的祖国”首届温州市英语演讲大赛,生动展示温州美好形象。

五是打造基层涉外治理“新样板”

在全市乡镇(街道)设立180个海外领事保护联络处,覆盖面达97.2%,率全国之先在海外侨团中设立32个领事保护服务站,形成基层领事保护工作新模式。全年配合外交部、省外办处置领保事件21批66人次。外交部充分肯定我市基层海外领事保护工作,专门在我市举办2019全国地方外办领事保护工作培训班,组织全国各省和相关地市外办共130余人在温参加培训,我市就基层领事保护工作做重点发言,为外交部领事司构建海外安全体系提供了“温州方案”。

六是因公出国审批跑出“加速度”

率全省之先,对县级外办申办事项进行“五统一”。自我加压,缩减审批时限40%。实行任务审批、证照办理同步模式,做到“一批准即发照”。借助“互联网+”实现任务审批、证照申办“0次跑”。

七是外事惠民服务更便捷

开通APEC网上申报系统,实行直报市外办制度,推出优质企业办理外国人来华邀请优惠细则,全年办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2400批次,更好地助力企业“请进来”“走出去”。

2020年,温州市外办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两个服务”、胸怀“两个大局”、做到“两个维护”,慎终如始做好境外疫情输入防控工作,化危为机拓展对外交流合作格局,主动作为深化“三服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强化担当推动外事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的把外事资源优势转化为温州发展优势,为当好“重要窗口”的建设者维护者展示者贡献外事力量。

 

 

 

 

温州市妇联:与你最美遇见 2020年将这样干

2019年,温州市第十三次妇代会圆满召开。

全市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446名妇女代表齐聚一堂,共商温州妇女事业发展大计,共绘未来五年妇女工作新蓝图。

市委书记陈伟俊代表市四套班子向大会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全市各级妇联组织政治引领强担当,聚焦主线勇作为,服务妇女出实招,改革创新有特色,为全市各项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9年,浙江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文娟5次来温,对温州市妇联工作表示高度肯定。

2019年,温州市妇联立足家庭主阵地

承办了全国妇联系统家庭和儿童工作培训班,各省区市妇联160人来温学习观摩。

为好家庭发放贷款1585万元。集结81家爱心单位,推出118个服务项目,礼遇“最美家庭”,助力“德者有得”蔚然成风。

2019年,温州市妇联助力民营经济

承办全省首届女性创业就业节,举办浙江省妇女创业创新大赛,吸引400余名妇女,114个项目参赛,获得230多万人点赞关注,形成了极强的社会效应。

推出“民营经济看温州汇聚瓯越‘她动力’”主题活动,扶持19个市级巾帼创业基地建设,组建巾帼创业智囊团,带动、汇聚更多温州妇女助力两区建设。

2019年,温州市妇联聚焦民生热点

开展3179场各类服务活动进文化礼堂。首批征集129个公益项目1900场活动入驻全市党群服务中心,受益12.6万人次。首场活动邀请李玫瑾教授,吸引51万人次观看直播。

建成开放了眼健康科普馆,成立“护眼护齿”妈妈宣讲团,为7.6万人开展1056场“护眼护齿”宣讲。

2019年,温州市妇联参与基层治理

5.22万名“平安妈妈”积极参与平安创建、纠纷调处。调处婚姻家庭纠纷案件3100件。

芳邻守望”公益计划链接32家社会组织,引入57个服务项目,1164人直接受益,构筑留守妇女帮扶留守儿童和老人新模式。获《中国妇女报》头版报道。

台风“利奇马”期间,集结巾帼志愿者3000余人第一时间驰援灾区,帮助妇女群众恢复生产生活。

2019年,温州市妇联深化组织建设

打造30条“党日共学”乡村振兴巾帼示范带,形成融美丽庭院创建、最美家庭寻访、家风家训展示、巾帼创业基地、最美民宿等巾帼元素于一体的示范带品牌。

普遍建立妇女微家1034个,建立执委工作站1398个,收集各级妇联执委联系清单6691份,打通联系服务妇女群众“最后一纳米”。

2019年,温州市妇联创新服务载体

邀请优秀温籍女性讲述“温州女人说”,吸引52.1万人次线上线下参与。开展“百千万巾帼大宣讲”活动3175场,参与23.9万人次。

打造“温州女人e家”线上家庭工作服务平台,借助平台收集4万妇女样本数,运用大数据分析手段,绘制妇女需求地图,指导分众化、精细化开展服务。

2020年,温州市妇联将这样做

 

 

 

 

温州市税务局:用力度、温度、速度提升纳税人满意度

2019年,是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后的完整首年,大规模减税降费的实施、税收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税务部门一系列举措为纳税人缴费人带来了看得见、感受深的良好体验。在过去一年中,国家税务总局温州市税务局紧跟温州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脚步,用力度、温度、速度提升全市纳税人缴费人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减税降费有力度

“减税降费”是温州税务部门贯穿2019年全年的重头戏。从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到4月落地的深化增值税改革,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的出台,让企业深刻感受到减税降费的普惠与给力,提振了发展的信心。温州市税务局将减税降费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决打好个人所得税改革、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深化增值税改革、社保降费四场“主攻战”,千方百计抓追溯退税、实实在在抓申报享受、全面覆盖抓宣传辅导、多措并举畅通沟通渠道,确保减税降费红利精准落袋。

纳税服务有温度

减税降费政策鼓了企业的钱包,税务部门便捷优质的纳税服务则让人暖心。2019年以来,温州市税务局以纳税人需求为出发点,紧跟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步伐,制定《优化营商环境便利化行动方案》。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最多跑一次”事项100%网上申请办理,其中133个事项可“零上门”办理,116个事项可即时办结,全面落实“便民办税春风行动”4类13项65条服务措施。持续推进纳税信用社会化应用,与20家银行签订银税互动服务合作协议,助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在企业新办、注销方面,温州市税务局与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全面启用“智能一网通平台”开办模块、注销模块。2019年,全市共实现“一网通”新办企业54858户次;当日办结税务注销56421户,当日办结率达92.92%。

出口退税有速度

在引导我市外贸产业健康发展方面,温州市税务部门也不遗余力,推出“互联网+便捷退税”,让温州出口企业畅享退税新速度。

为积极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升级新形势,温州市税务局对中美贸易摩擦中负担加重、出口业务影响较大的企业,专门开辟“绿色通道”,在退税审核、退库办理以及退税指标各方面都给予政策倾斜,加大帮扶力度。同时税务部门强化分类管理,优化退税流程,据统计,2019年全市退税办理平均耗时压缩在5个工作日内,较去年同期耗时提速60%。

此外,温州市税务局还开发微信小程序“出口退税服务平台”,温州出口企业只需手机登录通过实名认证、手机上传资料、线上审核等环节即可进行便捷办税,18项出口退税业务实现了“一次都不用跑”。

2020年,温州税务部门将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不断增强纳税人和缴费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三强两促”专项活动部署,着力服务企业解难题,营造氛围强信心;践行好新时代温州人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助力温州当好“重要窗口”的建设者、维护者、展示者。

 

 

 

 

温州市气象局:优化气象服务 共筑宜居城市

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温州入选中国气候宜居城市”获温州市委市政府社会治理创新和民生事业发展专项奖,“气象院士工作站”获评2019年全省气象部门创新工作,标准地区域雷击风险评估在全国气象系统得到推广,我市社会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93.1分,创历年新高。市气象局年度考绩优秀,列全市垂管部门第二。

(一)着力强化安全气象。

始终把防灾减灾气象服务作为气象工作的首要任务,全年累计发布各类预警103次,12次重大天气过程无漏报。紧贴政府防台需求,创新开展以乡镇为基本单元的台风致灾预警服务。针对突发强对流天气应对工作,制定实施气象预警信息快速发布6项措施。建立大型群众活动安全监管气象服务机制,圆满完成全国工商联会议等重大活动气象服务保障工作。组织开展人影作业17次,取得了良好的增水效益和社会效益。新建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村建设448个,完成率131.8%。汛期气象服务工作得到市委书记陈伟俊及各地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二)不断升级民生气象。

票选制产生2019年气象为民服务八件实事,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交待。新增11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入气象社会监督员队伍,全市各县实现“气象社会监督员队伍”全覆盖。温州台风网访问量达4600万次,日最高达635万次。开通了气象抖音号,气象微信微博关注总数90万人,较上年度增长33%。市域轨道交通S1线专业服务获全省气象服务创新大赛三等奖。首次开展气象惠农服务“一县一品”建设。瑞安建成曹村乡村振兴气象服务示范点,永嘉“气象扶贫玉米”获得彭佳学副省长点赞,乐清被列为省级优质农产品精细化气象服务示范点,苍南成立省农业气象中心研究应用工作站。完成保险理赔气象证明改革,实现办理“零跑路”。

(三)积极推进生态气象。

温州成功入选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并在市政府举办授牌仪式和新闻发布会。“充分发挥国家气候品牌效应”纳入《温州市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姚高员市长连续就品牌效益发挥作出专门批示,并在多项重大活动主旨发言中,重点介绍温州“中国气候宜居城市”金名片。全市共有18个景点和乡镇成功入选全省百个避暑气候胜地,数量居全省首位。完成温州四季旅游的气象指引编制工作。文成开展“气候康养十佳体验营地(基地)”评选活动。泰顺出台国内首个县级3A景区防灾减灾建设地方标准。启动《温州市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条例》的立法前期工作。

(四)大力发展现代气象。

积极推进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区建设,签署了三方合作备忘录,计划总投资2.53亿。提速推进“文成、苍南新一代天气雷达”“永嘉预警中心”等基础项目建设。瑞安、平阳、永嘉3个县局争取到6个地方编制,2个县局地方机构增加突发预警信息发布职能。依托院士工作站、上海台风所温州联合实验室这两大创新平台,举办了两次高规格台风学术报告会。海浪预报数值产品等科研成果在基层县局得到转化应用,洞头岛际交通航线通勤天数持续增加。年内发表SCI论文1篇,核心期刊2篇,科技成果登记9项。人才培养挂职交流26人次,力度达到历年最大。气象雷达业务质量、国家级自动站数据传输及时率、数据可用性居全省第一。预报竞赛再创佳绩,两人分获全省竞赛个人全能一、二等奖。

(五)持续深化社会气象。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优化气象审批服务。完成区域雷评7个,开展防雷双随机检查125次,督促完成整改6项,立案行政处罚1起。建立“大走访大调研大宣传大合作”常态化机制,先后与应急管理局、市科技局等9个部门和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在市委政法委的支持下,将气象预警信息传播工作纳入全科网格管理。在宣传部的支持下,在6家本地媒体旗下App客户端和微信端内开设气象服务“绿色通道”;在住建、文明办的支持下,探索利用工地围墙扩大气象科普宣传。与教育联合开展全市中小学气象作文现场比赛。平阳启动横湖村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公园建设。

(六)积极构建清廉气象。

成立市局机关党委,出台工作规则,积极推进基层党建“标准+品牌+服务”建设,市局直属第一支部获评市机关第一批“四化”示范党支部。坚持党建带群建,推进和谐机关建设。联合市文联开展“墨香文化进机关”,举办“温州气象事业发展70年成就展”。建成全省气象系统首个老党员驿站,市局离退休支部被评为“四星支部”,全市7名党员获地方优秀表彰。完成全市纪检体制改革,加强纪检干部业务培训,配齐配强人员力量。全年开展集体廉政谈话38人次,核查办结信访1件,党纪处分1人次,提醒谈话3人次,责令检查2人次。同时,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保密、信访、政务信息化、老干部、扶贫、工青妇、学会等工作。

2020年工作计划:

2020年认真贯彻市委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和省局党组部署,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围绕“一二五六”发展思路,重点实施“六大行动”:

(一)实施精准预报“大提升”行动

按照市委市政府“四预”要求,认真落实市防汛防台50条措施中的气象任务。启动全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修订工作。编制以乡镇(街道)为单元的精细化台风、暴雨、强对流天气灾害风险区划。深化灾害风险预警服务,完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度,共享应急管理局风险电子地图,联合水利局建立山洪联合预警业务,与资规局联合完善地质灾害风险预警业务、与排水公司建立城市防洪排涝预警机制。推出汛期气象服务“五大新举措”:向公众推出“台风预警码”;发布台风暴雨综合致灾风险“五色图”决策预报;主汛期前建立突发气象灾害预警分区发布平台;每周向防汛责任人发布《气象信息快报》;开发微信“智天气”打造老百姓身边气象台。高标准抓好亚运会温州赛区气象服务筹备工作,做好世界温州人大会等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气象保障服务。

(二)实施为民服务“大升级”行动

继续推出气象为民服务实事,建立气象为民服务社会评价机制。深化县域气象特色农业服务“一县一品”建设,推进瑞安曹村乡村振兴气象服务基地和乐清省级优势农产品精细化服务示范点建设。探索建立适应农旅融合新需求、面向农村新业态的分类服务模式。与农业农村局、供销社合作,建立分类别、差异化、直通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气象服务模式。新建气象防灾减灾400个标准化村(社区)。持续开展气象科普进农村文化礼堂。继续推进气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证照分离”改革,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提高审批效率、降低办事成本。

(三)实施生态气象“大推进”行动

在市人大支持下,完成《温州市气候资源开发和利用条例》立法工作。焦温州乡村振兴、田园综合体、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建设,研发生态气象预报服务产品,开发美丽温州系列化气象指数。支持洞头、永嘉、瑞安等地积极申报国家气候品牌。深化四季旅游气候指引,开发生态气候旅游服务平台。启动和实施温州十大旅游气象景观的普查评选工作。绘制温州“百年”气候变化图,开展三垟湿地对温州城市气候调节研究。启动温州生态园综合监测基地建设。

(四)实施重点项目“大攻坚”行动

完成示范区方案批复,争取将示范区建设工作纳入市委考绩项目。文成新一代天气雷达年底前完成主体建设。苍南雷达年底前完成选址报告,落实土地指标;苍南观测站启动项目建设公开招标工作。永嘉气象灾害预警中心年底前完成主体建设50%,永嘉观测站完成项目立项、选址报批工作。在灾害易发区、高风险区、灾害监测盲区加密布设建设25个自动气象站,在易灾区已建的25个自动气象站、海岛站加装北斗通信模块。主汛期前完成预警信息分区发布平台建设。积极推进龙港市气象机构建设,完善鹿城、瓯海、龙湾三区的气象服务机制体制。

(五)实施对外开放“大深化”行动

继续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宣传、大合作”活动。以服务提质增效为纽带,以宣传、住建、交通、农业农村、教育、科技、水利、供销等为重点,深化行业部门合作,梳理推动一批部门合作成果和项目落地。完善优化院士工作站和台风联合实验室运行体制机制,持续推进两个创新平台深度融合,争取将两大创新平台纳入全省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总体布局。建立定期派员学习、聘请顾问、驻点指导等方式,建立柔性引才、引智机制。举办台风海洋气象、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等全国性学术研讨会。

(六)实施基层党建“大提升”行动

制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重要批示精神的实施意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机关党建的永恒课题和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继续深化党建品牌建设,打造“党建+业务”“党建+服务”“党建+科研”“党建+科普”多元化团队,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大力实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锻炼计划,继续加大干部人才挂职锻炼交流力度。认真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以“清廉气象”建设为总抓手,标本兼治、系统推进,努力维护气象部门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

 

 

 

 

温州市工商联:立足“两个健康” 共谋改革发展

2019年是温州加快转型跨越、精彩蝶变的重要一年,也是全市工商联系统紧抓机遇、破难攻坚,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就的一年。紧扣“两个健康”工作主题,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工商联组织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市工商联在全省工商联系统工作考评中名列第一,被评为全省工商联系统先进集体。多项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温州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获全国统战工作实践创新成果奖,协会商会治理模式获评全国地市级工商联工作“创新中国”最佳案例,全国工商联组织工作会议在温召开。

一、推动温州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取得重大进展

对接谋划积极有效。得益于中央统战部和全国工商联支持,2018年8月,全国首个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落户温州。市工商联出色对接中央部委推进先行区创建,积极争取上级重视和支持,全国工商联深度参与先行区规划和指导,出台《推进温州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工作计划(2019—2022年)》和《2019年推进温州市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的重点工作》,向温州倾斜资源要素,大力支持先行区创建。

“健康成长组”职责出色履行。市工商联承担先行区创建“一办七组”中的“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组”职责,联合20多家部门构建企业家健康成长“大平台”。牵头推进先行区146项创建清单中25项任务落实,涉及政策文本或方案100%出台,多项工作形成样本价值。全年提交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文件8个,为历年之最。打造了环保管家、司法保障实践基地等一批“两个健康”精品基地。

首届民营企业家节隆重举办。市四套班子领导走访慰问企业家,300多名民营企业家及各级党政领导共同见证开幕式,节日期间开展系列活动16项,浓厚了尊重企业家的社会氛围。举办2019中国(温州)新时代“两个健康”论坛,高云龙主席、袁家军省长出席论坛并讲话,徐乐江书记在主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各界嘉宾近千人参会。

二、民营经济人士队伍形象进一步提升

学思践悟新思想成效显著。以“不忘合作初心、接力改革伟业”为主题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企业家参加各类培训2万余人次。组织民营企业家深入企业和商会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弘扬温州民营企业家优秀精神”主题大讨论。

先行温商培育工程有力推进。出台《温州市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温商培育工程实施方案》,遴选优秀企业家作为培育对象,拟通过4-5年时间,培育“杰出温商”“优秀温商”“新锐温商”共250名左右。去年首批申报先行培育对象50名。挂牌成立温州民营经济学院,统筹教育资源、规范涉企培训,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58期,学员4000余人次。组织20名优秀企业家代表参加天津2019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五届夏季高峰会。高站位编制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指标体系,为企业家成长“画像”,明确企业家健康成长导向。指标体系方案经全联批复同意,在温州先行先试,以龙湾为试点开展指标试算。

“青蓝接力”品牌影响持续扩大。加强新生代企业家教育培训。全市工商联系统开展“青蓝接力”相关活动近50场次。举办新生代温商传承研修班,推荐新生代企业家参加市委党校中青班、全联理想信念教育培训、省新生代联谊会理事培训等学习。

优秀温商精神进一步弘扬。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发动商会和企业支援“利奇马”台风灾后重建,累计募捐款物达5435万元。总商会志愿服务队300多人次赶赴灾区为群众提供免费修理电器等服务。组织协会商会赴宁夏、南疆四地州开展东西部协作活动,对接扶贫项目。开展“百家民营龙头企业结对服务”活动,建立60家民营龙头企业与78家中小微企业的结对帮扶机制。

三、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举措有力

精准服务扎实有效。继续深化“进商会访企业助发展”活动,走访商会企业1000多家次,收集问题400多个,积极帮助对接化解。市“两会”期间,市工商联界别提交政协提案22件,其中团体提案3件,被市政协列为重点提案3件。汇编印发政策文件、举办政策解读会,广泛宣传“两个健康”系列惠企政策。深化“百会万企评部门”活动,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累计收到9000多家单位的17.4万条评议。

民企维权迈出新步伐。设立民营企业维权服务平台,通过12345政务服务热线和信函渠道受理维权投诉件,建立健全工作联席会议、“企业维权接待日”等制度,完善“交办、联办、督办、提办”等机制,纾解企业维权之困。平台试运行以来处理维权投诉73件,涉及工业用地、执法、金融等多方面,办结率100%。

政企良性互动渠道拓宽。落实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订征询机制,增强企业家话语权。成立市工商联智库,首批聘请39名智库顾问专家。召开意见征询会10余场,企业商会代表60余人次参与相关部门政策文本讨论,职能部门收集建议数十条。推动建立走访、联系制度,35位市领导联系35家重点商会。邀请商会和企业负责人列席重要会议,累计推荐企业家30人列席市委全会、20多人参加督政会。召开4场政企圆桌会,党政部门与企业“面对面”解决难点痛点。温州经验做法在全联推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工作会议上作主题发言。

四、商会改革发展领跑全国

协会商会改革经验全国推广。出台《温州市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优化布局增强服务“两个健康”能力的实施方案》和《关于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中促进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开展统战工作联络员试点,全市155个协会商会配备联络员,其中市本级41人。深化协会商会组织建设“雁阵”培育行动和商会“建功新时代”行动,推动行业协会商会高质量发展。全市创建35家规范化商会,培育30个商会工作示范点,创建全国“四好”商会6家、省市级“四好”商会89家。全国工商联组织工作会议在温召开,市工商联作为唯一地级市代表在会上交流经验,并成为我省地市中唯一入选全联组织委员会成员。

工商联自身改革稳步推进。出台《温州市工商业联合会深化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包括改革组织机制、构建服务平台、健全运行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巩固基层基础等5个方面的17条举措。

党建“红色动力”进一步增强。市总商会联合党委下辖党组织171个,协会商会党员1202人。推进党建片组联系制度,14个党建片组开展活动50余场。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建成“四化”示范党支部24家。

机关队伍建设水平全面提升。扎实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认真组织理论研学,全面检视问题和短板,抓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激发干部队伍创业干事激情。

2020年,市工商联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意见精神,围绕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部署要求,聚焦深化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有效发挥我市体制机制优势和工商联组织优势,强化政治引领,抓好工作谋划,突出服务企业,打造工作品牌,大胆探索、改革创新,团结凝聚广大民营经济人士,积极为践行“两个健康”作出新的贡献。

具体做法是:一、立足先行先试,继续探索“两个健康”温州经验;二、强化教育引领,广泛凝聚“两个健康”先行力量;三、发挥工商联助手作用,全面营造“两个健康”优质环境;四、创新企业家梯队培养模式,持续保障“两个健康”不竭动力;打造“一流商会新样本”,有效提供“两个健康”坚强助力。

 

 

 

 

国网温州供电公司:改善民生服务发展 描绘新时代电力发展新蓝图

近年来,国网温州供电公司持续在建设智能电网、优化供电营商环境、实施能源绿色发展等方面加码推进,着力于改善民生、优化服务、深化变革、科学布局等方面工作,提升温州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感。

 “两个一百”全力推进温州电网建设

2019年,温州供电公司完成电力总投资27.82亿元,建成投产220千伏科技变等工程21项,投产容量达413万千伏安,创温州电网主网建设历史新高;南麂岛与大陆联网工程提前一个月投产,实现浙江最后一个建制镇并入大陆电网,得到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开工建设220千伏磐石变等18项工程,开工容量达254万千伏安;完成奥体中心、健康小镇等市政迁改工程11个,实现架空线路电缆化改造65公里。

2020年,温州供电公司“两个一百”(“十四五”总投资约101亿元、2020年100个重点电力项目)推进电网建设攻坚,以“坚强电网”支撑数字化转型,重点做好统筹协调电网发展建设、有效提升电网供电能力、打造绿色智慧城市等三方面工作。

惠民助企出实招 护航社会经济发展

 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温州供电公司迅速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电力可靠供应,为医疗机构、隔离点、医疗设备生产企业紧急送电,展现了央企“顶梁柱”的责任与担当。

为保障民生用电,在疫情防控期间,温州供电公司遵守国家电网公司做出的承诺,对居民用户采取欠费不停电措施,赢得市民点赞。同时,推行24小时不间断“线上+电话”服务模式,便利市民在防疫期间的用电业务办理。

随着疫情形势的逐步稳定,企业复工复产的脚步正在加快。按照“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的要求,温州供电公司第一时间出台18项惠民助企举措,同时全面执行国家电网公司出台的阶段性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八大举措,为全市打赢“防控阻击战”和“发展主动仗”提供了坚强供电服务保障。其中,实施支持性两部制电价政策,减免收取企业基本电费8000万元;实施临时性降价政策,惠及企业用户43万减免电费近亿元等。 

让百姓用上“可靠电”“放心电”

紧紧围绕“一个聚焦、两条主线和四个重大课题”,温州供电公司坚持以客户“不停电”、“用好电”、“零感知”为目标,以精益化管控为重点,以客户为中心、以提升供电可靠性为主线,实现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用电更可靠、更放心。2020年一季度供电可靠率99.9858%,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仅为19.56分钟/户,同比压降56.14%,实现连续两年压降72.25%。

2019年,针对温州共340个配电网网格开展精准打造,在一年内建设形成64个标准接线网格,配网线路联络率提升至94.20%,提升了关键区域用户供电可靠性。2020年要再建设50个标准接线网格的目标,有序推进世界一流配电网建设。

此外,快速提升电网防台抗台能力,温州供电公司2019年完成台风补强项目106项,主要用于网架补强,设备提升、配电设备改造等方面。2020年,倒排计划完成39个防台抗台项目。

 

 

 

 

温州市国资运营公司:聚焦创新 、聚力创业 开启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新航程

2020年1月,市政府副市长殷志军向温州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授牌

2019年,温州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原温州市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指标实现“全年红”。公司资产总额达到57.79亿元,净资产达到24.40亿元,同比增长2.94%;营业收入2.98亿元,同比增长5.23%;利润总额4574.38万元,同比增长196.97%;实现税收6418万元。

一、2019年主要工作成效

(一)基金管理加速蝶变。

产业基金继续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吸引高端资源集聚温州,新增投资项目7个、投资额4420万元,实现招商引资2925万元,累计投资26家企业,多个项目估值实现2倍以上增长,有效提升温州创新企业综合竞争力。海汇基金已投9个项目,总投资金额为1.62亿元、带动投资6.83亿元。稳健基金对温州2家上市企业实施点对点帮扶,总帮扶规模达7.5亿元,切实帮扶温州上市公司走出困境。投资规模为10亿元的温州智慧交通发展产业基金已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二)金融服务更加丰富。

“金融服务团”整合各类金融要素服务企业130家,实现间接融资9679万元、直接股权融资2220万元、达成意向融资1亿元,并将安宝乐等10家创新项目作为标杆企业进行打造,深受企业好评。通过综合评议等创新手段,完成国有资产总成交金额超11亿元,累计为企业减负100多万元。首次举办银行特殊资产推介会,协助金融机构拓宽资产处置渠道,创新处置模式,涉及金额计12.09亿元。农村产权交易完成20.6283亿元,同比增加68.6%。信保基金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推进小微企业信贷增氧计划,实现担保余额超50.7亿元,累计担保金额109.6亿元。市融资担保公司优先支持民营龙头企业、国有企业融资增信,融资在保金额20.25亿,累计担保金额30.44亿元。非融在保金额27.73亿元,累计担保金额89.7亿元。

(三)价值管理提质增效。

光大金瓯公司推进债转股、定增类股权资产业务与共益债、债务重组类业务投资。累计收购不良资产484亿元,在温州地区累计收购不良资产45亿元,市场占比超过20%。新增投资超6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4.46亿元,增长132%,实现净利润2.11亿元,增幅103%,资产总额首次突破百亿。温州银行以打好不良清收攻坚为着力点,实现资产余额2299亿元、拨备前利润23.8亿元,拨备前利润增长24.45%。表外参股金融企业资产总额292亿元,增值6.56亿元,可出售金融资产达12.71亿。

(四)资产经营提档升级。

公司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关于提升“楼宇经济”的指示精神,优化服务品质,金融大厦等两栋商务楼纳税分别超2亿元。深入实施市政府“拓空间强保障”专项行动,推进低效土地清理,双屿一期土地收储款已全部收回,双屿二期收回1500万元、洞头地块收回2000万元。做深做细物业资产管理,实现物业资产出租率达96.63%,租金收入达3512.69万元,较去年增长8.65%。金投物资处置公司率全省之先,首次承接市级财政资产处置项目,新增处置原值为1.12亿元报废物资。推进债权专项清理取得阶段性成果,收回绿港公司、垟儿路综合楼转让款等债权累计500余万元。完成对上海、深圳及成都驻外房产的确权。金华公司退休员工“社会化管理”信访事项获得政府同意、企业愿意、员工满意的良好局面。

(五)企业管控保障有力。

公司始终坚定“政治上跟党走”,切实落实“一岗双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5亿元中期票据成功注册,为进一步优化公司融资结构打好基础。基本完成啤酒股权重组结算扫尾工作,收回外方4928.07万元。建立股权投资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摸清对外投资“家底”。推进成员企业“瘦身健体”,国投公司与金驹公司完成吸收合并,金鹿公司完成公司制改造,完成对江心屿、金港公司减资3400万元。人才梯队有序优化,完成中层通过竞争性选拔,实施竞聘上岗,公司年轻干部同比增长33.3%。成立信息宣传中心,被市级政务平台录用16篇信息,在媒体发布42篇助企新闻,有力凸显国企担当。

温州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为挂牌省股交中心企业授牌

二、2020年工作目标

2020年,公司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新一轮市级国企改革为总抓手,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以“筑平台、优布局、强治理、育价值、抗风险、树标杆”为总指引,以推进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推动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为总要求,成为功能更佳、布局更优、运营更快的国资运营公司。

2020年公司主要预期目标,资产总额达到138亿元,营业收入实现3.5亿元,利润总额超8000万元,通过发行中期票据等渠道累计实现筹资10亿元。

(一)以战略目标为总方向,优化国有资本布局。

到十四五末,争取推进3-5家参控股企业上主板,资产管理规模超300亿元,企业信用等级2A+至3A,总部大楼纳税额超3-5亿元,利润总额3-5亿元,重大投资项目5-10个,投资额总计30-50亿元,资产负债率控制在60%内。

一要优化重大国有产业布局。紧密对接参股的省海港集团、省机场集团,参与港口经济、空港经济发展,实施港产城联动发展。参与创建产业园区,联动央、省国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建设,联合物产中大集团等大型国企,与地方政府合作,打造产业园区。

二要持续优化资源整合。争取行政事业单位清偿或上市企业剥离的经营性资产划入。将各国企上缴市财政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争取返还注入到公司。争取将政府战略性投资项目资本金划入公司进行运作。加强与公司股东省金控沟通协调,退出其持有的5%股份。

三要优化重大股权价值管理。完成划转市国资委持有的温州海港集团、温州机场集团股权。助推温州机场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枢纽机场、华东地区重要的通用航空基地。温州港集团计划实现营业收入8.4亿元。做好对参股企业价值管理工作,参与温州银行定增和光大金瓯公司定增,配合推进参股企业上市,助力光大金瓯公司成为全国一流的地方AMC公司。温州银行资产余额达到240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50亿元,实现拨备前利润30亿元。

(二)以国企改革为总引领,扛起探路者使命。

要积极发挥市国资运营公司先行先试的作用,紧抓温州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有利时机,积极研究相关政策红利,拓展企业发展空间。

一要着力完善授权清单。大力推进重点改革事项,制定授权放权清单,获得市国资委授权,理清划清企业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边界。着力完善二级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权责清晰的法人治理体系,依法应由二级公司自主经营决策的事项归于二级公司,明确其“三重一大”事项审批授权清单。

二要着力完善公司治理能力。要进一步加强党委的领导作用、董事会决策作用、经理层经营作用、监事会监督作用。加强董事会建设,完成设立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组建,明确各委员会的议事规则,并聘请企业顾问团助力公司经营决策。制定外派董事、监事专职化制度并全面开展实施。

三要着力激发企业活力。实施职业经理人制度,在市场化程度高、有条件的所属企业试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对中层副职岗位实施竞争性轮岗,员工实施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对未能通过双向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的,要实施离岗创业创新制度。在年度工资总额纳入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上,建立薪酬能上能下的制度。聘请的高管要实行市场化、契约化的薪酬单列分配机制。

四要着力加强组织架构顶层设计。根据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核心功能和定位,优化本级组织新架构,要强化部门设置和人员配置的统筹管理,明确职能分工和职责边界,减少因职责不清带来的管理真空。按照创新发展一批、巩固提升一批、整合重组一批、清算注销一批的要求,通过新设、注销等方式,确定二级公司为十家。

(三)以强化要素保障为总要求,打造核心竞争力。

一要推进重大平台建设。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六重”清单相关任务,实现产业基金新设子基金不少于3支,新增规模不低于10亿元。主动发挥政府产业基金在对接重大项目、重点领域和支持创业创新等方面的作用,设立100亿的国有资本调整基金,形成股权基金投资的系列化、协同化、差异化发展,推动开展投资基金市场化运作,投向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3+12平台、拟上市企业。

二要稳步实现投融资平台建设。在投融资平台建设方面,要多渠道并举,扩大筹资渠道。通过发行3亿元中期票据、清理历史遗留债权、收回土地收储款等方式,全年实现筹资10亿元。持续推进债权清理工作,实现对武汉振财证券(2860万元)、广州国投信托(2900万元)、海南发展银行(711万元)等债权清理达到50%以上。完成金华金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土地收储。大力推进英博双鹿啤酒集团员工转岗、安置工作,并启动土地收储,推进时尚精酿文化创意园选址、投资、建设。完成收回金港公司地块待收款684.54万元,完成收回双屿地块二期收储款尾款2472.35万元。

三要实现金融要素支撑有新高度。实现产权交易超28亿元,其中,国有产权交易超10亿元,农村产权交易金额超18亿元。联合产权交易中心要由重挂牌转变为重服务,推进30家小微企业进省股交中心培育,打造服务标杆企业不低于10家。温州市金投互联网金融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实现扭亏转盈。市融资担保公司继续坚持服务民营企业,坚持服务重点产业,实现在保余额35亿元。完善公司金融业态布局,今年要设立非融担保公司,筹备融资租赁公司。公司及二级公司经营的物业出租率和收缴率达到95%以上,两个“税收亿元楼”打造实现新的突破,纳入全市培育税收亿元楼计划。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让蓝图成为现实。改革既要只争朝夕,又要久久为功,站在公司改组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特殊节点上,我们更要锚定目标,统一认识,接好市委市政府给予我们的重任,凝聚起奋勇争先、逐梦前行的磅礴力量,开启市国资运营公司发展新航程。

 

 

 

 

  • 首 页
  • 温州市人民中级法院
  • 温州市人民检察院
  • 温州市委统战部
  • 温州市文明办
  • 温州市教育局
  • 温州市公安局
  • 温州市民政局
  • 温州市财政局
  • 温州市人力社保局
  • 温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温州市交通运输局
  • 温州市治水办
  • 温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 温州市妇联
  • 温州市税务局
  • 温州市气象局
  • 温州市工商联
  • 国网温州供电公司
  • 温州市国资运营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