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包括办公室用房、公共服务用房、设备用房和附属用房。以公共服务用房为例,就包括会议室、接待室、档案室、文印室、资料室、收发室、计算机房、储藏室、卫生间、公勤人员用房、警卫用房等;设备用房又包括变配电室、水泵房、水箱间、锅炉房、电梯机房、制冷机房、通信机房等。而建筑装修的档次不同,费用又大为不同。可见,办公用房是一本复杂账目。而各地是不是都有一本明白账呢?类似鹿城区那样的“一出一进”又能挤出多少真金白银?
节约财政资金、降低行政成本,堵住少数人暗中谋利的渠道,除了这些显而易见的意义,“第四公”改革也是在体制内尝试制度修补、堵漏及善后的一种尝试。
尽管有相关规定,但实际违规的地方不少。在反思历史及现实等复杂原因的同时,在追究处罚相关责任人的同时,如何尽可能堵住每天都在哗哗流出大笔财政资金的漏洞,确实能带来显著的现实成效,不可低估。这样的改革具有一定的标本意义。而“割自己肉的改革”之难自然是可想而知的,某些特殊部门动不得的困扰可能也是存在的。
随着“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越发深入人心,以前种种“习以为常”的浪费,注定会一个个被公众盯上。自觉改革还是被动地被推着、逼着改革,效果会大不一样。而且,越早下手,阻力越小;越迟迟不动,阻力可能越大。
当然,后面一连串的问题还有不少,如政府办公楼的建设要经过怎样的程序审批?预算成本由谁监控?在治标、堵漏的同时,治本的步子也得跟上。(刘文宁)
转发到:搜狐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豆瓣 新浪微博 温网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关键词:办公楼 办公用房 党政机关 财政资金 办公室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