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民监督团唱响民间舆论监督“好声音”
温州网讯 停滞了多年的公园,迟迟不开工建设;规划了多年的马路,仍然还停留在图纸上;退河还绿最后期限只剩下一周时间,个别单位或企业却还是没有行动……
一年寒暑眨眼而过,2012年,温州市市民监督团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助力破难攻坚,开展活动700多次,参加人数达上万人次,唱响了温州民间舆论监督的“好声音”。
在温州,有一支整合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与普通市民群众监督两大功能的队伍——市民监督团。
在温州,从来不缺少创新。
在“六城联创”、“六督联查”的大背景下,温州“市民监督团”应运而生。
2010年底,温州市委、市政府大力开展“六城联创”,拉开了声势浩大的“绿色战役”。为了配合市委、市政府工作,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和大力推动下,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向全社会发起招募,成立“城市绿化千人监督团”。而随后不久,温州广电传媒集团的市民监督团也应运而生。
为了进一步规范并充分发挥市民监督团的作用,2012年3月,由市委宣传部牵头,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与温州广电传媒集团的两支队伍进行了重组整合,并通过各大媒体向社会广泛征集监督团队员,制定了详细的《温州市市民监督团管理办法》。
如今,这支来自温州民间的义务监督队伍日渐成为温州市委市政府的好帮手,群众监督的“金嗓子”。
现在温州市民监督团成员已经扩展成为42个监督分团,拥有固定监督员6000多人,囊括社会各行各业精英和普通热心市民。他们定期开展主题性督查行动,对“破难攻坚大行动”中的薄弱环节,对阻碍工程建设和重大项目推进的“钉子户”、“拦路虎”、对影响市容环境的不文明行为等进行曝光。
“我们从最初的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和监督者。我们要为温州的发展,出自己的一份力。”
黄色T恤、黑色马甲,2012年温州街头巷尾出现一抹亮色。
顶风修建的违法建筑、久拖未建的重点工程、缩了水的公园绿地……过去一年间,围绕着“六城联创”、“拆违建绿”、“拔钉清障”、“破难攻坚七大行动”等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市民监督团进行了一系列监督活动。
“广化桥路2008年完成拆迁,2012年还有房屋未拆除,‘蜗牛’工程进展缓慢”,“杨府山公园儿童嬉水池暗藏危机,会展中心有人拿消防栓的水搞温州嬉水节”……一年365天,时时会有新发现,42个市民监督团分工协作,用笔和镜头记录下城市建设和管理中不和谐一幕,与执法部门一起挑起城市管理的重担。
城市建设中的乱点、市民投诉的焦点、社会问题的热点,都是市民监督团监督出击的目标,他们用跟踪督查的方式促进了问题的解决,引领了文明的进步,推动了城市的发展。
刚栽下的含笑,竟然枯萎了50%!牛山北路拥堵不堪,到底为何拓宽难?广化桥安置房项目这一民生工程怎么就成了“民怨”工程……过去一年里,市民监督团的追踪和问责,给城市建设和管理注入了一股新活力,许多被监督和曝光的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后,得到解决和处理。
分头行动,角度各有不同;携手监督,重拳直击城市乱象。
去年6月,市委宣传部、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温州广电传媒集团、市志愿者协会联合举办“破难攻坚市民监督团大型督查活动”。210多位市民监督团成员兵分10路前往鹿城、瓯海、龙湾各“拆违美化”监督点开展监督。在当天的监督活动中,市民监督团既看到了市级行政事业及公营单位带头自拆,也曝光了一批久拆不下的“违建王”。
“市民监督团,实现了政府、媒体和社会三种力量的和谐共济,不愧为舆论监督中的温州‘好声音’。”
通过市民监督团这个平台,实现了政府与群众、媒体与市民之间的良性互动,凝聚了各方的力量,共推城市发展。
“我们去现场开展监督虽然累一点,但是看到自己的付出取得了成效,为城市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心里就有一股成就感。”市民监督团成员王美凤欣喜地告诉记者,无论是“明察”还是“暗访”,无论是“挑刺”还是“表扬”,市民监督团用最真实的事实说话,为老百姓排忧解难,更为温州“破难攻坚”铺路。实际上,市民监督团不完全都是在“挑刺”,有时候也提出不少好的建议,并被有关部门和单位所欣然采纳;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许多亮点,市民监督团也通过媒体给予积极的赞扬。
而作为被监督的政府部门,市城管与执法局副局长谷一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市民监督团有着自己的体会。他说:“我们要感谢‘市民监督团’对城管工作的监督和支持,帮助我们干了许多想干却难干成的事,或者说帮助我们认识了工作中的不足,改善了我们的工作。虽然有些监督令我们脸红,但是脸红以后心宽了,因为问题解决了。”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