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概览添加到iGoogle收藏本页在线投稿

文化味流失、交通拥堵 百年会市路在何方?

2013年04月03日 07:06:02来源:温州网–温州商报查看评论手机看新闻字体:
核心提示:上塘物资交流会刚落下帷幕,紧接着瑞安海安物资交流会明天将正式登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温州共有大大小小的会市近160个。

【新闻有读】第274期

  各种食品大声叫卖。超时摄

  今年上塘物资交流会加入了戏曲武术表演。林琦摄

  到处可见“清仓大甩卖”。张晨摄

  温州网讯 上塘物资交流会刚落下帷幕,紧接着瑞安海安物资交流会明天将正式登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温州共有大大小小的会市近160个,其中拦街福、瞿溪会市、白石会市、珠岙挑灯、曹村元宵灯会等30多个会市,是省、市级民俗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上百年,甚至更长的历史。

  举办会市的最初目的一方面在于传承地域文化特色,另一方面是让商贸流通不发达地区的人们有更多接触丰富生活物资的机会。然而随着发展,本是依托各地文化特色、风俗习惯而设的传统会市逐渐变脸,兜售低档次产品也逐渐趋于雷同,很难再满足市民文化与消费需求。与此同时,传统会市给当地带来的是成堆的垃圾、拥堵的交通以及喧嚣与纷扰。

  在温州打造文化强市之际,会市如何在保留百年文化传统的同时提高经营质量,这是各地面临的一道共同难题。

  “十元三样”、“长沙臭豆腐”、“烧烤串”成各地会市必有项目

  “新疆、内蒙古烤串、长沙臭豆腐,10元3件的日用品,还有各种超低价的鞋服……这个上塘物资交流会怎么跟瞿溪会市一个样?没意思!”近日,网友“朱古丽Babe”在微博上吐槽,先后逛了两个会市,除了名字不一样,里面卖的东西都是大同小异,连摆摊的人都一样。

  湖南人郭大姐来温州跑会市已有五六年的时间,昨天虽然距瑞安海安物资交流会正式开幕还有2天时间,但郭大姐经营的长沙臭豆腐摊铺已开张,挂出一面“百年名吃,天下第一臭”的锦旗,摆出一个布满灰土的破旧音响,播出一首神曲,郭大姐便开始叫卖。

  海安是今年郭大姐跑的第三站会市,此前瞿溪、上塘会市她一个也没落下,她描述:“这两年臭豆腐卖不动了,同街的同类产品有十来家。”记者在走访上塘、海安两地会市时发现,如“天下第一臭”、“臭名远扬”、“长沙臭豆腐”等招牌出现频率颇高,小贩们毫不避讳“臭”名。

  除了臭豆腐,像“十元三样”、“老北京鞋”、“内蒙古烤肉”、“断码清货甩卖”等店铺,在瞿溪、上塘、海安都高频率出现,其中“十元三样”这些售卖小商品的店铺一场会市上几十米内便有数家。因为同质化经营严重,不少常年在温州跑会市的外地商户称利润急剧下滑,有些甚至萌生了“退市”的念头。

  记者走访调查发现,像断码、清仓、厂家直销、名牌等字眼已经成为各会市商铺广告的“金字招牌”,“5元一件背心”、“10元一条保暖内衣”、“25元一条牛仔裤”、“50一件羊毛衫”,虽然价格低廉,但鲜有顾客。

  政府主导、民间承办让会市搭上文化产业快车

  “我希望我自己的手工作品,有一天也可以拿到这个物资交流会上展示。当然如果能卖钱那就更好了。”在上塘物资交流会现场采访时,一位在附近中学读书的李欣颖同学的话让记者印象深刻。她告诉记者,她很爱做一些手工编织的首饰,而且觉得比物资交流会上卖的那些廉价饰品要好看很多。“卖创意”、“卖手工”、“人人参与”,这又何尝不是会市接下来可以重点考虑一下的方向呢?

  事实上,随着现在网购平台的快速发展,传统会市作为商贸平台的功能已日益弱化,但作为地域文化传承媒介,会市在各地仍有深远的历史影响。“本来这种会市是我们向外地人展现本地文化的一个平台,但现在显然本末倒置了,成了外地人兜售一些低端商品的‘主战场’。”温州市民俗专家金文平指出,是时候重塑各地会市文化品牌的时候了。

  “上塘的南拳表演就挺好的。”金文平特意指出今年上塘物资交流会的一个亮点。他告诉记者,当会市的商贸功能降低,已经有一些地方的会市开始在文化味上下工夫,谋求传统会市的转型升级。像今年瞿溪会市首推“传承民俗文化”主题,让耕牛、锄头、镰刀、竹木制品、园艺品以及稻谷生产工具披挂上阵,在会市内设置农耕交易区、民俗非遗区,并举办“瞿溪味”百年会市摄影大赛,以唤醒人们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保持生产生态生活和谐意识。

  谈及未来的会市该如何办,金文平提出了“政府主导、民间承办”的概念,即让民俗团队全权接手、统筹策划。“他们对于各地的民俗风情再熟悉不过,而且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把一些老手艺人、老工匠等民俗人物请出来。加上与当地土特产、特色表演、旅游资源等本地元素相融合,势必让会市逐渐回归传统文化,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一个文化品牌。通过合理的产业规划,无形中也可以扩大会市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价值。”金文平说道。

  而这无疑正契合了当下我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机遇。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德荣就曾指出,要通过增加政府公共服务来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通过文化产业化发展来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我们也期待着,明年再逛会市时,将是一次徜徉在传统文化里的回忆之行。

  垃圾、噪声、高摊位费或使会市之路越走越窄

  上周日下午6点,距离上塘物资交流会结束已有3天,上塘垃圾中转站工作人员老刘总算可以放下疲惫的身躯按时下班回家,而在此之前的一个多礼拜时间,为了收集处理物资交流会产生的垃圾,老刘每天要加班到凌晨1点才能回家,他戏称其为“旺季”。

  之所以称之为“旺季”,是因为这里每天要多收纳因物资交流会而增加的50多吨垃圾,“物资交流会的垃圾统一转到我们这里,今年垃圾特别多,以前每天顶多也就百来吨,但这一个礼拜来每天都要多出10多车垃圾,这段时间新增垃圾估计有400吨。”老刘指着刚装满的最后一个垃圾货柜介绍,“中转站每天都在超负荷运转,垃圾都快放不下了,明天要再拉来,我们就只能先倒在门口了。”

  在瞿溪物资交流会上,记者看到一卖甘蔗的小贩刚将板车推走,另一位卖草药的商贩便立马抢位,桌子一摆,铺上一条红桌布,利索地将一地的甘蔗皮与垃圾遮得严严实实,挂上一个“大减价,茅草根15元/斤”的纸牌后便转身站到了稍干净的马路边,桌子下方满是果皮、包装袋、废弃的餐盒,见状,不少过路人扭头而过。

  家住上塘环城西路大会堂附近的谢女士在物资交流会期间每天要提早近一个小时出门步行上班,为了不受楼下“清仓大甩卖”、“最后三天大减价”叫卖的干扰,今年她特地在卧室装了个隔音卷帘。她说:“网购平台这么发达,我根本不会去关注物资交流会上的商品,如今它给我更多的是不便与困扰。”

  商品缺乏地域文化特色,顾客不买账。与此同时,一些常年跑展会的摊主,对于如今的会市也是颇有微词:“本来1000元的摊位,因为摇号没摇到,只能从别人那里买,还好我买得早,只用3000元。瞿溪会市的摊位更夸张,都是拍卖拿的,一个摊位从2000元起拍,到10000多元成交是很正常的事情。”叶女士说,越来越贵的摊位费,让原本薄利多销的生意变得难做。家里自产自销保暖内衣的她,正考虑退出展销会这条路。记者 黄超时 张晨

转发到:搜狐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豆瓣 新浪微博 温网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关键词:温州 会市


编辑: 郑敏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评论区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注册
在线投稿新闻热线:0577-88817266全文浏览打印复制网址,分享给朋友关闭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