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报:我要回家
核心提示:这样“火急火燎”的回家工程被一拖再拖,明显违背了建设的初衷。
那是一条等待回家的鱼,温州楠溪江的香鱼。
原本,每年的2月到5月,在海里越冬的幼年香鱼便进入河口,逆流而上,在河川中生儿育女;当温度下降时,幼鱼又顺流而下入海越冬。但是,伴随着供水工程拦水闸的建设,它们回家的路被阻断了。虽然早在2010年,温州就传出消息,要造一条专门的水路作为生态补偿工程,供香鱼洄游,但直到今天,这条水道仍然没有贯通。
畅通的回家路,对香鱼而言或许是一个可望不可即的梦。但对于我们而言,如果不能尽快畅通将会变成一个生态噩梦。而杭州就有这样的前车之鉴。在新安江大坝至马目23公里江段,1958年建库前调查,有61种河口性、溯河性鱼类;1975年,建库后数量骤减到39种。与此同时,?、鳜、鲇等凶猛性鱼类,因栖息条件得以改善,种群数量迅速增加,生态被改变了。
为了防止重蹈覆辙,相关部门要求重大工程在建设前,就必须对环境、生态进行评估,并进行补偿。于是,建设青藏铁路时,为藏羚羊提供了通道……温州在建设拦水闸后,考虑到香鱼洄游的问题,并设置鱼道,值得肯定。但是,这样“火急火燎”的回家工程被一拖再拖,明显违背了建设的初衷。如果再这么磨磨蹭蹭,或许在回家路打通的那一天,香鱼因为环境的原因和新安江那22种鱼一样,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文/龚曦)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