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90条母亲河“体检报告”出炉 1/3河流水质变差
温州网5月22日讯(记者 张湉 实习生 尤聪聪)温大城院环保志愿者重走浙江90条母亲河取水检测,今天“体检报告“正式出炉。记者从校方获悉,相较去年,今年共有24条河流水质好转,35条相对稳定,但仍有1/3河流遗憾“退步”。
活动负责人表示,出炉的水质检测数据除了对外公布,还将连同搜集到的民间治水建议递送给省环保厅和市环保局,作为开展”五水共治”的参考。
据负责此次水质检测的温大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教授马剑华介绍,此次水样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来衡量,检测项目包括PH值、溶解氧、氨氮、磷酸盐、铬、高锰酸盐指数。这6项指标基本能体现常见水污染的主要成因。比如氨氮指标高低可以显示河道是否受到生活垃圾的污染,铬离子含量高说明存在工业污染,高锰酸盐指数高则显示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
“虽然所采水样只能反映该河流在定点、定时的水质情况,不能完全说明整条河流的总体水质,但通过纵向比较,也能反映一定问题。”马剑华说。
据这份水质“体检报告”显示,温州11个县(市,区)皆有采集到水样,相较去年,鹿城江心屿、乐清清江、文成泗溪河水质转好,温瑞塘河瓯海段、永嘉楠溪江水质变差,其余的例如苍南东魁长河、泰顺飞云湖、平阳鳌江等6条河流水质不变。
城院学工部部长范茂盛表示,今年为力求检测数据更客观科学,校方对肩负取水使命的90位大学生志愿者事先进行专业培训。取水人员基本上是去年原班人马,取水时间和取水地点也基本保持一致。为了保证水样的可靠性,还要求学生志愿者们拍摄取水场景的视频、照片为证,并鼓励他们找沿河百姓做访谈,寻找河流的污染源和变化,搜集治水的民间智慧、故事等。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且引起全社会对治水与生态的关注,将民间的治水热情持续发酵,推动大家一起为‘五水共治’做贡献。”范茂盛表示,学校将把回乡取水检测活动“十年如一日“地开展下去,下一步还将结合暑期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将环保做细做深。”据悉,目前已有多家企业、机构主动找上门来,表示愿意提供水环境检测、治理等支持与帮助。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
即将启动!温州适龄男性都要登记
社会12-11
-
保护廊桥,泰顺做对了什么?
社会12-11
-
八大举措赋能项目落地开花!全球精英双创大赛项目成长计划发布
社会12-11
-
来温州,看封神!
社会12-11
-
乐清柳市七小的孩子们这学上得甜滋滋
社会12-11
-
86岁老人写信求助寻人 希望重拾师生缘分
社会12-11
-
致敬“温州模式”奋斗者,《春风梦》举行首映仪式
社会12-11
-
新生代“侨”创客带20个项目在温比拼
社会12-11
-
富含维生素A的稻米来了 瑞安首次试种特种紫米迎来丰收
社会12-11
-
“我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作家王永胜谈《口吃简史》
社会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