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五水共治:守住温州人的“大水缸”

来源:浙江在线作者: 2014-05-10 17:43:47
核心提示:为护好“一缸净水”,近年来,文成忍痛砸掉浙南闽北生猪养殖基地的“金招牌”.与此同时,为逐步减少库周人口数量,每年有1万人以上搬离故园。
查看评论

  温州人有句老话“住在温州,喝在文成”。作为我省供水受益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饮用水水库,珊溪水库供应着当地500多万人用水,占温州市供水人口的70%,占全省水库供水人口的20%以上。文成县有近九成的面积处于珊溪水库水源聚雨区之内,是名副其实的温州“大水缸”。 

  文成,位于温州市西南部,以明朝开国元勋刘基(刘伯温)的谥号“文成”作为县名,素有“天下第六福地”美誉。

  这里与水结缘、因水而美,怀抱着数百条河流。飞云江在文成蜿蜒而过,截流拦坝后形成的飞云湖面积35.4平方公里,相当于6个西湖。

  温州人有句老话“住在温州,喝在文成”。作为我省供水受益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饮用水水库,珊溪水库供应着当地500多万人用水,占温州市供水人口的70%,占全省水库供水人口的20%以上。文成县有近九成的面积处于珊溪水库水源聚雨区之内,是名副其实的温州“大水缸”。

  为护好“一缸净水”,近年来,文成忍痛砸掉浙南闽北生猪养殖基地的“金招牌”,全县生猪养殖当量已从最多时的近20万头削减到8000头,与此同时,为逐步减少库周人口数量,每年有1万人以上搬离故园。

  “五水共治”为拥有丰富水资源、水景观、水文化的文成赋予了新的内涵。文成,将在守护好绿水青山的同时,重点推进水安全设施强化、水环境综合整治、水资源保护优化、水产业转型发展、水文化塑造弘扬、水管理全域统筹等六大工程建设,计划再通过4年时间,让水“净起来、美起来、亲起来”,努力打造城水相依、山水相融、人水相亲的“梦里水乡”。

  今年亮点

  1.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应整治村污水治理54%。今年,深入开展“美丽乡村”“三边三化”“三改一拆”行动,积极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垃圾处理为重点,深入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加强对河道、池塘、沟渠两旁及水面垃圾的清理,建立健全水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有效途径,全面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2014年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136个村,完成应整治村污水治理54%。

  2.全面巩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成果,加大养殖户转产转业的力度,确保温州“大水缸”饮水安全为底线。规范和加强对集雨区范围内畜禽养殖量控制,整合力量,加强对巡查队伍的管理,开展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做好长效管理的同时,帮助养殖户做好转产转业工作,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组织养殖户外出实地参观学习,加强技术培训。做好水利枢纽水源保护五大工程建设进度监管和质量监督。

  3.基本完成飞云江(坦歧段)独流入海建设项目。该工程为温州市美丽浙南水乡建设重点示范工程,是独流入海河流飞云江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治理河长1.6公里,总投资3650万元。工程将有效治理珊溪镇境内的飞云江坦歧段,确保两岸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

  三年目标

  到2015年底,全面完成垃圾河、黑臭河整治任务,完成河道综合治理15公里,生态河道建设12公里。全面建成污水、垃圾收集和处理系统,完成珊溪水库水源地整治任务,实现珊溪水库水质基本达到Ⅱ类,入库支流基本达到Ⅱ—Ⅲ类。提升县城防洪标准至50年一遇、排涝标准达10年一遇,提升重要乡镇主要社区防洪标准至20年一遇、排涝标准达5年一遇。实现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65%。全县水环境、水生态得到明显改善,防洪减灾能力显著提高,水乡文化得到明显提升和展现,争创国家级生态县。

  文成县委书记汪驰:

  水是文成的魅力之源,文成因水而美,更是因水而充满灵气。作为浙南生态屏障、温州“大水缸”,必须把“五水共治”作为提升资源竞争优势的“基础工程”、提高人民群众福祉的“民生工程”、推动转型发展的“德政工程”,以“重整河山”的雄心壮志和壮士断腕的豪迈斗志,坚持全域规划和分步实施相结合,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打造相结合,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联动相结合,努力把文成建设成为美丽山水田园智城,为“绿色发展、生态富民、后发崛起”赢取发展新优势。

  文成县县长王彩莲:

  抓好“五水共治”对拥有丰富水资源、水景观、水文化优势的文成来说,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核心要务之一。我们必须全力组织实施治水兴水“百亿工程”,通过“治水”实现保平安;通过“护水”实现优环境;通过“兴水”实现促发展,将文成打造成为“山水相融、林水相映、城水相依、人水相亲”的美丽山水田园智城。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金道汉|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