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故事]《绣春刀》:口碑黑马的票房麦城
核心提示:
剧照。
出师不利首周票房告急发行宣传成争议焦点
在杀青一年之后,《绣春刀》决定在2014年8月份正式上映。在一年的时间里,路阳光剪辑就用去了六个月,“真的用了很多的心血,花了很多爱心和精力在里面。”
虽然暑期档向来是一个凶险的档期,但路阳和王东辉对于《绣春刀》的前景还是非常乐观。
路阳的信心来自于对影片品质的自信,“我觉得《绣春刀》很好看,有很棒的故事节奏,人物也是我们最有信心的部分,我们在设计人物的时候,写人物命运写起伏的时候,这些角色都是活生生的人,不是符号。曾经有人觉得故事里的人物太多,建议我们拿掉几个,但是我看来看去都觉得不能拿掉,每一个我都太喜欢。”
而王东辉则更基于对大数据的分析,“融资的时候我就知道《绣春刀》是全中国只有唯一的古装动作片,没有人在这个类型上跟我竞争。你看过去十年二十年电影票房增长的情况,在大盘增速的前提下,我们的片子应该没有任何问题,市场导向就是这样的。”
对于票房,路阳的预期是首周末能到六七千万,总票房能到一亿五就满足了,“我就希望能够投资方把钱赚回来,略有盈余。”王东辉的期待值更高一点,希望首周末能有一个亿,还盘算着能在票房不错的情况下再追加点活动什么的。
但《绣春刀》的首周末票房只有3500万。路阳说在很早之前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大家就在猜《绣春刀》能卖多少钱,还有朋友好心建议他们“稍微降低一点预期就不会那么失望”。但路阳和王东辉坚持认为,“《绣春刀》应该有能够配得上这个电影的票房数字。”显然,在他们的预期中,首周末3500万绝不是一个配得上《绣春刀》的票房数字。
当首周末的票房出来的时候路阳说他“特别郁闷”,“我们上的第一天排片还行,但是上座率是倒数第二;第二天的上座率还不如第一天。之前发行的同事就跟我讲过,上座率上不去的话排片是一定会往下掉的。我也没觉得是片子的问题,如果是大家看了出来说不好,那是片子的问题,但第一天看的人就很少,我觉得问题是出在这里。”
王东辉则认为问题出在于宣传落地和排片,“片子的前期宣传落地情况不理想,好多影院连海报都没有,非北京媒体在电影上映前都没有看过片,宣传造势没有造起来,直接造成了发行上的难度。发行给影院经理推荐这个片,人家没听说过,连看都不看,还有好多影院经理是到上映的时候才知道有这部片子。影院经理不积极排片就会恶性循环,看上去场次挺多,但实际上都是早上或下午的非黄金时段,上座率肯定不会高,上座率变低,影院经理又觉得片子不受观众接受,于是排片越来越差。”
王东辉也不讳言这是自己作为制片人的疏漏,“到后来进入到宣传阶段,很多具体的工作我和导演有时候都不太清楚,合作伙伴开宣传会议的时候没有邀请通知我们,我们自己也没有太注意这方面的问题,这是我作为制片人经验不足的地方,也是一个教训。”甚至没有能够提前安排出演员的宣传计划,也让王东辉感动遗憾,“我以前做过经纪人,我知道对于演员而言不能参与影片宣传损失有多大,谁拍完一部不错的作品不想站在媒体的面前宣传一下?但是你没有提前足够的时间把宣传安排给到演员面前,临时说两个礼拜之后要去做什么样什么样的工作,演员不可能配合你,因为每个人都在拍戏,临时配合了你正在拍的剧组就要停工,这根本不可能。”
而路阳则“尽量回避去谈宣发上的事情”,“毕竟我的角度太主观,不能很客观的看这件事,大家的工作其实我都看在眼里,宣发的同事都很辛苦的在忙,至于效果的事不好说,比较影响的因素会导致变数比较大。”
真正让路阳觉得难受的是,在首周末出师不利的情况下,“好像也没有太多办法可想”,“其实大家已经非常努力工作了,宣传结束演员们也都回去拍戏了,真的想不到还有什么能做的。”
而被路阳评价为“特别热血”的王东辉则显得更为积极一点,在经历了首周末弄清了排片时间段与上座率的关系后,王东辉开始跟发行沟通,争取调整排片情况,“《绣春刀》在晚上18:00以后,也就是下了班以后上座率非常,基本上是第一或者第二的情况,紧跟在《暴力街区》的后面,而且我们周六日的上座率也很高,所以第二个周末对我们特别重要。”
本文转自:温州网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