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去哪儿-踏寻龙湾皇岙岭古道(0/0)

5秒

    温州网9月26日讯(冯波 图文)皇岙岭古道,位于龙湾区瑶溪皇岙山南侧,因岭下有皇岙村而得名,为以前从大罗山东通往瓯海茶山大茶山村的主要通道,长约3.5公里,宽1.5--2.2米,路面皆由青石铺成。

  拾阶而上,几十米后就可见王通政神道门坊,门坊建于明代,高约5米的门额正背面皆横刻阴文,用长形条石规整铺设,庄严肃穆。

  古道两旁是密密的杨梅树,每年端午时节杨梅成熟时,赶来尝鲜的人们络绎不绝,漫山遍野充满了欢声笑语,古道一片生机。

  沿古道往上不远便可见规模宏大的明代张骢祖墓群。墓地总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坐南朝北,均由块石、青条石等石板垒砌。其中张骢祖墓较大,作为主体建筑,明刑部尚书高友玑墓。周围依次建有各祖辈单体之冢及神道门、墓碑、牌坊、碑亭等相应建筑物,通过围墙有机地结合,有主有从,范围清楚,造型古朴,典雅静肃。

  挨着张骢祖墓群,上方便是明朝的"榜眼王"王瓒墓。王瓒( 1462--1524),今温州龙湾区永中街道人,少年苦读,殿试即得一甲二名(即榜眼) 。著有《正教编》、《瓯滨文集录》、《弘治温州府志》等。晚年被贬,因病去世,赠礼部尚书,谥号文定,葬瑶溪皇岙钵孟山。山因其葬于此而名声大震。墓坐西南朝东北,始建于明嘉靖初,依山而建,掩映于梨林之中。现墓占地约1158平方米。为2001年按原貌修复。墓道长而蜿蜒,从山下到山上依次树立着三道神道门。墓地规模宏大,有石墙围绕,前后分三坛。第三坛入口是一座石牌坊,正面刻"三朝宠命" 、反面刻"礼部尚书"。进门是宽阔石铺平台,两旁依次或立或蹲着石羊、石虎、石马、官俑 。第二坛设华表一对,墓冢前正中设有龟座圣旨碑。第一坛为墓冢,墓冢后立青石质仿木单层悬山顶碑亭。王瓒墓及基道石刻为研究温州地区明代墓葬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及艺术价值。1991年6月,王瓒墓被列为温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登至山顶,有座驻云亭,建在李王尖与瓯海区茶山交界处。坐东南朝西北,花岗岩石结构,方形路亭。因地势较高,经常云雾缭绕,故名驻云亭。民国初年,原亭建在领头岭与皇岙岭尽头交界处,往西通向今状元街道响动岩村,往南向今瓯海区茶山街道大茶山村。山湾之中遗址尚存.1996年改建现址,占地面积30平方米。石柱刻有对联。亭北侧的山坡壁中间有一泉水小池,供行人饮用。

  登高远望,皇岙山南麓的国安寺格外雄伟。绿树红墙,沐浴着阳光,熠熠生辉;晨钟暮鼓,述说着历史。它坐北朝东南,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唐乾符年间(874 879)始建,距今已有1100多年。原寺规模宏大,共分九进,依山而筑,至20世纪90年代初仅存三进。寺门拱钵孟山,莲花心。西依美人尖,寺后茂林修竹,景色宜人。现经修复扩建,入山门过左右放生池,可见七如来,左右两侧各有凉亭,金刚殿巍峨高大,结构合理,布局分明,寺宇配套设施完善。近年香火较盛,是龙湾区佛教协会所在地。寺东首千佛石塔,也称为国安寺石塔,1989年列为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六面九级实心,高18.6米。系青石仿木构建筑,塔的阁式为六丽九层,台基雕有"九山八海"纹,腰雕狮飞奔兽图,形象各异,栩栩如生,塔身遍雕佛像,共计1026尊。塔檐翼角,微向上翘起,整座千佛宝塔庄严雄伟,塔上浮雕非常精美。

  在古道上行走,不时遇到登山的游人,新开发的6条大罗山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就是从众多古道中改建而来的,人们在健身的同时,既饱览了温州的锦绣河山,又领略了瓯越的历史文化。大罗山也成了温州人的后花园,成了人们闲时登山健身的好去处。

  线路:瓯海大道往东方向-茅永公路(南阳大道)出口下瓯海大道-沿茅永公路到永胜村委会-南山村口处右转-至黄岙村

 

N来源:温州网|作者: |编辑: 王建平|责任编辑: 黄作敏
在线投稿投稿方式
扫描二维码订阅新闻有读

@温州网

0577-56686643

1181552640@qq.com

扫描二维码订阅温州网微信工作帐号

分享本文到: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