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曾忘记 我们永远追求
核心提示:
制图:昊霖
温州网讯 这个夏季,温州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迎来“国考”。很多人都在关心温州能否在这场“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块沉甸甸的牌子。但实际上,这次检阅对温州而言,除了迎考摘牌,显然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近年来,温州为“申名”所做的努力有目共睹。无论传承挖掘,还是保护修缮,瓯越文化的特有魅力,正在引发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我们知道,所有这些努力,除了为“申名”成功,温州还试图以此为契机和载体,展示城市历史文化的内涵,寻求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把更多失落的文化给找回来、给接起来。
文化是什么?这个概念,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定义,她因为地域差异、信仰差异和传承差异而出现各自的朝向。拿温州来说,文化可能是一棵老榕树,一幢由十数根圆木构成的古建筑,一个古朴的戏台,一条由青石板铺成的巷子,以及那些回荡在坊间巷陌的鼓词、乱弹……
这些影像的、声音的、甚至是气味的文化符号,记录着城市的沧桑岁月,贮存着城市的文化信息,见证着城市的历史足迹。这样的文化如水、如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并悄然渗进我们的血液,形成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向往。我们也从中感知着文化带给我们的“福祉”并依托文化改变我们的行为:永嘉学派崇实创新和重商文化的基因,使温州成为当代中国市场经济策源地和民营经济发祥地,“温州模式”闻名天下。同时,温州并没有被商业驱使,她时刻守望自己的信仰。草根慈善组织,演绎着温州人与生俱来的乐善好施。世界温州人微笑联盟”“明眸工程”等一批享誉全国的爱心品牌开创了异地慈善的新模式。“7·23”动车事故中,这座城市的爱心接力感动世人……我们深知,共同的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这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
有了这种基于区域属性的认定,我们可以感觉到文化如水,滋养了我们的心灵;文化如土,培育了我们的认知;文化如火,唤起了我们的自觉。
作为一个对文化传承“高消费”的时代,历史遗存显得尤为珍贵。我们欣喜地看到,温州厚重的历史积淀,至今依旧熠熠生辉:上戍乡渡头村曹湾山遗址的发掘,让温州的人类文化史至少往前推了1000年;迄今发现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戏曲剧本——《张协状元》被称为“中国第一戏”……
传承过程的保护工作也一如既往:夏鼐故居、沧河巷金宅、泽雅造纸等30余项各级文保单位的保护维修工程开展,东瓯王墓、让平祖居、华盖山城墙遗址等一大批文保单位获得腾空和修缮,我们清楚地读出这座城里的人敬畏自然,热爱家园,他们想保护老祖宗的文化遗产,为这块土地保留独特的文化元素……
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让今天温州的历史文化更加多元,正如一位专家所言:“我们拥有的,别人永远不会有,这才是城市价值的独特体现。”向着这个方向,温州在努力。
我们已经意识到,城市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生命体,每个时代都应当在城市发展中留下记忆。希望我们对文化地位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以及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都能为这座城市记忆的形成添砖加瓦。
咏温州
杨蟠
一片繁华海上头,
从来唤作小杭州;
水如棋局连街陌,
山似屏帷绕画楼。
是处有花迎我笑,
何时无月逐人游;
西湖宴赏争标日,
多少珠帘不下钩。
注:杨蟠,北宋诗人,曾任温州知州,整治温州城旧貌,重定了城内三十六坊,许多名称沿用至今。
本文转自:温州网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