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常用的对付发烧的办法之一就是感冒发烧之后捂上厚厚的被子,闷在里面出一身大汗,我们通常称之为“捂汗”或“发汗”。而近年来,网上却有人提出质疑表示,捂汗不仅不能退烧,还对人体有危害。那么“捂汗能退烧”的说法,是真的吗?针对这个问题,央视“是真的吗”记者分别采访了中医和西医专家。
捂汗是通过先使体温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被动出汗,再降低体温的一种方法。西医和中医均认可,捂汗确实可以缓解着凉感冒初期的发烧症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急救部副主任秦宇红表示:从发病机制来说,受凉引起的感冒在早期一般是外周的小血管毛孔收缩引起血循环减弱、散热减少所致,捂汗可以使外周收缩的血管恢复到正常的循环,这种情况如果采取捂汗措施确实有一定的降温效果。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玉英表示:一般风寒引起的发烧中医称之为“外感风寒表证”,这种情况下“捂汗”确实会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那么其它的发烧情况是不是也可以通过捂汗来退烧呢?
秦宇红大夫表示,如果已经明确是感染,比如出现扁桃体炎,体温很高,这种情况下是不适合捂的。这种情况下捂汗只能是减少它的散热,会使体温更加升高。同时,王玉英教授指出对于一些慢性病,比如说肿瘤发热,用发汗的方法不但无益而且有害。
那么,如果在不该捂汗的时候捂汗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北京儿童医院急救科副主任高恒妙表示:捂汗是通过先使体温升高,被动的出汗,再降低体温。所以在体温降低之前,会有一个体温升高的过程。如果体温升的过高,会引起脑水肿甚至昏迷,尤其是小孩和老年人。专家还告诉我们,对于孩子来说,发烧时捂汗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捂得特别厉害可能会引起一种叫“捂热综合征”的病,这种孩子会出现抽风、昏迷,严重的还会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甚至导致死亡。
通过调查发现,发烧捂一身汗就会退烧的说法并不准确,除了着凉感冒的初期。其它情况引起的发热如果用了捂汗的方法,不仅不能退烧反而还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发热是由于体内致热源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内产热增加、散热减少的一种现象。所以退热是以增加散热、减少产热为出发点。退热药可以改变体温调节中枢的状况,减少产热,真正要实现退热则需要通过增加体内散热来实现。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安全的退烧呢?
通常的办法主要通过控制环境温度,将室温调节到比较合适的温度;采用物理降温的办法,用不超过37摄氏度的温水擦拭身体;退热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是体内水分不足,因此一定要注意增加体内水分,排尿和排便过程都可利于降温,否则服了退热药也达不到预期效果;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会动用人体机能过多会造成虚脱,这时使用药物退烧。
本文转自:温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