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大学生在家没事,掏鸟16只获刑10年半》,文中说:河南大学生小闫在家门外发现一鸟窝,于是将鸟窝里的12只鸟掏出来后售卖,后又掏了4只。等再次去掏鸟时,引来警察。据悉,他掏的鸟是燕隼,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最终,小闫因非法收购、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被判有期徒刑10年半。
这消息一时引发舆论愤慨,家门口淘个鸟嘛,多大个事儿,犯得着毁人家孩子一生?还有人愤懑不平地对比,贪官贪了上亿,也才判10年。
可随着事情闹大,真相也一步步浮出水面:燕隼,属于一种猛禽,在中东土豪那里,一只能卖10万美金;鸟窝也不是家门外的,16只燕隼几乎是全县范围幼鸟数量;大学生也不是在家没事掏鸟玩,而是有意识地要出卖珍稀动物。且如果严格根据刑法规定,法院判决倒算是从轻了。
一出剧情反转跌掉众人眼球,然这并不是关键,关键是在此过程中,引发不明真相的群众对司法盲目的质疑,已令司法公信力蒙尘。虽然,经过各界人士努力地还原真相,进行种种科普和普法,对舆论有一定程度的扭转。然而,像将“掏鸟大学生”和“上亿贪官”这样不负责任进行对比之人,还是将不少不明真相的群众带入歧途,甚至有人评价,这又是媒体对司法的一次强奸。
一切来源于这样一则“粗糙”的新闻报道,如果说标题还只算是为吸引眼球而故弄玄虚,那内容上关键情节则完全是根据需要而“创作”出来的,显然有违新闻专业规范和职业伦理。
无独有偶,前几日雾霾袭京,竟有一张“遗照”刷了朋友圈的屏,主角就是北京大学教授陆杰华,受到如此攻击起因是一则微博:【北京拟研究户籍外迁政策鼓励老人去河北养老】北大教授陆杰华分析:为稳妥推进在京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落户工作,积分落户的准入条件可能会面向长期在京工作居住的流动人口放开。同时研究户随人走的迁出政策和鼓励户籍外迁政策,比如京津冀协同发展,鼓励北京老人去河北养老。
光看这个,委实觉得此人确系“砖家”,可剧情反转如此之快,次日新京报就发布声明:个别网络媒体断章取义、造谣传谣,专家从未“建议”北京老人外迁户籍。
声明中说,12月8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户随人走的迁出措施执行起来可能比较困难,比如京津冀协同发展,鼓励北京老人去河北养老,但在社保与户籍挂钩的情况下,要求个人离京后迁出户籍,很难实现。
能将这段话变成上述言语,不知是小编理解能力令人担忧,还是有意颠倒黑白。而盲目追随之人,挂出其遗照进行人身攻击,更令人心惊。
媒体每处理一条新闻报道,都是对事实的再加工,这样的加工应是严谨的、负责任的,努力还原事实客观真实的面貌。
新闻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托马斯·杰斐逊曾说:新闻是启迪人们思想的最好的工具,它提高人们的素质,使之成为有理智、有道德的社会之人。
然而,若新闻为恶,亦是破坏力巨大。尼克松说,在唤起民众、造成舆论方面,新闻媒介的力量远远超过总统。拿破仑则说,四家怀有敌意的报纸比一千把刺刀尤为可怕。
为善为恶,只在方寸之间,媒体人当警醒之。
本文转自:温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