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13 10:10
来源:温州网编辑:王建平责任编辑:黄作敏
温州网7月13日讯(记者 王建平)8年前,28个孩子,最小的10岁,最大的15岁,作为瓯剧第三代传承人培养对象的他们,一脸稚气地走进温州职业中专,决定他们职业生涯的时刻就这样开始了。
早在1991年,瓯剧团曾与浙江省艺术学校联合举办瓯剧班,这是瓯剧史上第一次规范培养戏曲人才,习惯上被称为“瓯一班”。当年“瓯一班”的毕业生,如方汝将、蔡晓秋等一批拔尖的戏曲演员,如今正挑起瓯剧艺术研究院的大梁。
时间来到2008年,经温州市政府批准,由市文广新局与市教育局主办,瓯剧团与温州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联合承办,开办了瓯剧戏曲艺术专业班。在此次的300名报名考生中,瓯剧团经过层层选拔,28名学生最终成为“国遗”瓯剧最年轻的传承力量,肩负着瓯剧第三代传承人的重任,这也是时隔17年后,瓯剧再次系统性招生。
经过6年在温州职业中专学习、2年的温州大学学习,2016年7月,瓯剧班的孩子们正式从学校毕业。从当年的小屁孩,到如今年大姑娘、大小伙,累计8年的学习过程,也让他们与瓯剧融为了一体。
在校学习期间,与其他学校的学生不同的是,他们需要同时完成瓯剧表演艺术课与文化课各一半的规定课程,另外加上每天的练功时间,一年四季,他们都是在紧张的学习中度过。
瓯剧扎根于民间,融汇了温州特有的风土民情和人文特点,逐渐形成了细腻婉约、灵秀生动、刚柔并济、富有乡土气息的风格特色,具有贴近生活的质朴简约之美。为了让这批学生接受最正宗的教育,老一辈瓯剧表演艺术家手把手、一对一地将自己的功夫倾囊相授。
从李子敏、谢安怀到方汝将、蔡晓秋,瓯剧舞台的几代艺术家都陆续走上讲堂,成为瓯剧班学生的老师。八年来,经过校内外老师们悉心呵护,这批学生已掌握了瓯剧的常用唱腔、舞台表演等多种技巧。
“我们28个人,整整相处了8年,大家在一起,完全是家人在一起的感觉。”在该班学习的吴鑫感慨道。的确,别的学校学生,每换一个学校,同学就增加一茬,同学越来越多,而他们,同学的数量,却永远定格在了28这个数字上。也因此,令他们更加珍惜彼此间的情谊。
“刚进班的前三年,真是太苦了。那时,基本大家都哭过,因为,练功真的是很苦,好在,老师们都对我们非常好。”郑朝文一回忆起刚进班的日子,笑了起来。“因为,教我们练功的老师,都是老一辈的瓯剧表演艺术家,在他们的眼里,我们就是他们的孙子孙女,特别地疼我们。”也正因这份亲情,让郑朝文、吴鑫等这些孩子们一直坚持到了今天。
多年的专业训练,让他们对上台演出充满自信。“你们在表演某些角色的时候,有过入戏太深无法自拔的情况吗?”记者问道。
“有啊,很多同学都有出现这种情况。我非常享受在舞台上的感觉,一场戏表演下来,会觉得特别有成就感。记得我有一次在戏里演一个母亲,整个都入戏了,在表演结束后的很长时间内,总感觉自己还沉浸在母亲的角色里,走在路上看到小孩,会觉得特别亲近,总有想上去抱一抱的冲动。还有一次演白蛇传里的白蛇,演过之后的一段时间,觉得自己还是白蛇,身上还带着一股妖气。”说到这里,郑朝文忍不住乐了,在旁边的吴鑫也大笑。
其实,对于瓯剧未来的发展,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据了解,班里的同学们通过在电脑动漫上加入瓯剧的元素,在网络上进行推广,推出带有瓯剧色彩的产品在网上店铺售卖,以这样的方式,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一古老的剧种。同时,他们和老一辈艺术家一起,推出新戏,演精老戏,希望瓯剧在“瓯三代”手里,能更上一层楼。
“有信心在不远的将来能达到你们老师的表演高度吗?”记者问。“肯定能。”郑朝文和吴鑫同时脱口而出,“否则这么多年不是白练了?我们会努力和坚持下去的。”
在他们的眼里,记者看到了“瓯三代”这个群体的坚毅和坚守,也感受到了他们对瓯剧的执着追求。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