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温州民间投资逆势上扬”之“磁场效应”
温州网讯 如何让民间资本请得来、留得住、有利可逐?近年来,温州深耕环境建设,做足环境文章,通过政府有形之手加快理顺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关系。不断变好的投资环境,正在加速破解民间资本“不敢投、不愿投、不能投、不会投、就不投”的“五不投”难题。
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让民间投资无后顾之忧
上半年民间投资热情高涨的背后,无不得益于灵活的投融资机制,让资本进出的通道更加通畅。
在解决“怎么投”的关键问题上,温州建立多元化基金投资管理机制,通过专项建设债券、创新银项合作方式,形成“政府投资+金融资本”“政府投资+民间资本”等多种融资机制,拓宽民资投资渠道与方式。
土地储存涉及运作的资金巨大,从全国各地开展土地储备的情况来看,资金筹措是一个难题。龙湾区通过“1+1+5+N”的管理框架,即1个由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基金管理委员会,1个母基金管理公司,5个特色产业子基金,N个优选产业项目,以“基金+PPP”的结合,达到政府“出小钱办大事”的效果。
当前,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温州民间投资的一大领域。由于投资巨大、投资周期较长,如何消除社会资本尤其是资金相对分散的民间资本的投资顾虑,温州尝试产业基金介入,实现投资收益稳定和低风险。
据悉,温州现已设立总规模为20亿元的市政府产业基金,以“子基金”“定向基金”“直接投资”等方式进行运作,形成资金的多级放大效应。像“幸福股份”和“蓝海股份”,已经成为民间资本参与市域铁路S1线、滨江金融街、瓯飞一期围垦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成功之作。
为唤醒更多的沉睡资本,为它们开辟更为宽广的投资舞台,温州先后组织4只城市停车场专项债券上报国家发改委,其中温州市城投集团40亿元、瓯海城投集团17亿元等2只停车场债券已获国家核准。市城投集团40亿元城市停车场专项债券为全国单体规模最大,也是全国11个试点城市中首只试点核定发行的停车场专项债券;还有60亿元平安—温州城市建设投资基金,则是温州第一只城市发展基金。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投融资机制的不断创新,今年下半年温州民间投资增速有望继续攀升。
“店小二”式简政放权
激发民间投资的无限潜力
为了让民间资本进得来、留得住,温州各级政府当起了“店小二”。
一方面在投资方式和渠道上放宽准入,给予民间资本更多的信任和空间;另一方面,政府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让民间资本来得舒心,住得放心。
“真是太方便了,在手机上就能一次性走完审批流程,完成办证。”刚刚通过手机申报,顺利拿到“旅馆业特种行业许可证”的鹿城区思铂酒店经理胡洁坚说,以前为一个审批项目,来回要跑两个部门,至少花半个月时间,才能盖好3个公章,如今只需鼠标点点,就可以便捷办理。
近年来,为进一步激发投资创业激情,温州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推行市场准入“五证合一”。在国家要求工商、质监、税务“三证合一”的基础上,将统计、社保纳入“五证合一”改革体系,办证时间从原来的15天压缩到3天。
为让项目早日落地投产,市发改部门把项目小型立项、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初步设计审批、核准、备案、培训班收费审批、收费许可证发放等审批事项及权限,全部集中到审批窗口,实现“一门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并联、限时办结”。同时规定,在市政府规定的审批时限基础上,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间,如项目小型立项从规定的10个工作日,压缩到6个工作日;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从6至15个工作日压缩到6个工作日;初步设计审批从6至7个工作日压缩到6个工作日,成为全省项目审批时限最短的地级市。
以简政放权为主线,以取消、下放投资审批事项为突破口,此举进一步激发民间资本的投资潜力。温州市市场监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温州新设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其中新增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分别为1.4万多户、5.7万多户,累计分别达16.6万多户、58.2万多户。
良好的产业生态圈
补齐民间投资发展短板
“产业低小散,要素资源缺乏、远离交通枢纽”的温州凭什么吸引民间资本投资?
面对外界的质疑,市招商局副局长赖晓华一连串报出当下温州的多种优势:生态条件不断改善,投资软环境今非昔比,招商引资不断创新高……用她的话说是“此温州已非彼温州”。
可以看到,良好的城市环境,正在培育健康向上的产业生态圈,温州经济由此打开崭新一页。
过去由于土地要素制约,温州企业外迁、资金外流现象频频发生。为补齐发展中最大的短板,温州大力拓展空间,整理城市低效利用土地,用拆除违章、滩涂围垦、土地挖潜等多项措施向城中村、海洋、山地要资源。目前,已围垦的二十多万亩土地进入可开发状态,整合城镇低效用地已近23万亩,均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土地瓶颈制约。
随着“缺地模式”渐成过去式,温州不断推进城区靓丽工程、加大城中村改造,五帮五助振兴实体经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市区道路交通综合整治工程。
对于温州第二井巷工程公司董事长林天波而言,把总部经济大楼迁到老家平阳县,不仅是家乡情结使然,更是看好家乡不断改善的投资环境。
林天波的公司在全国各地从事矿山井巷、建筑安装、水利铁路隧道等系列工程,一直是各地政府招商引资的重点对象。此次回归,林天波感慨于温州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和系列优惠政策的推进力度。经过一番比较后,他坚定了回乡培育大企业大集团的信心。
不断变好的投资环境正加速“林天波”们的回归步伐。市招商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温商回归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54.9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02.18亿元,同比增长22.57%。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