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10月11日讯(通讯员 王轰轰)在风景秀丽的乐清中雁荡山山麓,玉甄峰东边中雁村,至今还传承着一百五十多年历史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夹缬技艺。笔者在一个风和日丽中的一天,有幸看到原始制作全过程,了解到深厚的文化底蕴。
蓝夹缬是布料印染中的一种夹印技艺(染织分为:印染、扎染、夹染)。染料是板蓝根为主要颜料,配有酒糟、石灰,制成的靛青。
布料为土布、丝绸、羊毛等,被染布平整夹在刻有图案模板中,反复折叠八层(模板以棠梨木为材质,模板中有小孔供颜料流入),然后用夹板紧固,用行车吊起(仅此吊车是现代的,以前是杠杆的)。
沉入染缸中,反复上拉下沉十次(以珠划拨为计数,拉一次划拨一个)。时间大约为八小时。这样才能使颜料均匀地渗透在染布中,最后晒干,裁剪为成品。图案有昆剧白杜记、百鸟朝凤、百子图、花鸟人物等。
蓝夹缬在古代用于结婚嫁妆,有围裙、围身、对裙衣物,现代做成围巾、头巾及家居中的装饰,沙发靠背、台布及工艺品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蓝夹缬用途被人们渐渐所淡化,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的五颜六色的纺织品。承传了一百多年的蓝夹缬技艺将面临失传,但陈松尧先生依然满怀信心把其技艺代代相传下去,定能绽放出历史的奇光异彩。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