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东远 | 文成天顶湖农庄当家人
文字 | 颜语城 编辑 | 虫虫
供图 | 天顶湖农庄
时间是个很有趣的东西;对于有些人来说,时间是个磨盘,每天围着相似的事物转圈,从时间的缝隙里挤出些许东西,构成波澜不惊略有收获的一生;对于有些人来说,时间是条大河,劈波斩浪,看尽未知的风景;对于有些人来说,时间就是一座光秃秃的小丘,那就埋头引水垒土,一点点种上花草树木,突然有一天,发现竟成了一座名山。
今天讲的,就是一个“造山”的故事。
▼
从0到300亩地

赵东远,最初是在文成山中长大的孩子,79年出生,正赶上国家从落后到大发展的变革期。
与那一代的很多青年一样,赵东远高中毕业,便走出大山,来到温州闯荡。在这里他选择了一份对他的人生产生深远影响的职业:苗木种植。——那是在1998年。
拜师学艺,苦心钻研,脏活儿累活儿也毫无怨言,因为只有一个人。算是为自己硬生生撑出了一片天地。那时候的日子,就是学习,种植,反复研究,然后趁着晨光,拉起板车,摆上心血浇灌而成的花草,去花鸟市场叫卖。
用心养成的花草,必能得到人们的认同。就这样,从人生的第一桶金开始,赵东远的苗圃生意做得越来越好。此时他面临了又一个抉择:继续在温州守着这一片小田,还是去寻找更大的空间。——他选择的道路是:回文成,那里有自己根,还有大片的土地。
2001年,赵东远回到文成,此时他的起点是:50亩地;与包含种苗批发、绿化施工、规划设计等等与苗圃种植相关的业务,接下来一切都顺风顺水,第二年,50亩就变成了300亩。
时隔多年,回看这个新起点,它的意义远不止事业扩大那么简单。那时,赵东远选择了公路边一处山地作为自己的基地,最初的设想就是为了运输方便。然而,如今这里变成了在别人看来“地段好到不能再好”的天顶湖生态农庄所在地。
▼
村长的修炼之路

回乡不久,赵东远就当上了自己家乡的村长,文成县金炉乡陈庄村。此时他才23岁,仿佛有用不完的干劲。
赵东远拿出积蓄,为村民订购种苗,口头禅是“放心种,亏了算我的!”而那时村里只有一条泥泞土路,为了修一条方便运输苗木的水泥路,赵东远三个月内跑了60趟县城,跑坏了一辆摩托车,硬是跑来了10万元的援助,加上自己与村民凑起来的钱,终于,一条平整的水泥路把陈庄村与外界牢固地连接了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赵东远领悟到了与他此前的奋斗方向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境界:如何带领村民致富,如何与更多的人打交道,如何根据文成这方水土的实际情况发展自己的路。
在这个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件颇有趣味的事情。一次赵东远接了一个单子,去外地做一笔绿化施工的活儿。身为客户的房开公司负责人很看好他的能力,便邀请他“留下来”,当年提出月薪十万,算是让人瞠目结舌的高薪!赵东远心动了一下,但最后还是婉拒了。
如果当年他接受了这份邀请,如今某地会多一位年薪几十万的房开公司业务主管;文成则少了一座温州顶尖的生态农庄。
▼
傲立文成的天顶湖生态农庄

如今的天顶湖生态农庄,有诸多的荣誉:文成旅游金名片,温州十大最美农庄…
如今的赵东远,有诸多的头衔:温州市党代表,文成县政协委员,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创业指导师(客座教授)、浙江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温州市劳动模范、温州市优秀农村实用人才、文成县劳动模范…
从原来与苗木种植相关的产业到发展生态农庄,这个转型对于赵东远来说并不算特别复杂。地,还是那块地;花木,还是这些花木;再盖一些特色的民居,增添一些娱乐设备,打开大门,让更多的人,有一个地方,能够充分感受文成的青山绿水。
这里的环境实在太好:满眼郁郁葱葱的绿色,都市的烟尘与喧嚣全被挡在了大山之外。这里离文成最著名的百丈漈、红枫古道只有几步之遥,它是连接文成县城与诸多景区的一个中间点。——纵然你哪里都不想去,就在山庄里呆着,看看云雾缭绕在群山之间,那种感觉就已经非常之好。
如今的赵东远考虑的是天顶湖生态农庄未来的发展:他准备在农庄里做四季花海,无论何时,你来到农庄,都能看到应季的花朵;还准备开辟一个疗养基地,让文成青山绿水的健康气息,能够恩泽更多的人。
赵东远十八年的创业之路,不同的人看了,会有不同的感触,但是我们相信,具有前瞻视野的大局观,对专业的孜孜不倦,对细节的苛求。这些,都是从零开始,到拥有一座大山的源动力。
天顶湖农庄 | 文成县百丈漈镇

▲农庄全景

▲假山景观

▲绿野仙踪

▲天顶湖

▲人工湖

▲碧桃园

▲银杏园

▲观光园

▲滑梯

▲游泳池

▲住宿:木屋

▲住宿:部落房

▲住宿:树屋

▲住宿:部落标准房

▲香草园餐厅

▲农庄花卉
天顶湖生态农庄
地址:温州市文成县百丈漈镇腾
咨询电话:0577-59025666

本文转自:温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