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打膨大剂可致癌”“无籽葡萄用避孕药培育”“猕猴桃涂抹防腐剂138天不烂”……近些年,每逢时令水果上市,必有此类谣言来袭,或旧饭重炒,或花样翻新,让消费者惴惴不安,给种植户、经营者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损失。(据《新京报》12月13日报道)
前些年此类谣言大有市场,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消费者相关知识的匮乏。但时下每有“水果谣言”出笼,行业人士、业内专家都会及时给出权威说法,澄清事实、解疑释惑,那为什么“水果谣言”依旧能够唱成“四季歌”且不乏相信者呢?
这当中,有人们“小心无大错”“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因素,但更重要的原因则在于总有一些人故意造谣、传谣,一些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借机炒作、“搅混水”。对此,要继续放大权威声音,用常态科普筑牢“防火墙”。同时,要建立严明的惩戒机制,让谣言的蓄意制造者、恶意传播者付出应有代价,以发挥法治手段的教育、警示和震慑作用,遏制谣言任性、野蛮的生长。
本文转自:温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