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专题

“最美文化礼堂人”故事系列

金邦荣:芙蓉四面开 赢得幸福来

  本期推荐人选:金邦荣

  金邦荣

  苍南县宜山镇芙蓉村文化礼堂总干事,芙蓉村文化礼堂荣获2015年度温州市精品文化礼堂。

  至今,金邦荣仍十分清楚地记得,2015年1月30日那晚,苍南宜山镇芙蓉村文化礼堂建成后上演首场村晚的情形。数百名村民将村文化礼堂挤得满满当当,歌曲声、鼓乐声、欢笑声、喝彩声,声声不断。

  金邦荣今年54岁。总是笑眯眯的他有着多重身份: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市第十一次党代表,县第七、八、九届党代表,宜山镇兴南社区党委委员、芙蓉村党总支书。不过头衔再多,他说自己就只是个地地道道的芙蓉村人。

  他所在的芙蓉村地处宜山南侧城乡结合部,村域面积近1平方公里,有村民2180余人。村子里有一株老榕树,人称“芙蓉古树”,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老榕树枝繁叶茂,正对着文化宫。回目往昔,金邦荣忍不住介绍起来:“古树和文化宫都有一定的年头了。文化宫早前是个庙宇。那个时候,农村文化活动少,若是唱大戏,地点就选在在文化宫里。文化宫也不大,来看戏的村民们就把礼堂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若是夏天,来古树下乘凉的人也多,进进出出的,文化宫也是热闹。”

  随着时代的变迁,电视、电脑、电影院接替而来,村民们窝进家里又走出家门,各有各的娱乐方式,去的人就更少了。文化宫渐渐褪色,一切都显得旧旧的,只逢信俗活动时,才稍稍有些人气。

  2013年,得知县里鼓励各村建设文化礼堂,金邦荣非常高兴。一直都重视和支持文体事业发展的他发现,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村民的腰包鼓了,村子也富了,在老房子、土泥路消失的同时,“乡情”似乎也在慢慢消失。他总觉得急需构建可供村民交流学习娱乐的平台,使村民能在里面得到文化体验、精神抚慰和道德教化。

  在会议上,金邦荣抛出话题,谈起了村里建文化礼堂的事。“搞建设就要花钱,花钱修路,出行方便,建文化礼堂顶什么用。”不少人窃窃议论,认为这又是一项“运动式”的工作。金邦荣不慌不忙,给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介绍了建设文化礼堂的种种好处,终于说服了大家同意村里出资建设文化礼堂。

  按周边乡镇的案例来看,不少文化礼堂是由祠堂改建而来的。金邦荣也想过这么做。不过,芙蓉村姓氏众多,单单是村里就有韩氏、宋氏、吕氏三处祠堂。若是真要在这三处祠堂中选址,恐怕哪一处都不合适。这时,金邦荣想到了那棵百年老榕树。他和村民商量,决定改建村里的文化宫。文化宫有上百年的历史,村民们一直想把它再恢复重建,为此,金邦荣跟村民做工作,说建寺庙不如建成文化礼堂。信俗活动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礼堂同样也可以传承传统文化,这并不冲突的。“说得白一点,文化宫改建成文化礼堂,人多热闹了,佛公也高兴”。听金邦荣这么说,村里的老人们也纷纷接受了。

  随后,经过一系列审批手续,文化礼堂于2014年正式开工,经过数月改建而成。在文化宫门口有一处文化长廊,这长廊不但有芙蓉村从古到今的村史变迁介绍,同时还设有“学子榜”“寿星榜”等。“村里的小孩都很争气,考上名校的不少。很多老人老文化礼堂散散步,其实是要去‘学子榜’前看看。有些老人不识字,我告诉他,这是你的孙子,他的名字在这呢。他们知道了,就乐得合不拢嘴。”金邦荣说。

  为了合理利用空间,芙蓉村的文体活动中心设在在文化宫不远处。采访时,恰逢两位家长带着孩子有说有笑地走进文化礼堂中。金邦荣说,他们手上拿着这么多图书,肯定是来小图书馆还书的。

  说起这个图书馆,金邦荣满脸笑容:“我也经常来这里借书,拿回去给孙子看。我们村的图书馆有藏书两万多册,还是通借通还的。如果你在苍南图书馆借的书,在我们这里也能还。我们图书馆有两名工作人员,全周无休,每个月的借阅量都要2000多本呢。这几排书架主要是幼儿类书籍,那几排主要是……”从村里古榕树再到文化礼堂大大小小活动室,大到活动庆典,小到一本书籍,作为芙蓉村的“大管家”,说起文化礼堂,金邦荣如数家珍。

  “我还记着去年我们村办的第一个村晚。晚会开场节目是大家合唱芙蓉村的村歌——《芙蓉桥上看芙蓉》,这可是我们芙蓉村人自己写的村歌。”金邦荣一边介绍,一边用电脑播放歌曲。跟着旋律,他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啊!芙蓉村,我的芙蓉村,三生融合的好家乡,生活像花儿一样的缤纷,幸福像花儿一样开放……”

  (通讯员:陈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