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淘代购成温州人标配 境外买的最多的是化妆品
温州网讯 记者昨从全市商务工作会议上获悉,2016年我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6.9亿元,同比增长12.3%,高于全省平均1.3个百分点,增速全省第一;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9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并列全省第一。
特色商圈越来越多
三年计划提升24个商圈
如今,温州市区的城市综合体是越来越多了。去年,南面的万象城,西面的银泰城奥特莱斯,先后开业,使得我市城市商圈更加完善,市场消费潜力得到激发。
市商务局相关人士分析,社会经济显现出复苏迹象,城市综合体的适时兴起,将与经济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这也与我市消费升级步伐加快,着力培育特色商圈和商业街,紧密相关。去年,我市出台了《温州市城市商圈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提出实施商圈功能提升、核心商圈提速、发展智慧商圈、消费模式创新、特色街区创建、高端项目招商、营商环境构建七大行动,计划提升24个商圈、建设76个项目,总投资约666.85亿元,涉及现代物流、商务楼宇、城市综合体、商贸市场、商业街区、房地产等项目。
按照计划,今年是我市实行城市商圈提升的第二年。我市将加快商圈配套建设,重点推进白鹿洲公园购物中心、名城广场、大象城等项目建设,打造区域时尚消费中心。大力发展以瓯越文化为载体的商贸旅游产业,开展第四批特色商业街创建,推进侨乡商业街、上塘商业步行街、玉海广场路等特色街打造,争创省级特色商业街1条以上。
境外消费越来越旺
七成境外消费是化妆品
“有谁近日去美国,求代购吸奶器!”日前,即便在坐月子的周小姐,在朋友圈发了这则消息。很快,就有人留言,有问牌子的、有提代购渠道的,周小姐笑称,“每个朋友圈都隐藏着一个代购”。如今,境外消费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出国旅行、免税购物、海淘、代购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根据温州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30.7%的我市消费者家庭有通过境外游或海外代购的形式购买过国外产品,这个比例比2015年提升1.5个百分点。
近年来,名为“跨境商品”的消费品商店遍布大街小巷,澳洲的婴幼儿奶粉、日本的零食、美国的保健品、欧洲的护肤品等,悄悄占据年轻白领的橱柜。尤其在二胎潮来临之际,年轻的妈妈基本是消费主力,她们都喜欢海淘或者代购境外商品。
数据显示,21-40岁的中青年人群和平均月收入6000元以上的家庭是境外消费的主力军,分别占到境外消费人数的80.4%、72.3%。从消费金额来看,3000元以下消费比例最高为35.3%,3000元-5000元的比例为25.5%。2016年境外消费金额在5000元以上的消费者比例比2015年提升3.2个百分点,境外消费对国内消费市场的影响不容忽视。
从消费内容来看,普通生活消费品成为境外消费主流,其中“化妆品和日用品”是境外消费购买最多的产品,选择比例为73.9%,其次分别为“婴幼儿用品”(40.8%)、“食品”(30.4%)、“服饰类”(30.4%)、“奢侈品和贵金属”(14.7%)及“手机、家电和电子产品”(14.1%)。
新消费越来越热
外来务工人员购车热潮兴起
事实上,跨境购物只是温州老百姓消费升级的一个缩影。眼下,时尚类商品正成为增长亮点,这从我们日常用到的手机的销量中就能有所发现。
手机购物、手机支付、手机社交……每一样都离不开智能手机。2016年,在限上批零单位中,智能手机类实现零售额26.96亿元,增长70.3%。另外,金银珠宝类实现零售额19.93亿元,增长14.3%。文化用品类、玩具类商品分别实现零售额12.63亿元和2.53亿元,增长16.2%和28.3%,增速分别高于温州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2.4和14.5个百分点。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出行越来越离不开汽车。从消费角度来看,得益于各类汽车展销优惠活动和外来务工人员购车热潮的影响,温州汽车类销售增速总体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2016年,温州限上汽车类完成零售额488.00亿元,同比增长14.9%,汽车类对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贡献率达到51.1%,拉动增速7.1个百分点。
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药品消费继续趋热。在限上单位中,中西药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41.91亿元,增长18.3%,比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高出4.5个百分点。
据业内人士介绍,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适度扩大总需求政策的继续实施,以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消费环境的逐步改善,温州的消费潜力将会进一步激发和释放。未来,我市要继续依据政策导向,通过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在更高层次上促进供需矛盾的解决。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林迎颖 柯哲人 通讯员 方芙蓉 梁阿正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